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指数为何不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140202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污染指数为何不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空气污染指数为何不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空气污染指数为何不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空气污染指数为何不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空气污染指数为何不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气污染指数为何不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污染指数为何不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气污染指数为何不准,中国空气PM2.5浓度极高导读:中国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并没有对PM2.5进行监控。即使世界各国发 现PM2.5对人丅体的危害极大,纷纷更新各国的空气质量标准,严格监控PM2.5浓度之时, 中国有关部门仍坚称监测 PM10 更“符合国情”,对于 PM2.5 则以世卫组织“最不发达国家” 的标准来律己于是人们依然每日活在“被达标”的“质量优良空气”当中。何 API 与实际感觉总是存在差别? 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天空很阴霾,空气能见度不高时,天气预报中关于空气质量的等级依然 是“良好”。而一位北京女子最近公布的北京蓝天视觉日记里,北京有 180 天的天空呈 现蓝色,

2、而官方公布的“蓝天”数量却是285个。人们开始疑惑,这为何会有差别存在呢?最 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API),仅仅监测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 粒物(即PM10)的浓度,而并没有将标准细化到目前国际通用的PM2.5。北京蓝天视觉日记里,北京有180天的天空呈现蓝色,而对比官方公布的“蓝天”数量是285 个。WHO 和一些发达国家已把 PM2.5 作为核心监测指标进行长期监测。而中国尚无对 PM2.5 的监测和限值标准。中国空气质量监测标准无视国际潮流API不监控PM2.5 造成人们觉得空气洁净度不高的罪魁祸首是细颗粒物(PM2.5)。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 10微米的粗

3、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贝1主要来自化 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事实上在中国大部分,特别是工 业集中的华北地区, PM2.5 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然而,中国的“影响空 气污染指数”(API)却没有把PM2.5纳入监测之列丅,确实吊诡。发达国家很早就已经开始监测PM2.5的指标。而2005年世卫组织更新了空气质量准则 后,很多国家已根据各自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对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新 一轮的修订,加入 PM2.5 的监测。例如美国作为世界碳排放第二大国,2006 年主动将 PM2.5 的24小时标准

4、由65yg/m3升为35yg/m3; PM2.5的年标准仍为原来的15yg/m3。目前,美 国已经建立起了关于细颗粒物的日常监测和公众通报制度。而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监测标准 2000 年颁布至今,已经沿用十年而没有修订了。空气监测使用“最不发达国家”标准 更易获 得优良结果目前,中国的API监测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PM10是直 径较大的颗粒。这种大颗粒通常情况下沉降速度非常快,就是说,只有在气象条件很不好且 大量污染物持续不断进入空气的条件下,空气质量才会达到所谓的 “轻度污染”。而 PM2.5 体积比 PM10 要小的多,是大气中粒径小于 2.5 微米的颗粒

5、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 1/10 大小。 PM2.5 这类细颗粒物对光的散射作用比较强,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导致灰霾形 成。也就是说,在中国空气质量监测中,PM2.5在空气中密度无论有多大,空气优良状况仍 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标准。 “蓝天不蓝”的尴尬一幕,就这样产生了。面对质疑,有关部门回应的说法是“我国目前正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工地建设主要产生大颗 粒污染物,监测PM10符合目前的国情。”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2月,中国气象局于发 布了国家气象行业标准霾(灰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通告,标准还加入了 PM2.5 限值为 75yg/m3。这一标准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当中“最不发达国家标准”。中国

6、空气PM2.5浓度极高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最新出版的空气质量准则尤其是对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限 值制定了严格的标准。WHO规定PM2.5年平均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g/m3), 24小时平 均浓度为25gg/m3。而NASA此前公布的一张PM2.5世界空气质量地图显示,中国大部分 地区PM2.5平均浓度接近80yg/m3,甚至超过了非洲撒哈拉沙漠。美国驻华大使馆日前在北 京闹市更是一度监测到557gg/m3的浓度,超过世卫组织安全标准20多倍。ASA公布的2001-2006全球空气质量图:中国华北大部分地区PM2.5均值达到80,甚至超 过撒哈拉沙漠。山西临汾曾因为空气污染被美媒评为

7、世界 9 大污染最严重地区之首。环保组 织称,由于临汾市空气污浊,在当地生活一天吸入的有毒气体,相当于抽了 3 包烟。90年代:研究称中国四城市PM2.5是美国标准10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等中美科研 人员就合作开展了空气污染对呼吸健康影响的研究。他们在广州、兰州、武汉、重庆的城区 和郊区各选了一所小学作为研究样本,并观测了 1995年至1996年间这八所学校的PM2.5 和PM10等数据。观测结果显示,如果按照美国1997年制定的PM2.5年均质量浓度推荐标准(每立方米15微克),八所学校全部超标,分别是美国标准的3.8倍至10.7倍。200

8、1至2006年:NASA卫星图显示华北地区PM2.5浓度全球最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 地PM2.5的密度。地图由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 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PM 2.5平均值的地图。在 这张图上最为触目惊心的红色(即PM2.5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 华东和华中 PM2.5 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在这 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

9、北、 华东、华中全部。而颗粒物的来源,现在还无法准确评估,有些可能是人为,有些则可能是自然原因。环境学 家估计,在阿拉伯和撒哈拉,悬浮颗粒可能是由天然矿物粉尘构成,而在中国东部和印度北 部,更有可能是发电厂、工厂以及汽车排放的烟尘颗粒所造成。2010年:美国驻华使馆北京闹市监测“糟的一塌糊涂”北京奥运会之前,位于北京市区东部的美国驻华大使馆院内,就架设了一台监测仪,每天记 录PM2.5的浓度。至I2009年夏天,这台仪器的监测数据开始在Twitter网站上实时发布。 这一报告就频繁出现“糟糕”和“危险”这样显示污染程度的字眼。当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 空气质量等级为“良好”时,它公布的结果却可

10、能是“非常不健康”。就在前几天11月19日, 监测一度得到了 540yg/m3和557yg/m3的结果,美使馆对此用了“crazy bad”(糟的一塌糊 涂)这一骇人的词汇来形容。气候美国官员很快表示这是一个错误的用词,并改用“超出指 标”这一措辞(PM2.5监测极限值一般只是500,此时呆在户外已经相当危险)。有学者指出,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监测数据只统计大使馆这一区域的空气质量,并不能以点带 面,体现北京空气的整体质量。而北京的报告是27个监测点的平均值,这才是科学的。而 美国大使馆也的确说明“PM2.5这一监测数据,是出于使馆工作人员的健康考虑,让他们获 悉工作地点的空气质量。 ”并且强调,

11、来自一台机器的数据不能反映全北京的空气质量。但 美国大使馆位于北京市属于东三环闹市区的秀水街附近,这一监测数据至少能反映当天在北 京城区的局部, PM2.5 浓度高得骇人听闻。PM2.5 对人丅体危害远超 PM10中国很多城市到现在还是仅仅监测PM10的密度,认为PM10“可以进入人丅体上呼吸道, 与市民的呼吸系统疾病关系比较密切”。但实际上PM2.5微粒由于体积特别微小,对人类身 体健康的影响大大超过PM10。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也认为PM2.5会增加死亡的风险。 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丅体健康的危害越大。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 的灰霾天气对人丅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

12、大。粒径 10 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 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 2.5 微米至 10 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 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丅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 2.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 径相当于人类头发 1/10 大小,被吸入人丅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 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 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丅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 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 的传播推波助澜。中国工程院院士

1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 PM2.5 和 PM10 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 PM2.5 的影响 尤为显著。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上增刊登过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潘小川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新发现:2004 年至 2006年期间,当北京大学校园观测点的 PM2.5 日均浓度增加时,在约4 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也有 所增加。虽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PM2.5的影响显然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PM2.

14、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 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的报告称, PM2.5 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 34万人死亡。结语某学者曾有一句无奈的名言:管不了温度,难道还管不住区区一个温度计么?对于空气 质量监测的有关部门来说,此话看上去依然适用。我们认为,中国目前确实仍在快速发展过 程中,但远不至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况且,在任何情况下“空气质量报告” 都应该是以保证居民健康为目的。在API中监测忽略重要污染物PM2.5指标,是一种不负 责任的态度。我们需要的是有保障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一份自欺欺人的空气质

15、量报告。 世博会结束后,上海空气质量就急剧下降,从“优”跌到了“污染”,而现在空气中的悬浮颗粒 浓度高于政丅府规定安全水平的三倍简直太可怕了。上海:糟糕然而,即使烟雾污染浓度增加,上海恐怕也达不到最近北京“制定”的中国空气污染“新标准”也就是美国一政丅府机构最近所说的),该“标准”将空气质量的评级推到了新高度。据 25 日中国日报报道,上海空气污染指数本月已连续八天超过 100 点,最高曾达到 370 点,是 10 年来最差的指数。毫无疑问,这个数字让人害怕。但与上周的北京相比也许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美国驻华大使 馆监测站显示北京空气污染指数超过了 500点,这个数字太高了,以至于大使馆自动发布

16、北 京空气污染指数的 Twitter 账户将其描述为“令人发疯的糟糕”,通常对北京空气质量的评级 都是从“良好”到“危险”。根据英国卫报(Guardian)沃茨(Jonathan Watts)上周的调查报告,“令人发疯的糟糕” 这一说法是大使馆监测软件因指数太高超出常规而闹的笑话。大使馆立即撤掉这一说法,用 更官方的“超出指数范围”代之。沃茨援引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包日强(Richard Buangan)的话说,这是无意中闹出的笑话。包 日强接着很高兴地说,原本以为会因这次错误受到责罚,结果似乎歪打正着地让大使馆的工 作人员成了“英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个新的说法让人们注意到了中国首都空气质量严重到了何种程度。 “令人发疯的糟糕 ”到底有多糟糕?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规定的可接受颗粒物浓度标准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