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16678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目的体系研究摘要建立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目的体系,扩大了建立工程目的的内涵、时间跨度和代表性,使它更具有包容性和完备性;构造了建立工程目的层次和思维方式,将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开展的目的进步到哲学思维层次。这对于建立建立工程管理的根本理论体系有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目的体系1问题的提出1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起因。传统的建立工程管理以工程的建立过程为对象,由于如下原因使得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越来越重要:1现代建立工程高科技含量大,是研究、开发、建立、运营的结合,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程。建立过程,特别是施工过程的重要性、难度相对降低,而工程投资管理、经营管理、资产管

2、理的任务和风险加重,难度加大,工程从构思、目的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建造,直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一体性要求增加。2在建立工程中业主全过程投资责任制的实行。作为投资管理主体的业主,负责工程的前期筹划、规划、设计、融资、建立管理、运营管理、归还贷款。因此他的管理对象就是一个从构思开始直到工程运营完毕全寿命期的建立工程。3在国际上,业主要求建筑业能象其它工业消费部门一样提供以最终使用功能为主体的效劳,要求一个或较少的承包商提供从工程构思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的效劳,以降低本钱,缩短工期,减少投资风险。4工程承包和经营方式的变化。近十几年来工程承包业流行一些新的承包形式,例如“设计-供应-施工总承包方式,

3、承包商通过参加BT工程,签订目的合同等承担工程的咨询(筹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责任,与工程的最终效益挂钩。这使得现代建立工程的寿命期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建立工程管理的任务范围也大大扩展,要求进展全寿命期的工程管理。2过去的建立工程管理以建立过程为对象,以质量、工期、本钱投资为核心的三大目的,由此产生了工程管理的三大控制。这种以工程建立过程为对象的目的是近视的、局限性的,造成工程管理者的思维过于现实和视角太低,同时造成工程管理过于技术化的倾向。这种状况损害工程管理理论的开展和科学体系的建立。建立工程的价值是通过建成后的运营实现的。没有全寿命期的目的会导致建立工程全过程的不连续性,造成工程参加

4、者目的的不一致和组织责任的离散;容易使人们不重视建立工程的运营,无视建立工程对环境、对社会和对历史的影响,不关注工程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开展才能。3建立工程通过它的效劳和产出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开展。现代社会对建立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开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立工程在建立和运营全过程都经得住社会和历史的推敲。4纵观工程管理的历史开展可见,工程目的对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开展有前导作用。只有研究并建立科学的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的目的体系,才能有相应的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2全寿命期管理对建立工程目的的要求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目的系统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应从建立工程的整体出发,反映工

5、程全寿命期的要求。不仅包括建立期的目的,更注重工程的运营阶段。2应有极大的包容性。不仅应注重业主和用户的需求,而且应包括承包商、政府、投资者、工程周边群体的需求,能为各个方面承受,能使大家形成共识。3与企业目的一样,工程目的不仅包括工程各方从现实性思维出发的目的,还应有高层次的价值观念,能反映出工程的组织文化和品位,反映工程管理者特别是工程决策者良好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管理哲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4应充分利用近几十年来在建立工程的各专业领域研究的成果,如建筑规划理论、可持续开展理论、目的优化和工程评价方法等。5应反映社会大环境、历史、价值、美学、文化对工程的要求。工程目的应表达和追求对社会和

6、对历史的奉献。建立工程的所有参加者应就工程的全寿命期的目的达成共识。3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目的体系按照上面的要求与思路,综合国内外对建立工程目的系统的研究成果,采用构造分解方法对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目的进展分解。3.1质量目的全寿命期的质量目的追求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最终工程功能、产品或效劳质量的统一性,更着眼于工程技术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标准、平安性等。包括:1设计质量。包括设计标准;系统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设计工作质量;技术标准;可施工性1等。2工程施工质量。包括材料质量;设备质量;施工质量体系;各分部工程质量;施工过程的安康、平安和环境保护;工程总体质量。3运营质量。包括工程的使用功能;产品或效劳

7、质量;运营和效劳的可靠性;运营的平安性,可维修性2。3.2费用目的全寿命期费用目的应综合考虑建立工程的全寿命期的相关的费用和收益。全寿命期的费用目的可分解:1全寿命期费用:建立总投资;运营(效劳)本钱;维护本钱;单位消费才能投资;社会本钱3;环境本钱3等。2收益:运营收益;年净收益;总净收益;投资回报率等。3.3时间目的对现代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时间目的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不仅包括建立期、投资回收期、维修或更新改造的周期等,还要考虑如下因素:1工程的设计寿命。设计寿命是由建筑的构造、材质等确定的工程寿命。2效劳寿命。效劳寿命由工程能否满足预定的效劳需求确定,包括:1物理效劳寿命。工程的各个组

8、成部分在满足预定效劳需求前提下的物理寿命。它与设计寿命有直接关系。2经济效劳寿命。经济效劳寿命由两个因素决定:在各个部分满足预定效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其维修价值小于重建价值的时点。经济效劳寿命会随着工程的更新改造,产品转向而变化。由市场决定的寿命,由于市场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工程产品或效劳失去市场,工程失去价值。3工程产品或效劳的市场周期。包括市场开展期、顶峰期、衰败期。3.4各方面满意IS9000的根本宗旨是通过建立企业内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用户满意。但建立工程是许多参与者的“合作工程,工程的成功必须经过工程相关者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工程产品的用户、投资者、业主、承包商(包括设计者和

9、供应商)、政府、所在地的周边组织、消费者等3。国外曾研究许多工程案例,将工程成功的因素分为4个方面,67个相关因素。其中参与者各方的努力程度、积极性、组织行为、支持等是一个主要方面。而这些由他们对工程的满意程度决定4。没有各方面的满意那么不可能有成功的工程。工程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可以用满意度指标进展评价。要使工程相关者满意,必须分析研究他们各方的目的、利益和对工程的企求:1用户:产品或效劳价格;平安性;产品或效劳的人性化等;2投资者:投资额;投资回报率;降低投资风险等;3业主:工期、功能、建立造价;4承包商和供应商:工程价格;工期;企业形象;关系信誉等;5政府:开展地区经济;增加地方财力;改善地

10、方形象;政绩显赫;就业等;6消费者:工作环境安康、平安、舒适、人性化;工作待遇;工作的稳定性等;7工程周边组织:保护环境;保护景观和文物;工作安置;拆迁安置或赔偿;对工程的使用要求等。工程目的系统应包容他们的目的,表达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使各方面满意。这样有利于团结协作,可以营造平等、信任、合作的气氛,更容易获得工程的成功。3.5与环境相协调1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立工程过程及其产品的环境问题,运用全寿命期分析方法,研究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到最终生命完毕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工程作为一个人造的社会技术系统,在它的全寿命期中必须处理和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这已成为建立工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

11、题。早期人们对建立工程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主要针对自然环境,近几年来随着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研究的深化,逐渐转向与整个环境系统协调的研究。例如注重工程对社会影响的评价,包括对公共团体、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政治、当地风气的影响,对当地的人文和社会开展的促进5;进一步,又提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重点评价工程对地区、国民经济部门开展的影响6。2通过对建立工程环境系统的研究,与环境协调的目的总体上应包括:与政治环境协调;与经济环境协调;与市场环境协调;与法律环境协调;与自然环境协调;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上层组织的协调;与其他方面的协调。3作为建立工程最重要的是如下几方面:1建立工程与生态

12、环境的协调,是人们最重视的,也是最重要的。建立工程作为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它的过程和最终结果应与自然融为一体,互相适应,和谐共处,到达“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自然资源为人所用;而“天人合一强调的是双方的和谐。这涉及到:在建立、运营、最终报废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符合法律规定的环保指标;保持安康的生态,如防止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动植物灭绝等;节约使用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不可再生的资源,如土地、水、矿物资源等。2建筑造型、空间布置与环境整体和谐。3符合或表达社会文化、历史、宗教、艺术、价值观念对工程的整体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应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继承性,不损害已有的文化古迹,不

13、破坏当地的社会文化。4建立规模应与当时经济才能相匹配,符合环境(包括国情、地方情况),同时又有先进性和适度的前瞻性。5在工程的建立和运营过程中符合法律,不带来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6工程应符合上层系统的需求,对地区、国民经济部门开展有奉献。由于工程寿命期很长,环境又是变化的,必须动态地对待建立工程与环境的关系,要注重在工程全寿命期中与环境的交互作用。3.6可持续开展建立工程作为在生态空间上的人工系统,经历出生、成长、进步、扩展、构造变异、衰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必然不断更新、撤除重建、产品转向、改建。这要求建立工程必须具备可持续开展的才能。建立工程的可持续开展有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涵。建立工程作为

14、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它的可持续开展不仅表达物质和精神的和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且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开展观和向历史负责的精神,反映建立工程的伦理道德。建立工程的可持续开展与城市、地区可持续开展的特征不同,应有新的内涵:1建立工程对地区和城市可持续开展的奉献。建立工程必须符合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开展的要求,促进地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开展。转贴于论文联盟.ll.过去人们已对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开展的指标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例如参考文献7将城市的可持续开展分解为4大类61个指标。1社会开展指标:人口、就业构造、教育、根底施行、社会效劳和保障等;2经济开展指标:GNP、地方经济、其他等;3环境指标:环境治理

15、状、生态指标、环保投资等;4资源指标:资源存量、资源消耗指标等。但城市或地区的可持续开展都是通过建立工程实现的,所以建立工程的可持续开展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在这些指标的根底上,可以以建立工程引起这些指标的变化量作为建立工程对可持续开展的奉献指标。该指标应作为建立工程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决策根据之一。2建立工程自身的可持续开展才能。建立工程在全寿命期中有自身的矛盾性:建立工程一般按照当时或预测的市场设立目的,那么工程的决策和工程设计具有现实性,针对当时的产品市场,考虑5年到8年时间;但工程的使用期设计寿命达50年,甚至100年。那么在工程寿命期中必然经常更新改造,必须持续地开发以适宜新的需求。随

16、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的剧烈,产品周期愈来愈短,建立工程必须具有较高的再生才能和开展才能。按照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的特殊性,它的自身可持续开展才能应包括如下内容:1工程产品和效劳功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能长期地符合需求。建立工程的功能定位和设计不仅应可以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将来社会开展、人们的生活程度进步、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要求。2建立工程更新和进一步开发才能。建立工程应能低本钱地、便利地进展功能的更新、构造的更新、产业构造的调整、产品转向和再开发。3建立工程与地区经济的结合与一体化,可以为地区经济开展提供持续的支持。4具有防灾才能。包括有灾害的监测预报才能和灾害防御才能,灾害的易损性和损失小,对灾害应急反响块,灾后恢复重建的可能性大等。4建立工程全寿命期目的系统的层次性和思维形式1上述目的之间存在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