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盆景鉴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17038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木盆景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树木盆景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树木盆景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树木盆景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树木盆景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树木盆景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木盆景鉴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木盆景鉴赏肖晓阳盆景是以树、石为主要材料,经过艺术加工,在盆中微缩地再现自然界 美景的一种陈设品。这种“以小见大”的“盆中景”被誉为“立体的画”、“无 声的诗”,它既体现作者的栽培制作技术,也体现作者的艺术修养。根据所表 现的景观不同,可把盆景分为树木盆景(图)、山水盆景(图2)、树石盆景 (图3)三种。图盆景是中国的国粹,但因其盆作与鉴赏的专业性较3虽树所以这门技艺尚 未普及。树木盆景是以“树”为“景,”摒去了其它参照景物,其“景”较为 抽象,不如山水、树石盆景直观。而“树木”又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的必 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会欣赏树木盆景是提高盆景鉴赏力的关键,对盆景艺术 的普及大有助益。基

2、本活动:阅读与探讨一、认真阅读引言及以下有关树木盆景鉴赏的 文字与图片资料。1. 盆树自然美的构成要素盆树之美有一定的要素可循,其人工之美在于构图, 自然之美则由根盘、隆基、干形、肌理、枝态及花、叶、 果的特征共同体现。好的根盘应当是:树头四周有较多粗细适当的根,紧伏地面呈辐射状延伸,先端分出小根。美好的根盘不但使树稳固,还能展现盆树的“力 度”,对作品的欣赏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隆基是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即“树头”部)它应相对膨大,与根部相接成喇叭 状为好。自然界的树木以“老”“大”为美,它们都具有美好的根头。盆树的理想干形 应是:近根部粗壮,愈往树梢愈细(俗称“收尾)”由粗而细自然过渡的

3、圆形树干,对 于任何形式的盆树而言都是最佳干形。至于收尾的快与慢,干形的修长与矮壮,将形成 不同的风格,并无优劣之别。根、头、干的状态如图。肌理指树干表皮的纹理,因树种不同而异。山松呈鳞甲状肌理、柏树呈丝状肌理、 榆树呈石状肌理。这些肌理能增加树的苍老古朴美感。枝态之美以岭南盆景的“脱衣换锦”法的展示最为突出,其法是将树叶全部摘除, 以展示落叶后的“寒树”相,而后又能陆续观赏到新叶初萌的春树和枝繁叶茂的夏树。 摘叶观赏必使枝的优缺点暴露无遗,所以必是形态优美之树才可行。好的枝态能提升树 的形态美,它应当是粗细长短合适,生长情况正常,疏密得当。至于枝的造型则属人工 美的范畴,“枝法”是盆景的高级

4、技艺。盆树之叶以小为好,叶子宜平展、有光泽。叶色鲜艳会使盆树更悦目,械树就是以 赏红叶为其特色。盆树之花以形简、型小、色鲜、气馨为好;果则以色艳、形美、型小 为好。2、树的基本形式盆树的常见形式主要有:直干式图1)、斜干式(图5)、曲干式(图4)、文人式、 卧干式、临水式、悬崖式(图7)、双干式(图8)、丛林式(图10)、附石式等。图5斜干式图6悬崖式图6双干式图6丛林式3、盆树的构图要领枝的布局与形态(1)树干上下枝在形态与布局上的差异:一般是下粗上细、下长上短、下垂上翘、 下疏上密。(2)从正面投影上看,干上的枝自下而上大体呈一左一右交替布局的互生”状态。枝的伸展方向除了向左右以外,还.一

5、-一.、-一_.-、要有前、后、左前、右前、左后、忒霎咎命W仪4&右后的方向枝。但前后枝一般少用,: 屿泛用这两种枝时,一般都要向侧偏,图9(3)从侧视看,枝片上方大体呈馒头形,从俯视看,枝片的外廓如同一片叶子,主 脉(最大枝条)与次脉(主脉上的侧枝条)的延伸方向也与叶脉的伸长方向相似,见图 9。树冠的形态一枝中的各枝条及叶子连缀成片,称为枝片。各枝片连缀成冠状,称为树冠。从正 面看,树冠以斜三角形构图为宜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以角度小的一端居下为妥见图10)。 从俯视看,树冠外廓约呈鸡蛋形,纵向窄、横向宽。树冠虽呈斜三角形,但其外廓线不 可平直圆滑,而应有曲折变化。树冠的大小应与树干的粗细成正比。

6、树冠的虚实布局树冠的布局讲究“虚实聚散。密为“实”、疏为“虚”;有物为“实”、无物为“虚”; 枝片间相连或相近为“聚”相离为“散。枝片有疏密聚散的变化才能富于韵律美感。 树冠布局应避免两个极端,其一是将所有枝叶连成一片,不露空间,形如戴帽(日本盆 景常如此),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其二是将树冠分解成若干个独立枝片,互不关联, 形如云朵或云片,给人以做作、匠气之感,见图1。图10图11图12“空间”是“虚”的具体体现,应作为盆景构图的一大要素加以研究。树冠内的空 间有三种:开放型空间(与树冠外空间相连、封闭型空间(空间四周被枝叶包围)和散 漫空间(稀疏枝叶间透出的支离散漫的空间)见图12。要使盆

7、树富有灵气,应使这三种空间在树冠中的运用善于变化以开放型空间为例, 不宜左右对称,否则将使树冠断层,极不自然(见图3);也不可数个开放型空间上下 均匀排列,而显刻板。上述两例的空间位置如无法改变,那就应使空间在大小、形状或图13图14空间类型上作变化,见图14。图15枝片应有大小疏密的变化。对于大的枝片同样不能一片茂密,其外廓线也要有曲折 变化。因此应在大枝片中的适当部位疏剪枝叶,产生散漫空间或封闭型空间。或者通过 剪扎造型,在大枝片中分解出一个小枝片来,使“片中有片,这样就可消除臃肿笨重感, 并使外廓线曲折生动,见图15。树冠布局应先从大处着眼,避免琐碎,关键是把握好“连断互用即既有独立枝片

8、, 又有合并枝片。上下枝片间的“连”有三种:全连(连成一片半连(部分相连,留有 空间)、散连(通过稀疏枝叶相连,似连似断。)通过这三种相连形式,使各枝片之间产 生联系,形成有机整体。一、分组探讨下列问题。1、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各有何异同?2、随便在盆中栽棵树或种些草能称盆景吗?为 什么?3、好的盆树,它的根、头、干应具备什么样的 形态?4、为了使盆景能“以小见大树种要求“叶小 节密”(节密是指枝条上侧枝的间距短那么,什么是“以小 见大”?它与“叶小节密”有何关系?5、阐述图例所示的几种主要形式树木盆景的造 型特征。6、图1、图16、图17均为直干式盆树,请鉴别 它们的优劣,并加以评析

9、。拓展活动:佳作收集大比拼。一、分组查阅有关刊物或相关网站,看看盆树的形式都有哪些,并设法 获取相应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在班上交流。二、各组收集佳作的,从中筛选出最佳作品,并在班上展示、评析。三、评出班级收集的最佳盆景图片若干,写出评析文章,以此材料办一 个专刊。创新活动:请你参与设计一、树木盆景最好“按图制作,对不良的作品也可“按图改造”图19 即是根据图18改造设计的。请你谈谈图18的优缺点?图19有何改善?二、分组讨论图20与图21作品的优缺点,尝试绘制这两件作品改造后 的成型图。一、活动目的图18图19图20图211. 通过阅读、讨论、交流活动,认识盆景的概念、种类及树木盆景的形式、要求

10、、 构图、枝形等有关知识,提高对树木盆景的鉴赏能力。2. 通过分组收集最佳盆景图案,培养资料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合作能力。3. 通过评析、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4. 通过盆景优劣探讨和设计,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二、活动准备老师先收集一些树木盆景的图片及有关盆景的网址,供学生活动参考。三、活动过程(一) 基本活动:阅读与探讨1. 阅读盆树自然美的构成要素盆树的主要形式和盆树的构图要领2. 分组讨论:(1) 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各有何异同?(2) 随便在盆中栽棵树或种些草能称盆景吗?为什么?(3) 好的盆树,它的根、头、干应具备什么样的形态?(4) 为了使盆景能“以小见大”树种要求“叶小

11、节密”(节密是指枝条上侧枝的间 距短)。那么,什么是“以小见大”?它与“叶小节密”有何关系?(5) 阐述图例所示的几种主要形式树木盆景的造型特征。(6) 图1、图16、图17均为直干式盆树,请鉴别它们的优劣,并加以评析。(二) 拓展活动:佳作收集大比拼(1) 分组查阅有关刊物或相关网站,看看盆树的形式都有哪些,并设法获取相应的 图片与文字资料,在班上交流。(2) 各组收集佳作的图片,从中筛选出最佳作品,并在班上展示、评析。(3) 评出班级收集的最佳盆景图片若干,写出评析文章,以此材料办一个专刊。(三) 创新活动:请你参与设计(1) 树木盆景最好“按图制作”对不良的作品也可“按图改造”图19即是

12、根据图18改造设计的。请你谈谈图18的优缺点?图19有何改善?(2) 分组讨论图20与图21作品的优缺点,尝试绘制这两件作品改造后的成型图。四、活动评价组长,组员基本活动(20)拓展活动(40)创新活动(40)总分等级五、注意事项1. 活动之初,老师可先展示收集到的好、中、差树木盆景图片让学生鉴赏,以测第34页试学生的鉴赏力,并作为激趣引入。根据收集到的图片,选择挂图、投影、幻灯等形式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盆景图片展示也同此法)2. 在“拓展活动”中,可提示学生收集盆景佳作图片的来源:1)从挂历、台历、 书刊、报纸、广告上收集。(2)从网络上下载。(3)到盆景园拍摄。(4)获取的图片太 小时,可

13、通过复印机放大复印或手工绘制。3. 佳作评选方法:举手表决,以举手人数的多少排定名次。资源支持一、活动背景材料盆景是中国的国萃,它源于中国,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中,便有 盆栽的刻画陶片。据载在秦时已有盆景的雏形,到唐代得以大发展,明清之际已成鼎盛。“盆景”一词源自明朝,中国大陆及港澳至今沿用。日本的“盆栽”相当于中国的“树 木盆景”,自中国宋朝传入,并发展成自己的特色。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 高,促进了 “盆栽”的大发展。上世绍0年代,日本开始向世界宣扬“盆栽,”促进了 欧美等地的“盆栽”发展,以至国外只知有“日本盆栽”而不知有“中国盆景”我国 盆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

14、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更是盛况空前,并逐渐在国际上引人 瞩目。现今中日两国的盆景(盆栽)已成引领世界盆景(盆栽)的两股潮流。中国地域 广大,盆景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山水盆景及近年兴起的树石盆景都是日本等国所不具 有的。盆景在中国仍是少数人涉足的领域,这与其较强的专业性有关。学习盆景鉴赏对于盆景的普及具有积极的意义。二、资源链接1.盆树的形式及造型特征(1)直干式:树干正直,至下而上逐渐收尖,树枝分布四面八方。根据树干形状, 又有高耸、矮壮与常规三种风格。高耸型树干细长,枝的布局忌密、忌粗、忌长、忌矮; 矮壮型树干较粗,收尖迅速,根头并美,树冠相对密,起枝也较矮些,树冠呈三角形; 常规型介于上述二

15、者之间。(2)斜干式:树干成斜倾之势,树干倾斜的反向力求有强健的偏根,树干上段应从 斜转而向上,树尾宜偏向根头一方,有“回顾”之意。斜干树常突出一条最大最长、略 往下行的“大飘枝”,它处于斜干内侧时主要起均衡作用;处于斜干外侧时,起到增加动 感的作用。(3)曲干式:干身成弯曲之态,以旋弯为优,下弯跨度大,上弯跨度小,忌0度 直角的“死曲”和上下跨度相等的S”弯。干弯的外侧出枝为美,干弯的内侧不出枝, 以免拥塞。树顶垂线落在根头上才有稳定感。(4)卧干式:如图1,树干先卧地而后再向上弯曲生长,其卧地干有“静卧”与“跳 卧”两种。后者是指卧地干两头着地、中部拱起(稍离开地面为好)这种卧干更具动感。 卧干力求肌理苍老,有较多侧根,如能既“跳卧”又成螺旋状升起最为美妙。(5)悬崖式:模仿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树相(高深盆象征悬崖)形式活泼多样,以 “大悬崖”(指树干下垂程度大)为典型。造型要点:头绪处必有强壮偏根。近头处树干呈“急转弯”向下延伸。树干以下垂程度大、曲节多为好(相对直的一段称为 一节),干身宜曲折叠宕、自然活泼,干身走势要有三维变化。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