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19665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精校版 精品文档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班会内容 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 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 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 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 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

2、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二、教学过程:1.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图片:“三缺一,凑个手”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2.学生分组讨论: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10 分 钟)第 1 页 共 9 页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 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 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

3、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 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 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 须通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三、揭示主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 70 多刀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 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

4、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 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 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 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 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 15 万。比 198_年增加 1 倍 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

5、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 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第 2 页 共 9 页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 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板书)(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6、板书)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板书)此项原则的意义: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 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板书)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 身、荣誉和肖像等。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宪法规定?t;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不尊 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板书)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 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

7、称教育原则。(板书)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 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 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 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课堂小结:第 3 页 共 9 页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 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典型例题1、四川省成都市某镇的经济状况不差,但每到开学之际,总会出现学生流失 现象。这年秋季开学后,又有 6 个该上初三的学生没有到学校上课。学校先后出动

8、数十人次给家长及学生本人做动员工作却毫无效果。为孩子们的前途忧心忡忡的学 校再三考虑,将这 6 名学生家长推上被告席,请求法院判令这些家长承担让孩子接 受教育的责任,并缴清拖欠的书本费和杂费。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2)为了解决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我国颁布了哪些相关法律?分析与解答:为了考察学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t;这一教学重点的理解与掌 握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设立此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材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 各种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9、事 实证明也只有法律才能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2)为了打击一切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 成长,我国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的颁布 实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2.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对象的有:A、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B、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儿童、少年C、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未满 18 周岁的青年D、所有婴儿、幼儿、儿童、少年和未满 18 周岁的青年分析与解答:第 4 页 共 9 页未成年人的涵义是要求学生记忆的知识目标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就

10、是为了 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正确理解与掌握。答案:BC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与解答: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记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保护 未成年人工作基本原则的内容。答案要点: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同 时也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目的和我国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尊重未成年人 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简称教育原则。习题精选:1、选择题:我国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之外,另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 ( B )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保护妇女和儿童合法权

11、益法 D、民法通则2、组织学生观看我国首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电影为了明天,并写出观 后感,利用课上时间进行交流或者出一期板报,评出优秀作品。3、结合本课内容,组织学生到当地法院的少年法庭进行旁听,或者到当地的 拘留所、少管所参观,观看违法人员的改造情况,让违法人员讲述他们的违法经 历,即所谓的“污点教育”。分析这些违法人员违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己应当 吸取什么教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班会内容 21、使每一位同学能预防并纠正不良行为。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 年。第 5 页 共 9 页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

12、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一)、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社会因素: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由于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即观看暴力影 片,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 70以 上受到过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对有不良行 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动辄训斥,造成这部分学生产生逆 反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辍学,有的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放任型家庭使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 家庭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

13、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 弃;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良,更容易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自身因素: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你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 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 意识的淡薄,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容易走上歧途。(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1、言语粗鲁,经常谩骂他人,好说谎话,满口脏话;2、举止轻浮、衣着不 整,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强行索物,哥们义气;3、结交哥们、姐 们,过度打扮,衣着暴露;4、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迷恋网吧;5、学业: 旷课、逃学、成绩忽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1、预防纠正

14、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2,、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3、树立自尊、自强、自律的意识4、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第 6 页 共 9 页5、增强用法维权意识6、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结束语: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戒,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努力做到:自尊自强、 自信自立,遵规守矩,严以律己,真正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 后祝愿每位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总之,遇到不法侵犯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巧妙应 对,要敢于揭发检举,善于和不法行为作斗争。同学们还要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班会内容 3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关方针、 政策、原则,以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保护及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相关法律 法规为依据,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协助配合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 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消除社会丑恶现象和青少年犯滋生地,减少或杜绝青少年违法 犯罪,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二、组织领导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康。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了“预防青 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镇长李国斌同志任组长,对这项工作负全责,明确 主管领导周桂芳具体负责,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