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09758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 人教新课标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短文两篇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德馨( ) 案牍( ) 甚蕃( ) 淤泥( ) 洗濯( ) 亵玩( ) 隐逸( ) 鲜有闻(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_ 灵: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_ 劳形:_(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_ 闻:_(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_3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1)陶后鲜有闻( ) 芳草鲜美( )(2)无丝竹之乱耳( ) 水陆草木之花( ) 何陋之有( ) 渔人甚异之( )4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词性和意义发生的变化。(1)有仙则名_(2)不蔓不枝_(3)香远益清_5填空。(1)陋

2、室铭中的“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_的。(2)说,是种_的古代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格,行文自由活泼,类似现代的_。(3)刘禹锡,字_,_代洛阳人,著名_、_。著有_。(4)爱莲说选自_,作者_,_(朝代)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字_,_家。著有_、_ 等。(5)宋代哲学家周敦颐非常喜爱莲花,用“出淤泥而不染,_”来赞美莲花,表达自己_的生活态度。6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以外,统称散句。试从课文中各找两个句子。骈句:(1)_(2)_散句:(1)_(2)_阅读与拓展一、精彩语段(一)山不

3、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7“可以调素琴”中的“调”的意思是:_8陋室铭的开头和结尾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9在文中横线处应填的描述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10文中引用孔子的话,属于哪能种问句?这句话该怎样翻译?_1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哪个句子的意思与它相近?_(二)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濯:_ 妖:_蔓:_ 亵:_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_(2)_14“予独爱莲之”这个“独字可不可以去掉?谈谈你的理解。_1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体现了莲怎样的品质?_16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直线相连。 花 人A出淤泥而不染 a内心不闭塞,行为公正刚直B濯清涟而不妖 b高尚品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C中通外直 c不同流合污D不蔓不枝 d不树私党,不蔓生是非E香远益清 e诚实洁白,堂堂正正F亭亭净植 f品格高洁,不

5、媚流俗二、延伸阅读(一)爱菊论濂溪曰:“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今自以为爱菊者比比而然。夫菊一也,而爱之者,今昔迥异,若是何哉?吾尝观菊之所以为菊,而得今昔之爱矣。呜呼!菊其可以易言乎哉?盖天之生物,本于至公。然五行杂揉,各一其性。物之生于天地间,夫固有不齐是知有可爱之德,而后有可爱之容;人之爱菊,非以其可爱之容,实以其可爱之德。不爱之以目,而爱之以心;不观之以物,而观之以理。此菊之所以为菊也,此吾之所以爱菊也 (有删改)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今自以为爱菊者比比而然( )(2)夫菊一也( )(3)是知有可爱之德( )18找出文段中的中心句。19翻译下列句子。(1)盖天之生物,本于至公。_(

6、2)物之生于天地间,夫固有不齐_(3) 不观之以物,而观之以理。_20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想做一个什么品性的人?_(二)芙蕖李 渔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

7、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注:芙蕖:荷花。又名莲花,芙蓉。可人:适合人的心意。与下文“可目”“可鼻”里的“可”用法相同。群葩当令时: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葩:花。当令:合时令。秋:时候。荷钱:初生的小荷叶,状如铜钱。日高日上:一天天高起来,向上长。妍:容色美好。迨:及,到。菡萏:荷花的别称。徂:往,到。应得之资:应该得到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