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依附与爱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070086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心理学--依附与爱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情绪心理学--依附与爱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情绪心理学--依附与爱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情绪心理学--依附与爱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情绪心理学--依附与爱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绪心理学--依附与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心理学--依附与爱(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情绪心理学-依附与爱情绪心理学一依附与爱 依附与爱 一、人类天生有依附的 需要 1、依附具有本能性 依附理论亦成为依恋理论。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约翰鲍尔比及同事做出。他们以婴儿为研究对象,婴儿的依恋特性,是无条件的,更 多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出生婴儿的一种行为就是爬向母亲寻求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从这种需求的角度看,需求是天生的,为了说明依附是天生 的,通过设计试验证实依附是与外界环境的刺激相对独立的。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很多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 持、保

2、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 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 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 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 存到生殖年龄。2、接触产生安慰接触越多,心理越愉快婴儿在和 母亲的接触过程,在接触母亲,和母亲的接触过程中不断获得快感。 在亲密的接触过程中,婴儿获得安全感。实验证明,不同的接触感觉会给婴儿带来不同的体验。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在这

3、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 显然,具有柔软性材质的毛巾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换而言之,接触可以带来安慰。3、依附是怎样建立的发出信号依附的建立需要婴儿发出建立依附的讯息:婴儿会在出生后主动爬向母亲。婴儿的笑容,爬向母亲的

4、姿势,都是主动建立依附的信号。我们总在说,婴儿的笑容是我们无法拒绝的。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性。我们不能拒绝婴儿的笑容不是因为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让人类进化出这样一种能力,初生的婴儿需要建 立依附的时候,成人无法拒绝。二、婴儿的依附类型的分类 Ainsworth和她的学生创 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 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 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 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 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

5、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20%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 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 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 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并在重 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 地板上的物体。Ainsworth的工作很重要,这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她用实验揭示了在安全和惊吓情境中的依恋行为类型

6、的 真实存在。第二,她最早对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经验性分类。 她在研究中发现存在至少三种类型的儿童: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的儿童、焦虑-抵抗的儿童、以及 焦虑-回避的儿童。最后,她表明这些个体差异与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内在家庭中的 婴儿-父母互动相关联。例如,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有安全感的儿童的父母,一般会及时 地对儿童的需要做出反应。而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无安全感的儿童(即焦虑-抵抗或回避)的 父母常常对儿童的需要不敏感,或者是以反复无常或遗弃的方式照 顾儿童。三、婴儿依附类型对婴儿成长至关重要 明尼苏达大学少 儿发育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一项最全面的长期研究,来考察早期婴 幼儿与其照顾者形成的依

7、恋形式,以及这种依恋与其后来的学业成最新资料推荐 就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对174名孩子进行了长达16年的考察。他们首先考察了孩子们的家庭背景,诸如婴儿对父母依恋的模 式,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家庭的整体状况,以 及母爱程度等。随后,他们又考察了这些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考察他们在学 校环境中的适应程度,以及在数学、阅读能力、阅读理解、拼写 等标准化考试中的成绩。结果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在孩子智商一定的情况下,婴儿对父母依恋的模式与程度是孩 子日后学术成就最明显的因素。许多专家都指出:婴儿与父母和照顾者之间健康的关系,是孩子一生中良好人际 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对权威的尊重

8、与同情心的流露,对于领导 者来说,还包括与同事融洽相处的能力。总之,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与孩子日后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而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同样与孩子日后的学 业成就有密切的关系。四、成人恋爱关系与成人依恋理论 1980年代中期,研究者 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Hazan和Shaver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 期考察。Hazan和Shaver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 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 统这一同 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an和Shaver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 共同的特征:

9、*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 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 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 些类似,Hazan和Shaver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 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 系统的特征,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恋爱关系可能是依恋关系,当代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受到这一 观点的深刻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至少能得到三个重要结论。首先,如果成人浪漫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Ainsworth在婴 儿-照看者关系中观

10、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应该在成人关系中观察 到。例如,我们应当期望一些成人在自己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相信在 需要时伴侣会随时出现,并能够依赖于他人和让他人依赖自己。我们也会期望存在与此相反的成人,他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例如,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抵抗型: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 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和愤怒。还会有回避型成人:他们似乎不太在意亲密关系,可能宁愿不依赖于别人、或不让 别人过于依赖自己。第二,如果成人恋爱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成人关系的工 作方式应当类似于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工作方式。换句话说,促使儿童探索环境的同类因素应当也能够促使成人 探索环境,

11、这一因素对于儿童来说即是有一位会及时响应的照看者, 对于成人来说则是有一位会及时响应的伴侣。使得依恋对象符合婴儿心意(即及时响应、可亲近性)的同 类事物,也应当符合成人恋爱伴侣的愿望。重要的是,依恋的个体差异应当会影响成人期中的关系及个人 活动,就像它在童年期中产生这种影响。成人在自己的成年关系中是否有安全感,可能部分地反映着 他/她在早年儿童期中的依恋体验。鲍尔比相信,儿童的与关系有关的心智表征或工作模式(即行 为和思维的期望、信念、规则 或脚本),是他/她的受照看体验 的一个机能。例如,安全的儿童相信别人会帮助他们,因为过去的体验使他 得出这个结论。一旦儿童获得这种期望,他/她就会找寻符合

12、这些期望的关系体 验,并带着这些信念感知其它关系。按鲍尔比的说法,在一生中,这种过程应当会增进依恋模式的 连续性,虽然如果人的关系体验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则他/她的依 恋模式就有可能发生变化。简单地说,如果我们假设成人关系属于依恋关系,则有安全感 的儿童长大后在恋爱关系中也具有安全感。以上内容以对成人依恋的早期和当代研究为背景,简单讨 论了上述三个结论。那么,我们在儿童身上观察到的同种依恋模式,是否也能在成 人身上观察到? 对成人依恋的最早研究,包括对成人依恋中的个 体差异间的关联的研究、人们对自己的关系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与 自己与父母关系的记忆。Hazan和Shaver编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用

13、以测量这些个体 差异。(这些个体差异经常被称为依恋风格、依恋类型、依恋倾向、 或依恋系统组织差异。)简而言之,Hazan和Shaver要求被研究对象阅读下列三段 内容,并指出那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 感和行为:A. 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 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 感到不舒服。B. 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 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C. 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

14、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基于这种三分类测量的结果,Hazan和Shaver发现,成 人类型的分布情况类似于婴儿。换句话说,在成人中,约60%认为自己是安全型(B段)、 约20%把自己描述为回避型(A段)、另有约20%把自己描述为 焦虑-抗拒型(C段)。这种研究虽然有助于依恋风格和关系功能间的关联,但它不 能全面地检验这样一种假设:在婴儿身上观察到的同类个体差异也出现在成人中。(Hazan和Shaver的测量假设存在这种情况。)后来的研究以多种方式考察了这一假设。例如,Kelly Brennan和同事收集了若干陈述(如我相信在需要时别人会帮助我),并统计了这些陈述同时出现的情况。

15、Brennan的发现使人认为,成人依恋模式中存在两种基本的维度。一个关键变量被称为依恋相关焦虑。这一变量得分高的人会忧虑于伴侣是否可亲近、及时响应、注 意自己,等等。这一变量得分低的人对伴侣更有安全感。另一关键变量被称为依恋相关回避。这一维度得分高的人不愿依赖别人或向别人开放。这一维度得分低的人更乐意与别人亲密、在依赖别人和让别人 依赖自己时更有安全感。安全型成人的原型在这两种维度上都应是低得分。Brennan的发现至关重要,因为近来对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模式的统计学分析揭示出两个功能类似的维度:一个描述儿童的焦虑和抗拒的可变性,另一个描述儿童向父母 寻求安全和支持的意愿的可变性。这些维度在功能上类似于在成人中发现的两个维度,这似乎表 明,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存在着相似的依恋模式。受Brennan的发现以及Fraley和Waller所公布的研究结果的影响,当代的大多数研究者使用维度而不是类型,来对依恋 现象中的个体差异进行概念化和测量。最流行的成人依恋风格测试工具是Brennan、Clark和Shaver 的 ECR 以及 Fraley、Waller 和 Brennan 的 ECR-R, 后者是 ECR 的修改版。这两种自我报告工具都为依恋相关焦虑和回避这两个维度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