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17]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11746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1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1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1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1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1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你能说出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有哪些吗?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 齐鲁长勺之战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二、教学目标:1.积累本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翻译全文。 2.体会曹刿的战略思想,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的形象。3.了解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三、文学常识: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2、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四、字词学习:曹 刿 gu 又何间焉jin肉食者鄙 b 弗敢加也f小惠未遍 bin 小信未孚f战于长勺 sho 下视其辙zh 登轼而望 sh 望其旗靡m彼竭我盈ji yng五、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六、分析课文,细节感知:【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鲁庄公做了哪些战前准备?曹刿如何评价? 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明确:1.【两个原因】齐师

3、伐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三个准备】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三个评价】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两个时机】进攻时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追击时机: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4.【两个理由】理由一:“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理由二: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七、理清思路,把握脉络八、探究文本,了

4、解人物形象、写作方法及主题思想1.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明确:取信于民2.课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文中着重刻画了他什么性格特点?远 谋 政治上: 为国分忧,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军事上: 善于把握战机,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3.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鄙”,具体表现在】 (1)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2)用兵轻率,急功近利。 (3)取胜而不知胜。 缺点:政治无能、军事无知、目光短浅、鲁莽草率。 优点:能虚心求教,信任曹刿,让他参与指挥,识人识才,任人唯贤。4.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对于战争双方对峙、交锋的具体经过等则略写。 这样安排可以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 九、课文小结: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该文是左传中的名篇。十、作业布置 翻译课文 熟读并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