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有理数的减法李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05475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有理数的减法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开课(有理数的减法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开课(有理数的减法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开课(有理数的减法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开课(有理数的减法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开课(有理数的减法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有理数的减法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有理数的减法授课时间:2013年9月26日授课教师:李利萍授课班级:初一6班一、学习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到减法的意义,再从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的角度,探求两个有理数的差是多少,以及是否可利用加法进行减法的运算,从而引发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运算。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感悟到减法是反映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运算。3、智能的提高与训导:在与他人交流探究过程中,学会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合作,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4、情感修炼与开导:积极创设问题情景,认识到减法的实用性,并亲身体验其过程。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经

2、历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理清数学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较好地体现新课程多元化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二、障碍与生成关注(重点及难点)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进行,有一定难度,为此应逐阶引导,同时让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三、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郎玛峰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155米,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试试看,计算的算式应该是 .能算出来吗,画草图试试2、观察课本P40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乌鲁木齐的最高气温是4C,最低气温是-3C,这一天乌鲁木齐的温差

3、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C).想想看,温差到底是多少呢?那么,4(3)= .学习指导:同学们可以利用温度计帮助我们计算乌鲁木齐这天的温差。按照刚才观察的结果,可知,而我们知道 所以由可知:(二)自主探究1、回顾复习:被减数、减数及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2、请你与同组伙伴一起探究、交流:活动1 想一想,算一算:要计算,实际上也就是要求:,所以这个数(?)应该是 ,也就是.变式:如果把上述问题中的4换成-4呢?,那么?表示的数应该是 .比一比、议一议:比较下面的式子,你能发现什么?4-(-3)=74+(+3)=7-4+(+3)=-1-4

4、-(-3)=-1问题分析:通过与同伴探究、交流,你有什么发现?我的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 来进行。3、换两个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上面你寻找到的规律还成立吗?活动2 体验过程、收获快乐 , ,所以 ; , ,所以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发现了: 。4、师生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 思考: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有哪几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具体是怎样变化的? 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实质是一种什么运算? 第一步,改变两个符号,把减法转化为;第二步,按照有理数的法则进行计算。友情提示:在运算过程中,要同时改变的 个符号:一个是 符号由“ ”变为“ ” ;一个是 符号,由“ ”变为“ ”或由“ ”变为“ ” ;同时

5、,我们要注意, 的符号是不发生改变的.5、同桌比拼(展示准备)活动3 同桌为一组,一同学说减去某数,另一同学把它转化为加法运算比一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将下面、两组相同结果的算式连线。 3-(-4) 3(-4)3-4 (-3)4(-3)-4 34-3-(-4) -3(-4)三、成果展示1、例题讲解例1 : 计算(请同学们先尝试解决)(1); (2) ;(3) ; 活动4 看谁答得快3-5 ; 3-(-5) ;(-3)-5 ; (-3)-(-5) ; -6-(-6) ; -7-0 ;0-(-7) ; (-6)- 6 ;(2.5)5.9 ; 1.9(0.6) .活动5 我国吐鲁

6、番盆地最低点的海拔高度是-155米,死海的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哪里的海拔高度更低?低多少米?解:死海的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即海拔高度是 米。 答:两者相比, 的湖面更低,比 低 米。活动6 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是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100150-400350-100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解:由上表可知, 因此第一名 分,第二名 分,第五名 分第一名超出第二名的分数为: 第一名超出第五名的分数为: 四、【畅谈所得 感悟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我的质疑是?五、【巩固提高】1计算: (-6)-(-3); (-2)-(+1); 0-(-2.5)-(+1.5)-(-3)2下面是某同学计算-10-8-8+5的过程:解:原式=-10+(-8)+8+5=-18+8+5=-5请你判断他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如果做对了,请你写出每一步的计算依据;如果做错了,请你改正过来。六、【拓展延伸】1已知,求a的值.2技能迁移: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表示数8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表示数6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b的点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