形式美学法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203600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式美学法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形式美学法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形式美学法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形式美学法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形式美学法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式美学法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式美学法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艺术学科共通的课题。现实中虽然每个人(由于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 生活理想,价值观念不一而同)的审美追求和理想标准皆不相同。但单从形式条件下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却 存在着一种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类社会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形式法则。附:基本形(单位形的繁殖构成)平面构成的单位式造型所研究的是同一形态所创造的图样有哪些变化,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哪种类型 的集合形态。一. 单位形的选定首先为使单位形组合的变化丰富,形态以简单的几何形态为佳。其次,为便于形态的融合及产生新的间隙空间造型,应该选较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的单位形为好。1形态的溶

2、合1)单一的单位形 单位形A1+A12)混合单位形2个 由CN = A1+A23)单一单位形多个4)混合单位形多个2间隙空间的组合。二. 单位形及新单位的繁殖构成。若将构成方法大致分为二种:即规则构成和自由构成,构成完全依赖平衡感而无定性。所以此处侧重数 学秩序来组合单位形。再次,由于组合方法有分离,接触等八种,研究范围过于庞大,故此处限于接触方法的探讨。由此,可以产生以下几种构成方法。1)自由组合2)线状组合发展3)面状的发展4)环状构造5)放射状构造6)对称构造的形成7)其它方式形式美学法则7, 形式美法则的实效在对主要的形式美法则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之后,需要说明的是形式美的法则虽已形成一

3、些规律性的审美特性,但却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僵死的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式美 的法则也会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必须结合广告主题及创意的要求加以运用,使之有助于美的 创造,而不是因这些法则拘束了美的创造。视觉形式的构成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形式的一般法则,它是形式构成的规律。形式美和传播信息内容是统 一的,是为内容服务的,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使人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享受美的信息, 产生吸引人注目的引导作用。形式美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和表现对象的存在,无论是具体的直 接可感的形式,还是比较抽象的形式,都能给内容赋彩添色。人们对美的享受都是由美的形式引起的。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反复接触这些形式, 从而使这些

4、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视觉语言的美的符号和意义,都来自这些审美形 式和主义。对称和均衡引起的美感来源于生产劳动和自然界动物体的生长和运动规律。人们在实践 中不断运用这一规律,从而形成了对称与均衡这一审美概念。节奏的美同样也来源于生活实 践,通过强弱、轻重、急缓、刚柔等多种对比和转化形成的强烈节奏,逐渐在人的心理上形 成共鸣,从而产生美感。色彩、线条、形状等形式因素能赋予设计作品美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形式美的情感 性。从线条美来看,线形不同,蕴含的感情因素也不同,粗而短的线条笨拙,细长的线条秀 美,曲线柔美,直线则刚硬。中国书法的美主要在于线条的形态美,王羲之的字流动秀美, 颜真卿的字端

5、庄刚劲,都有鲜明的感情倾向。色彩也有很强的表情性,能引起人们的联想。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和海洋,绿色使人联 想到草地和森林,红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火焰。同时色彩也用强烈的情感,红色热情干裂, 蓝色冷静深沉,黄色轻柔明快,白色纯洁清爽,都充满了不同的感情因素。作为视觉形式美 的基本法则,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是形式法则的最高形式,其他的形式美的规律都 要统一在这个总规律之下。多样统一是指形式组合的多部分之间要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形式和 节奏,使人感到视觉形式上的差异,但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视觉实行的应用关于视觉形式的构成关系,本书只罗列一部分和网页设计又比较密切关系的项目。设计 网页或其他视觉作品时

6、遇到了难题,可以运用视觉构成手段来化解。如果页面做出来,总觉 得哪里不合适,又说不出来怎么去修改,就可以运用视觉构成去判断页面中的元素是否统一 协调,或检查分配比例、色彩对比、页面布局、插图质地等,确定是哪些项目做的不到位, 引起哦了页面的不协调。针对这没有做到位的部分,做适当的处理,便可以晚上作品。1. 大小的对比所谓对比,就是将性质相反的要素配置在一起,使之产生排斥和分离的感觉,达到视觉 上的紧张感。对比可以起到强调作用,利用一方反衬另一方。对比即矛盾,没有对比就不可 能顺利地进行视觉传达。大小关系为造型要素中最受重视的一项,几乎可以决定意象与调和的关系。大小差别小, 给人的感觉较沉着温和

7、;大小差别大,大人的感觉较明显,而且具有强力感。字体大小的对比可以增加页面的精致感,补充画面的力量;大的字体在画面上可以表现 强而有力的效果,但缺乏精致感;若配合细小的字体来构成画面,不但可以相辅相成,而且 形成生动有力的对比关系。大小对比是字体编排设计的基本方法。2. 明暗的对比黑白或明暗是色感中最基本的要素。在色觉传达设计中也同样如此,明暗对比是广告色 彩对比中最基本的对比关系。如果色彩没有明度上的差异,其识别性就会大大降低,色相、 彩度的关系就没有基础。在画面上,当明亮部分和黑暗部分形成对比的时候,会产生时差的空间感,明亮的部分 是一种环境,而黑暗的部分好像是另外一种环境,给人以强烈的反

8、差。明和暗的对比,相当 于光和影的对比关系,利用这些要素可以制造从阴暗的的方窥视明亮的地方,或从明亮的地 方探视黑暗的地方的新奇感觉。3. 字体的粗细对比是具有男性化与女性化视觉特征的对比关系。粗的线条、形状会让 人觉得粗犷有力,细的线条形状则给人以细腻、精巧的感觉,具有女性化的主要特征。字体的粗细对比具有主从的关系。在进行字体的编排设计时,往往粗的字体容易成为主 体,细的字体容易成为陪体,这时因为粗体字在视觉上比细体字更有张力的缘故。必须注意 的是二者的分量,主次要分明,如果细体字分量多,粗体字的分量就应该减少一些,这样搭 配起来才明快4. 曲直的对比曲直的对比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9、。对于直线的刚劲、挺拔和男性化,曲线 很富有柔和感、优美感和女性化。自然界皆由这两种形态构成,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这种 关系。只有当曲线或直线表示某种特定的对象时,我们才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产生相 应的情感。因此为了突出曲线的特性而通过直线来进行对比,为了使直线的个性更加鲜明而 以曲线来陪衬。5. 质感的对比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质感使非常重要的造型要素,如坚实、柔软。迟滞、平滑、粗糙、 细腻等词皆是形容质感。质感不仅仅是一种触感,也是很重要的心理感受,而且在很多情况 下两者是融为一体不可区分的。在网页背景图的设计与选用中,不同质感的背景,有不同的 表现风格。质感是决定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采用

10、质感对比进行构成,通过直观的物象激发的通感, 强化信息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引起人们心理共鸣的重要秘诀。同样是线条,铁丝给人冷硬的 感觉,而毛线给人以柔暖的感觉,若用手去接触,质感的差异也就更加明显。用刚性和人性 化印象,而后者的规则性则给人明确的理性和机械性的感受,这些感受均是直观形态的质感 所引起的一种通感,可以激发人们许多来自经验的联想。在视觉传达中,常常通过精致考究的字体和对位严谨的编排、生动大方的字体和活泼优 质的编排来进行质感的对比;通过物体材料机理的不同,互相衬托鲜明的质感对比;通过绘 画的、摄影的和经过特殊处理具有不同制作特点的凸版突出不同的质感对比;通过不同的印 刷工艺、纸张、开

11、本表现不同的质感对比。6. 位置的对比画面的位置感是和画面的区域划分相关的,如水平分割产生的由上到下的位置变化,垂 直分割产生的由左到右的位置变化,因对角线和中轴线的分割产生的对角和对称的位置关系 等。位置对比是指在对立的位置上放置鲜明的造型要素,现实出对比关系,并产生具有紧凑 感的画面。如果在画面的两侧安排构成要素,不仅可以强调两者的位置关系,同时也产生对 比。在画面的上下、左右、标题、标志等处安排构成要素,可显示内在的呼应和对比关系, 使画面产生紧凑感。8. 动静关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各个视觉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动与静的关系。扩散的或流动的形象会 显动,水平的或垂直的形象会显静;变化多或斜向分

12、割的构图会显动,垂直或水平分割的构 图会显静。真实、自然的画面也有动与静的问题。在设计作品上,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才 会获得自然而生动的效果。9. 起承关系在视觉画面的空间中,由于各种力的相互关系而产生动感,进而支配画面空间。产生 动感的形状和接受该动态的另一形状互相配合,使空间变化生动。在画面中,起点和受点之间会产生动感,双方的距离不管有多远,都会彼此呼应、协 调。两者的距离越大、效果月显著,而且可以利用画面的两端,把整个画面带动起来。要注 意起承之间的平衡,区别两者的强弱关系,如果平均对待,就会丧失了起点和受点的特征。但是也不要强弱悬殊太大,一方太强或一方太弱都不能引起共鸣。10. 图地关

13、系图地关系类似于主辅关系或主次关系,是画面中重要的视觉关系元素。一般的印刷品 都是白纸印黑字,白纸称为地,黑字称为图。相反地,有时会在黑底上印白字,此时黑底为 地,白字为图。习惯上,将白地的画面称为正片,将黑地的画面称为负片。在视觉设计中, 利用图地关系的变化,可以设计出具有变化风格的画面。图形中的图地关系,除黑白反转外,还有另一种含义,就是在观赏画面的过程中,被 注视的视觉形象称为图,未被注视的视觉形象就自然称为地;注目性好的形象容易成为图, 注目性差的形象容易成为地。11, 对称在画面的中央画一条中心线,使图形被分为对等的两部分,如果相对的两部分形态相 同,称为对称。被横线分割的对等形态是

14、上下对称,被垂直线分割的对等形态是左右。对称 的形态在自然界中是常见的形态,如生物体、古代楼宇、汽车等。作为中轴或基点的东西有对称点、对称线、对称面。以它们为基准,通过某种操作将 原始反复配列(移动、反复、回转、扩大0,可构成多种对称形态。在视觉设计中,对称也 是常见的编排手法。13 ,强调强调也是一种对比,为了使重点信息和关键的信息能够从画面中跳出来,很快就被观众 注意到,往往采用“突出个别”的手法,即在统一中追求变化,使重点和特点“出类拔萃。在颜色柔和的画面中配以粗黑的字体,在柔软的曲线中加上锐角的记号,这些都会产生 强调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采用强调的符号。强调符号如同胡椒和辣椒,只要一点

15、点就会构 成味觉的刺激。在同一格调的版面中,在不影响格调的条件下,加进适当的变化就会产生强调的效果。 强调打破了版面的单调感,使版面变得生动而有朝气。例如,纯文字的版面使人看起来单调 无味,如果加上插图和照片,就如同一颗石子丢进平静的水面,可激起一波一波的涟漪。17,导线画面的导线是指能够吸引人的视线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运动的线索。引起视觉运动 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物体的方向性特征,如画面人物的视线、人物面孔的朝向;另一个原因是 画面图形之间的连接。呼应。过渡等引起的运动。画面的导线是统一视觉流程的关键因素, 也是构图完整的重要内容,在设计中常常利用导线的变化使画面更吸引人注目。例如,利用人物面

16、孔的朝向在画面上造成导线,引导关总视线转至重点部分;利用直线 形的标题作导线,使人的视线左右移动;或使模特儿的视线引向广告的标题和商品。19,向心与扩散我们观察周围的任何事物时,心理上总是期望找到重点、中心或主题,这能方便我们理 解和记忆。观众在阅读一则广告作品时,在心理上也同样在找其中心,好像有了中心才有安 全感,这就构成了视觉设计中的向心。一般而言,向心构图的画面看上去显得平稳、紧凑、 集中。画面的空间趋向于某个中心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但有时因过于正统而流于俗套。因 此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广告的主题和题材,合理利用向心的因素,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式,如可 以改变向心的结构方式、转移中心的位置、注意主次中心的相互照应或与其他构成方式结合 使用等等。与向心的形式相反,扩散型的设计能给人以较强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