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06982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考虑标准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考虑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也是进步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谁拥有初始提名权,谁就有提拔干部的权利。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最后选人用人的失败。如何从理性上扩大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民主,将提名决策权前移?带着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深化调查研究和工作理论,对局部前沿问题进展了粗浅的考虑和探究。 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地在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民主问题上进展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民主程度难把握,衡量标准不够明确。党政领导干部

2、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根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重要根据。但最后“得票数”不能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唯一根据,必须结合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组织部门在综合分析p 时,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例如,评价一个干部终究要有多少群众认同,才算得上群众公认;得票数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干部的群众认可程度和实际才能等。对某一岗位应该选用什么人,不该选用什么人,没有限制性规定,详细操作时不好把握。此外,按照什么比例产生提名人选没有硬性规定,没有操作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不够标准,提名环节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3、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也就是先民主后提名。现行的提名推荐方式有组织行为,也有个人行为;有正式的书面形式,也有个别领导口头推荐等等。对哪些“组织和人员参与”无详细规定,不同地方的提名方式各不一样。即使同一个地方不同的领导之间、同一个领导对不同的职位,甚至同一个领导在不同时期对有关职位的启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实际上是先提名后民主,即先提出建议人选,再去征求意见,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可供操作的行为标准。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失察失误责任难追究。提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导致了提名权的责任主体很难确定,使得推荐者只行使提名权利,却不承当提名责任。对于

4、推荐造成的失察失误责任也很难追究。少数领导干部在干部任用中掺杂个人意志,通过“走程序”的形式实现个人目的,造成“程序上看似中规中矩,本质上表达个人意志”的现象。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深化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工作的理论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标准,但从总体上看,制度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如:如何提名、怎样提名、提名范围如何界定,在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制度可循,在操作过程中不好掌握等。没有建立比拟完善的民主推荐反应机制,群众只参与了测评、推荐过程,而不知道推荐结果,对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结果缺欠认真的研究分析p 。个别地方党委领导干部对民主推荐结果,合意的就强调“必须尊重民意”,不合意的就强调“不能简单以票取人”,民主推荐结果运用的权威性缺乏。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社会气氛还不够浓。职位空缺调配信息尚欠明朗化。就传统做法而言,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上考虑进展装备时,对外公开一般都是到民主推荐阶段时在目的推荐单位进展小范围公开,其他主体很能难获取信息,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的时机,不利于调动其他主体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干部选拔任用群众公认原那么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群众提名权不明确,导致群众参与选择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干部选任的准确度,增加了干部选任的风险本钱。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方法的建议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