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兴盛原因探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20127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明心学兴盛原因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阳明心学兴盛原因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阳明心学兴盛原因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阳明心学兴盛原因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阳明心学兴盛原因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明心学兴盛原因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明心学兴盛原因探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明心学兴盛原因探析作者:陈寒鸣 转贴自:心学联合论坛内容摘要一种新的思想潮流的产生与发展,有多种原因。阳明心学自亦不能例外。其兴 盛于中晚明,既合乎儒家思想传统自身发展之轨迹,又是当时社会危机的反映,同时也适应 了处于危艰政治生存环境中士人群体的心态。关键词明代中后叶;阳明心学;儒家学术;社会危机;士人心态明代中后叶,阳明心学兴起,并成为整个中晚明影响十分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思潮。 这无疑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阳明心学所以兴起并蔚然成潮,固然是儒家学说思想逻辑发展的结果,但更有深刻 的社会原因。先就前者言之,南宋朱熹以“天理”论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十分精致的理学思想 体系。他讲求“格物致知”、

2、泛观博览,虽有益于知识累积,却亦难免过重读书考索之弊, 诚如章学诚所说:“朱子求一贯于多学而识、寓约礼于博文,其事繁而密,其功实而难。”(1) 与之并时的陆九渊已斥其“支离”。陆氏为学主张“尊德性”、“发明本心”、“先立乎其大”, 直指人心,以求顿悟,对纠正朱学之弊自有裨益,故由宋而至元,“和会朱陆”乃成潜生暗 长的思潮。元明之际学者多受之影响,故而洪武学术颇显生动活泼气象。但永乐独尊程朱, 诏颁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将朱学著为功令,遂使读书求仕之人不得不 拜倒在朱熹脚下:“世之治举业者,以四书为先务,视六经为可缓,以言诗,非朱子 之传义弗敢道也;以言礼,非朱子之家礼弗敢行也。推而言之

3、,尚书、春秋非 朱子所授,则朱子所与也。言不合朱子,率鸣鼓而攻。”(2)迨至明代中叶,凡有不合于朱 学之言者尽遭申斥。如据明世宗实录卷九十九记,太仆寺亟陈云章进奏所著书传疏 六秩、大学疑一秩、中庸疑一秩、夜思录一秩,嘉靖帝览之怒曰:“大学、中 庸经传,先儒俱有言论。我祖宗已表章颁示天下,迩时造邪说者又有旨禁约。云章辄敢剽 窃谬言,淆乱经传,何狂诞若此!所进书传疏,礼部姑收看;大学、中庸疑,夜 思录,即毁之。有踵此者,罪毋赦。”朱学既成为神圣不可改易的官学,学者也就只能奉程朱为极致,谨守朱学矩镬,极尽推崇而不敢稍有逾越,如薛瑄谓:“四书集注、章句、或问,皆朱子萃群贤之言议, 而折衷以义理之权衡,

4、至广至大,至精至密,发挥先圣贤之心,殆无余蕴,学者但当依朱子, 精思熟读,循序渐进。”(3)在朱学独尊的情况下,认为道理已被朱熹说尽实是一种流行观 念。这种独断观念表明朱学已丧失了进一步发展更新的张力,故而欲求儒学发展便需另辟新 路。陈献章(14281500年)早年锐意科举,后绝意仕宦而迫求学术,并将“作圣”当作为学的根本目的。他针对朱学的“穷理”,针对汉、唐以来的训诂、辞章、科举之文而提出 圣学在于“人心”,“圣朝仿古设学立师以教天下,师者传此也,学者学此也”(4)。他又慨 叹世之学者蒙昧而不知觉悟,“眼前朋友可以论学者几人,其失在于不自觉耳”(5),遂提倡 “贵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

5、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几也。一番觉悟,一 番长进。”(6)他所称引的这位“前辈”正是陆九渊,陆氏曾告诚弟子“为学贵知疑,疑则 有进”(7),“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8)。陈献章一反崇朱的时论,认为濂、洛的学脉 是“主静”、“主一”,继承这个学统的是陆九渊而非朱熹:“周子太极图说圣人定之以 中正仁义而主静。问者曰:圣可学欤?曰:可。孰为要?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二程 之得于周子也,朱子不言有象山也。此予之狂言也。”(9)自谓“狂言”,这是陈献章在朱学 独尊的情况下使用的遁辞,其实正表明其思想已背离朱学领域而进入陆学藩篱。与陈献章大体同时的朱学家程敏政亦在朱学极盛时代,感觉到了时弊

6、,深忧“近世 学者类未探朱子之学及其所学肯綮所在,口诵手录,铝研训释,只徒曰我学朱子云尔”(10)。 他与那些拘守门户的朱学学者不同,能以超越心态看待朱、陆两家之学,提出朱、陆“早异 晚同”论,指出:宇宙之间,道一而已。道之大原出于天,其在人则为性而具于心。心岂有二哉?惟 其蔽于形气之私,而后有性而非其性者,故圣门之教在于复性。复性之本则不过收其放心焉 耳。颜之四勿,曾之三省,与子思之尊德性、道问学,孟子之先立乎大者而小者不能夺,其 言凿乎如出一口,诚以心不在焉,则无以为穷理之地,而望其尽性以至于命哉!中古以来, 去圣益远。老、佛兴,而以忘言绝物为高;训诂行,而以讲析偏缀为工;词章胜,而以哗世

7、 取宠为得:由是心学晦而不明,几焉不行。虽以董、韩大儒尚敞于此,而亦何觊其他哉?子 周子生于千载之下,始阐心性之微旨,推体用之极功,上续孟氏之正传,而程子实亲承之, 其言曰“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 上达也”。此言之切要,意之诚恳,所望何学者何如?而卒未有嗣其统者。于是朱、陆两先 生出于络学销蚀之后,并以其说讲授于江之东西,天下之士靡然从之。然两先生之说不得不 异于早年,而卒同于晚岁。学者犹未之有考焉,至谓朱子偏于道问学、陆子偏于尊德性,盖 终身不能相一也。鸣呼,是岂善言德行者哉?夫朱子之道问学,固以尊德性为本,岂若后之 讲析偏缀者毕力于陈言?陆

8、子之尊德性,固以道问学为辅,岂若后之忘言绝物者悉心于块坐 连城?惧夫心性之学将复晦且几于世,而学者狂于道之不一也,考见其故,详著于篇(。11)程敏政从“道一”即“道”统于“一”的观点出发,认为洛学销蚀之后,继起的朱、 陆之学虽“异于早年”,然而毕竟“卒同于晚岁”,其所同者,即为历圣相传,且由周、程相 续之“道”,亦即朱、陆皆为“道统”的继承者。因此,他不同意将“道问学”与“尊德性” 分为两途,认为这会妨碍道学的发展。他在淳安县儒学重修记中说:朱、陆之辨,学者持之至今。其流至于尊德性、道问学为两途,或沦于空虚, 或溺于训诂,卒无以得真是之归。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12)在送汪承之序中讲得更加具体

9、明白:中世以来,学者动以象山藉口,置尊德性不论,而汲汲于道问学,亦不知台之所谓 问学之道者何也?或事之文艺而流于杂,或专训诂而入于陋,曰我之道问学。如此孰知紫阳 文公之所谓道哉?(13)这里,程敏政批评那些目光短泼的朱学学者盲目排斥陆学,不知自身支离芜杂之失。 在他看来,“尊德性、道问学,只是一事”,二者不可偏废,而应交养互发。他说:“所谓尊 德性者,知吾身之所得皆出于天,则无毫发食息之不谨,若中庸之戒惧、玉藻、 九容是也;所谓道问学者,知天下无一事而非分内,则无一事而非学则,如大学之 格致、论语之博约是也。大抵尊德性、道问学只是一事,如尊德性者,制外 养中,而道问学则求其由中应外之节:即大学

10、所谓求其极者,实非两种也。”(14)陈献章、程敏政从不同角度顺承了宋元以来和会朱、陆的思潮,体现出背朱入陆即 摒弃朱学过重读书考索之弊而转向“求心”的学说思想发展之路向。王阳明就是沿着这路向 进一步开展而提出其心学思想的。阳明曾坦言其受程敏政道一编影响而编朱子晚年定 论以张扬其心学思想(15)。他一生虽未齿及陈献章,但与白沙大弟子湛甘泉友善,且对 湛氏之学深为契合,故而陈、湛之学对其影响甚明。总之,阳明心学在明代中后叶的兴起, 乃是儒学逻辑发展的结果。再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生活方面来看,弘治、正德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商业的 繁荣,江南一带新兴市镇不断涌现,社会生活开始崇尚奢侈,价值观、人生理念

11、、生活趣味、 生活方式都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影响及于士风,就是个性张扬与名利观念滋长。嘉靖四 年(1525 年),吏部尚书廖纪上疏称:正德以来,士多虚誉而希美官,假恬退而图捷径,或因官非地,或因职业不举,或 因事权掣肘,或因地方多故,辄假托养病致仕。甚有出位妄言,弃官而去者。其意皆籍此避 祸掩过,为异日拔擢之计,而往往率遂其所欲。以故人怠于修职,巧于取名,相效成风,士 习大坏。(16)嘉靖十一年(1532 年),郭维藩进言论士风道:今者士风渐漓,一切好更张以取声誉,以夸张为变通,安静为迂腐,严怠为才干,宽厚为无能,好恶任情,不以为耻。如此,则俗薄而政龐,非细故也。(17)嘉靖十八年(1539

12、 年),右都御史王廷相应诏自陈,说:臣观今日士风臣节而知灾异之所由来矣。大率廉靖之节仅见,贪污之风大行。一得任事之权,即为营私之计,贿路大开,私门货积。但通关节,罔不如意。湿薪可以点火,白 昼可以通神。夫岂清平之世所宜有乎!昔在先朝,盖有贿者矣,然犹百金称多。而今则累千 钜万以为常;盖有贪者矣,然犹宵行畏人,而今则张胆明目而无忌。士风之坏,一至于此。 真可痛也!大臣贪浊而日在高位,则小臣仿效,将无不惟利是图矣。京官贪浊而安处无息 则外官鼓动亦无不惟利是图矣。大小效尤,内外征利。由今之道,无变其俗,将民穷盗起 而邦之厉阶由此起矣。(18)可见其时,繁荣掩盖着腐败,而腐败从社会诱发而入于廷臣,上行

13、下效,宦风士习 大坏。处于官学地位的程朱理学因僵化而对此种状况无能为力,王阳明遂以良知之学代之而 兴。他说:“今诚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 良知,以相安养,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谗妒胜忿之习,以济了大同。则仆之狂病固然脱 然以愈,而终免于丧心之患矣,岂不快哉!”(19)明言其倡致良知的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弟子多对其师之学出现的这原因有所理解,故亦多追求存理去欲,如 王畿主张下苦功节制欲望以防止纵欲:“嗜欲深痼,割情极难。此已一句道尽。若非极下苦 功,令本心时时作得主宰,未有不以纵欲为自然者。”(20)欧阳德亦提倡“纤欲不留”:“人

14、心纯粹至善,本无许多偏邪回曲。学者必纤欲不留,得其本心,种种荣辱得丧、欣戚喜惧、 世俗情态无能干扰,此心直是其介如。”(21)总之,为改变世风士习,阳明心学以回归自性 良知,重新修持道德以臻于止善为最终目的。阳明对其学兴盛的这一社会原因屡有言及,如 谓:“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 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屑,而思以此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22)“ 后世大 患,全是士夫以虚文相诳,略不知有诚心实意。流积成风,虽有忠信之质,亦且迷溺其间, 不自知觉。是故以之为子,则非孝;以之为臣,则非忠。流毒扇祸,生民之乱,尚未知所抵 极。今欲救之,惟

15、有反朴还淳是对症之剂。故吾侪今目用功,务在鞭辟近里,删削繁文始得。 然鞭辟近里、删削繁文亦非草率可能,必须讲明致良知之学。”(23)“ 近世士大夫之相与, 类多繁文弥诳而实意衰薄,外和中妒,徇私败公,是以风俗日恶而世道愈降。仆已无所 可用于世,顾其心痛圣学之不明,是以人心陷溺至此。思守先圣之遗训,与海内之同志者讲 求切靡之,庶亦少资于后学,不徒生圣明之朝。”(24)由此可见,王阳明是为拯救当时“天下波颓风靡”,“何异于病革临绝”(25)的社 会危机而提出其心学思想体系的。在他看来,“今之学者以仁义为不可学,性命之为无益”(26),这乃是现实社会中“纪纲凌夷”、伦理观念和道德准则贬值在观念形态的

16、体现,而现 实社会生活中政治与道德的危机又皆根源于“良知之学不明”,“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 有明德亲民之实”(27)。“良知之学”暗而不明与“功利之说”兴而日盛,二者互为因果, 致使“祸乱相寻于无穷”“28”。因此,阳明言“心之本体即是天理”,试图把伦理道德由外 在强制性的规范转化成为人们内在的自觉要求;揭“致良知”之教,希求以“良知”净化道 德律,并赋予道德律以实践性;倡“知行合一”说,以期端正人心,整饬风习,使士习民风 归于圣学正途。最后,处于危艰的政治生存环境之中的士人对自处之道的寻求,表明阳明提出其心 学思想以及这心学思想一经提出便在士人群体中引起强烈共鸣,亦自有其文化心态方面的深 刻原因。明代中叶,王权专制,阉宦干政,朝纲紊乱,政治昏暗。处于这样一种生态环境之 中的正直儒士,不仅难以有所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