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数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130278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写好数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写好数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写好数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写好数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写好数学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写好教学案设计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策略要实现新转变,由重知识传播向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学内容选择向重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新的突破,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要多下功夫。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功在课前,效在课内”;“眼前有课本,心中有学生,学法即教法”;“用学生的思维去设计,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一、教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

2、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能与教学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这一点对于教学案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

3、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2引导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恰恰相反,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应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适当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将难易不一、杂乱无章的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通过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教学案的情景设计,创造浓厚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

4、堂教学质量。3探索性原则:“教学案”本身就是一份探索性的自学提纲。学案设计时要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热情地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科学地设计问题引起探索,适时引线搭桥帮助探索是“教学案”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4系统性原则:中学各学科知识体系有其完整性、逻辑性。但许多学生确感到知识零碎、难以把握。教师在学案书写中就应重新整理、归纳,理出思路、找出知识突破口,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更易于学生接受。5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教学案制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

5、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6知识迁移性原则:教学案的书写应该注重课本知识的深化和迁移,不应是书本内容的翻版。例如,在数列学完后,教师在教学案中安排了新问题:如银行中的存款利率问题?用何种方法最合理?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后,会发现这是一个新情境问题,可以展开讨论式教学,效果良好。二、教学案的组成根据课型的不同,教学案的组成应有所不同,一般新授课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推荐作业等部分。设计教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录、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

6、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复习课教学案的编写应体现专题的特点,其内容应包含下列四大要素: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技能训练。三、教学案的设计思路1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上述原则,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应研究下述三项内容:(1)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以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能力价值。切合实际的制定出学习目标是“学案制”教学模式的基础,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心理培养目标等。“学案制”教学认为知识及能力目标是显性目标,应写在学案上,需要学生运

7、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情感及心理培养目标是隐性目标,可不写在教学案上,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调节,创造条件得以落实。(2)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向和策略。(3)研究知识规律,特别是知识点的衔接,以确定知识主线,学法指导线和能力培养线。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它是教学案上的一条明线,是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和保证。学法线: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思路体系,是一条或明或暗的线。能力线:是针对各知识点所载的能力价值,教学要求提出的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内涵,是一条暗线,但设计者心

8、中应是一条非常明晰的线,它是教学案设计的重心所在。2编辑推荐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辑推荐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四、教学案的设计的关键点1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师必须周密设计系列性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找准问题切入点,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在生动、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使认识过程变为再创造的过程。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它们以旺盛的精神、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不断创新,

9、在情境中沉思,在情境中领悟。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问题为主线,探索为方式,能力为立意,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过程。 2创造民主的学习气氛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气氛状态两个方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气氛因素的积极作用,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学境界。 课堂要体现民主教学的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不主观、不武断、不包办,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增加对学生感情的投入,使学生感受

10、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同时,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善于诱导,巧妙叩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进入求知若渴的意境。少一些直叙,多一些设问,少一些“是什么”,多一些“为什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培养“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挚情感,化情感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3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

11、学习。实际上,学生自主求知活动应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可作适度点拨;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应放开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的探索过程,让其动手、动脑、实验、操作、交流、质疑,从中体会原理、领会实质,自觉构建认知结构和操作模式。 总之,课堂上要树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观,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发展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尽最大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应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学科教学应坚决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机械灌输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读、讲、议、练、师生对话

12、、课堂讨论等以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方式,使问题解决成为课堂的主流,要冲破以教材为本位的束缚,在课堂中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把握好启发的时机、力度,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使得他们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和能力的形成速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教育模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要求,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各成其才,整体发展,全面提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以及“单元教学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甚至“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范例教学法”等等,这些古今中外的教学模式都可以根据情况选择。 5提倡合作学习 在学生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中去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我们在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学习的同时,也要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学会学习。五、几个教学案例1函数的单调性(设想与设计)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预设与生存)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