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练习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14831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练习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练习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练习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练习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练习课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比例的应用练习课教学设计赣县城关第三小学 殷贤琼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比例的应用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出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画一画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解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尺子,课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师)脑筋急转弯:赣县到赣州的路程有14千米,而一只蚂蚁从赣县爬到赣州只用了3秒钟,这是为什么?(生)在地图上爬。(师)是的,在地图上,我们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

2、大,画在图纸上,这个比叫什么?(生:比例尺)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生答)(师)好的,接下来我们要解决些什么问题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脑筋急转弯入题,唤起学生对比例尺概念的理解与巩固。二、基本练习。1、(课件出示)赣县到赣州的路程有14千米,而蚂蚁在这地图上从赣县到赣州爬了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师强调:a、计算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要对应。b、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C、要化成最简比。(2)1:700000是( )比例尺,请把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3)分别说说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他们有什么区别?2、(

3、课件出示)一只蚂蚁身长5mm,这张照片上蚂蚁长12cm,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多少?(1)学生自主完成,指名学生板演。(2)与上题比较,这个比例尺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可谓巧妙,一改过去练习课的枯燥,在趣味性的情境中对比练习,从两种不同题型中巩固了求比例尺的方法。3、(课件出示p53第一题地图)学生观察,(师)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0。(师)请说说1:30000000表示什么意思?(1)南昌至贵阳相距1500km,算一算在这幅地图上,两地相距多少厘米?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并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2)学生动手量一量,在这幅地图上,南昌

4、至广州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师)依据这个信息,请你们提出一个与比例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师生共同交流同学所提的问题是否合适,并交流解答情况。(3)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南昌至澳门的距离是( )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上,南昌至澳门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再尝试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设计意图】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教学资源,通过算一算,量一量不同形式的练习设计,循序渐进,灵活新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提高。三、拓展练习。(课件出示)小小设计师。某广场要在一个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草地

5、中央新建一个最大的圆形花坛,请你们设计一下,画出它的平面图。(师)说说要画出它的平面图,具体有哪些要求?(生)1、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计算出图上的长、宽各是多少?2、画出长方形。3、怎样才能在长方形中画出最大的圆。可让学生小组(同桌)共同完成。【设计意图】前面的基础练习,让大家“有饭吃”,而对于学有余力的这部分学生,要充分发挥余力,这道综合、拓展题,就为他们留有广阔的空间,引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整合、建构,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网络,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四、全课小结。(师)说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比例尺的应

6、用的巩固练习课。整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了练习课层次性的特点。首先,巩固概念,进一步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本人从情境入手,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类型的练习,学生完成情况还可以。第二是基本练习,也是任何一节练习课所必须的一个重要环节,本人在这个环节,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这一理念,即利用教材第53页第1题提供的这幅地图,设计了3道不同类型的练习。第1题,已知两地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第2题先让学生动手量一量,量出两地的图上距离,再让学生自己提出与比例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解决问题。第3题的设计又增加了难度,即已知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出在另一幅比例尺不同的地图上的图上距离。这道题型还是刚接触,只有部分学生完全正确。要让大部分学生掌握,还需今后加强练习。最后是一道综合、拓展练习。这主要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计的。由于本人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没有把握好,最后的综合、拓展环节没有出示。这也是这节课遗憾的一点。另外在学生交流计算结果时没有让学生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因为比例尺的应用中,通常可以一题多解,即数学方法、列方程或利用比的应用等。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于本人不断的去学习,提高各方面能力,今后争取能展示给大家更完美、更精彩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