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解析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135463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初三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题解析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雾凇形成B冰化成水C露珠形成D蒸笼旁的“白气”2下列现象与对应物理知识关系中,正确的是()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既不放热也不吸热B汽车挡风玻璃上会起雾汽化吸热C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凝华吸热D咖啡香飘四溢扩散现象3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箱中取出的水果表面有小水滴是汽化现象B严冬,堆砌的雪人渐渐变小是熔化过程C可乐杯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D注射器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体受到大气压的作用4每到冬季,受冷空气影响,连云港花果山玉女峰上都会出现雾凇挂满树梢,勾勒出一幅壮

2、美的风景画,如图所示。雾凇的形成发生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5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为水蒸气B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深秋的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6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A夏天吃冰棒解热 B湿衣服晾后变干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 D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7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60C甲物质

3、在610min内一定是液态 D乙物质在24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8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9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见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这是放热过程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冰棒冒“白气”,这是吸热过程C秋天,早晨经常出现的大雾,是液化现象D冬天,地面上出现的白霜,是凝固现象10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4、()ABCD11下列图中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棒周围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变成“白气”向下落B将装酒精的塑料袋口扎紧后放入热水中发生的是升华现象C清晨,植物上的露珠是由水蒸气液化吸热后形成的D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固形成的冰花12南风天的天气里、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流汗”现象,这种“汗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对冷的玻璃时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属于()A放热液化B吸热汽化C放热凝固D吸热升华13如图所示是某地l月8日天气预报的截图,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5读作“5 度”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雨的形成过程吸收热量1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春雨天晴,

5、路面变干B盛夏季节,天降冰雹C深秋清晨,薄雾弥漫D寒冷冬日,冻衣晾干15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二实验探究题16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 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实验

6、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17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2)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第6min时 (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

7、停止沸腾。原因是水 (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18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A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2)实验过程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 (填“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7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 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 (填“能”或“不能”)熔化。(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 。19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3甲所

8、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验中使品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经历了 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 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 晶体可以继续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20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电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图甲)来完成实验。(1)分析评估A、B两套实验装置。(2)在实验中观察到

9、如图乙a、b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3)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放热的是: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解:A、雾凇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凝华放热。故A错误;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B正确;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C错误;D、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正确的判断物态变化,然后结合吸热和放热进行分析判断。2【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

10、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3)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解答】解:A、饮料中的冰块变小,由固态熔化成为液态,此过程吸收热量,故A错误。B、汽车挡风玻璃上会起雾,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错误;C、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D

11、、咖啡香飘四溢是因为咖啡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属于气体扩散,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及扩散现象,属于基础知识。3【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注射器抽取药液是利用大气压来完成的;【解答】解:A、冰箱内取出的水果表面会挂上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水果,液化为小水珠,故A错误;B、严冬,堆砌的雪人渐渐变小,是固态雪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过程,吸收热量,故B错误;C、可乐杯中的冰块

12、逐渐变小,是固态冰块变成液态水,是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故C错误;D、注射器抽取药液是利用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药液压入注射器内,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雾凇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植被上,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

13、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5【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冬天的衣服上的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升华现象,故B正确;C、樟脑丸是固态,逐渐消失成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D、深秋的早晨草叶

14、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由气态到固态,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6【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解答】解:“汗流浃背的同学”体表有很多水,“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体表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同时吸收热量。A、夏天吃冰棒解热是固态冰变成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B、湿衣服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符合题意;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固态的樟脑直接变成气态的樟脑蒸汽,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D、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7【分析】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