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问题所引发的深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090920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问题所引发的深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由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问题所引发的深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由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问题所引发的深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由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问题所引发的深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由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问题所引发的深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由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问题所引发的深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问题所引发的深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由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问题所引发的思考 内容摘要:设计源于生活,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设计活跃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当我们在享受着设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与惬意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设计也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麻烦与困扰。文章主要讲述的是笔者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设计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设计的认识与看法。 “ DEC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肯尼思*奥尔森在一次年会上承认说,他不知道如何使用公司的微波炉来加热咖啡。” 华尔街日报 ,1986年关键词: 设计 问题 特殊人群 马斯洛 人性化 以人为本正文: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离我们的生活非常地遥远,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联。也许会经常不停地询问设计究

2、竟在哪里?然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设计的身影,设计活跃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穿着经过设计的衣服和帽子;乘坐着经过设计的汽车往返于公司和家庭之间;生活在经过设计的房屋里;使用着设计过的各种日用品、电器等等;在经过设计的建筑里使用他人设计的工具劳动着;就连我们日常漫步的街道也是经过设计过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当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是最终要实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有安全好用、符合人们内心需求的设计产品才能使我们在使用时感到方便与适用,才会让我们从富庶的生活中体验到惬意与

3、满足。图一:开门时该推还是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谈论不会使用现代喷气式飞机驾驶舱内的仪表或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时,我们都不会感到惊讶或者奇怪。但是当我们谈论到不会使用门、开关、水龙头等最简单的日用产品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不可思议。以门为例(如图一所示),我们在使用门时,无外忽两种动作:开门或者关门,假图三:哪个控制温水哪个控制冷水?凉水?图二:哪个开关控制哪一盏灯?设我们走在办公室内的走廊上,然后在一扇门前停了下来,应该从哪个方向开这扇门?是推还是拉?是从左边还是从右边?也许这是一个滑动的拉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门应该往哪个方向滑动?在商场逛街的时候,我也会遇到这类尴尬的事情。本来应该拉的门,我

4、却用手去推;应该推的门,我却用手去拉;有时还会撞在滑动的推拉门上。我看见其他的人也遇到过类似的麻烦-不必要的麻烦。又如开关和水龙头的如何调控,我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令我们比较 头疼的问题。看右图二:它们都是控制不同功能的开关,并列排在一起,开关与开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用户不是很容易看出哪一个开关控制着哪一种功能。设计人员喜欢把外形相同的开关一行行地排列,这种做法使开关看起来很整齐,并且容易安装,成本也比较低,又能给客户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但是这样的设计容易造成操作上的错误。当一 图四:左半边图行的幅手是 不是看起来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呢? 模一样的开关排成一排,就让人很难分清楚哪 一 一个开关控

5、制哪一盏灯。我们经常会弄错,想 开 开这盏灯却开成了另一盏灯的开关。这类事情我 与我们在洗手时 调控水温的情况有点相似如 如图三的水龙头,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应该会有所犹豫,要用温水或者冷水我们应该选择哪一边?又或是向许多公共场合的水龙头设计,我们也会徘徊于是应该转动还是往下按才能出水,我也有过相类似的经历。一次在重庆大学商业街上厕所时,想要冲水可是尽然不会使用,那是一个圆形的水龙头我下意识地认为应该是用手去转动的,可是当我用手去转动的时候却没有水流出来,我以为是因为我转动的力量没达到,于是我重复着去转动还是没有水出来。像这类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当我们复印完文件以后,把复印件拿走了,却把

6、原件留在了复印机里;用银行卡或者信用卡从自动取款机取完钱后,忘记把卡抽出来。又或者是拿了卡忘了拿钱;图四左半边是我们座公交车车上的把手都是光滑冰冷的钢管视觉上也给人一种很冷漠的感觉。夏天的时候干燥摩擦力小,冬天冰冷刺骨的感觉更是让人难受。当身体矮小的人想去伸手去够的时候怎么够得着;我们外出旅游或者是上街购物时,把小孩忘在了中途休息的地点或商场。我曾今听说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把自己的婴儿忘在了百货商场的更衣室;又如社会中的年老体弱、残疾、弱视、耳朵听不见或者是听力很差的特殊群体,或者是个子太高、太矮的人,他们也会遇到很多困惑。列如,在路边、楼梯或狭窄的走廊使用轮椅就很不容易。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人

7、们身体的灵活性会降低,反应速度会变慢,视力会下降,同时做几件事的能力也会减弱,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个特殊的问题。黄昏时分在拥挤的公路上高速驾驶对一般人而言都已经很难,对老年人来说,就更是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许多老年人只得缓缓行驶,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车速。但糟糕的是,车速太慢又会给其他开车的人带来危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如果每量车都按几乎相同的速度行驶,开车才是最安全的,那这一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抑或者那些特殊群体他们在生理或者心理上就不同于正常人,他们在使用设计产品的时候要求就比我们更加严格。那所有的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曾今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8、却又高于生活”,在我看来设计也是这样的,设计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应该高于生活。设计的产品,不应该是产品造型的变化,而是要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需求。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个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其使用价值了,而越来越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情感价值、美学价值、个性化价值等方面。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

9、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 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 图五:供撇子使用的剪刀产品设计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却是无庸置疑的。因而图六:供风湿病患者使用 设计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绝不是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而是人类需要的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设计已经不在是简单进行产品造型的设计,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而是延展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产品的设计也应该满足人们心理的需求。必须要综合考虑人体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设计者应该把更多的目光从设计产品转移到产品的使用 图七:供握力低下和饮水困难的老年人使用 者人本身。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

10、常会遇到 如此类的设计问题,我们会把问题归咎于我 们自身,就如上面我所谈到的开关、开关门等 问题我们会怪我们自己,就像我遇到此类情 况我会责怪自己平时没有观察别人是怎么使用的。但上从根本来说,这应该属于设计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必须进行综合的考虑,在设计一件产品的时候,我们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来调查产品面对的消费人群,调查他们的生活习惯、消费方式、文化层次、心理需求,以及喜欢的色彩、偏爱的造型、可以接受的价格等等。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考虑产品设计的定位,然后投放市场,才能使产品能够有针对性,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上面我们所谈的在日常生活中困扰我们的设计产品,就是没能够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因此人

11、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设计产品时就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在开关、水龙头等问题上应该在设计此类产品时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然后在投入到产品的设计于使用上。在设计公共汽车站上的把手时就应该考虑人们的视觉感受、人们身体条件等方面。如图四右边经过重新设计的把手淡黄色的外表使人们在视觉感受上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并且其外表不再是光滑的,而是表面凹凸不平容易产生摩擦,在公交车紧急刹车的时候 不容易倾倒。又或是在考虑特殊群体如上面我们所说的在高速公路上 图八: 乐饮杯E0038供风湿病患者使用 老年人开车的问题,我们应该考虑老年人这的生 理情况,例如修建专门的慢速跑道供老年人使用 这一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

12、以及在我们设计残疾 人、儿童、弱视、耳朵听不见或者是听力很差的 特殊人群,在设计中应考虑这些人群对产品的特殊的要求和他们特殊的消费心理,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如图五、图七)残疾人因为身体的疾病,他们往往对产品的造型和使用方法上有比较特殊的要求,如容易把握、方便使用的工具、容易拿稳的餐具等等。另一方面,因为身体的原因,残疾人在生活中非常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不希望因为使用异于常人的产品而被人们人们当成生活中的另类。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除了要考虑适合残疾人的特殊要求外,产品的造型等还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使用心理,使他们在使用这些产品时,不至于被人们另眼看待。(如图六: 依据人体功率学设

13、计的厨房用具。转角式把手可以把关节和肌肉的磨损降到最低, 把手是设计师和风湿病患者共同研发的,以获得最佳的功能 )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在设计残疾人用品时,要尽量弱化残疾人用品的特征,在造型上考虑与一般的产品形似,减少他们的自备心理,让他们在心理上感觉是社会中的一员而不是需要特殊对待的人群。设计师要尽量消除产品特殊用途的痕迹,减少残疾人专用产品的特点,提供给残疾人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日用品。(如图八) 图九:根据人体工程 学设计的椅子 这些综合考虑消费者各个方面需求的思想其实是“以人文本”的人性化设计思想的表现,虽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设计话题,但是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里,人的异化和物化已经成

14、为哲学家们最为担心的问题,对人性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引起设计师们的重视。使设计师们把更多的目光从产品转移到产品的使用者上来, 把产品的使用者放在比产品本身更为重要的地位,设计师在构思阶段就把人作为设计的重要参数。设计师要考虑比产品的造型多得多的问题,因为设计的工作不在是简单的画图工作,还需要各种人才的合作和参与,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美学等(如图九)能够在产品设计中做到真正的以人文本”不仅会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在使用中的便利和舒适,还会让消费者感受到设计师对消费者在精神上的体贴与关怀,让他们在“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感慨中体会到设计的体贴入。因此我们的日常品中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人文本”的人性化设计思想 ,这样应该就能避免日常生活中的设计问题的出现。小结:当我们仔细观察我们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设计产品中存在着许多的设计问题,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