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朗读技巧与训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044004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朗读技巧与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最新朗读技巧与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最新朗读技巧与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最新朗读技巧与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最新朗读技巧与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朗读技巧与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朗读技巧与训练(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朗读技巧与训练一、什么是朗读(一)朗读的含义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是把书面的文字转变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朗读也可以叫做诵读。它不是机械地单纯念字、照本宣科、见字出音,而是在 语言规范的基础上达到更丰富、更完美地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读,也就是通过 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使作品中的文字符号立起来,活起来,从而加深听着对 文章的理解,引发听者感情上的共鸣。朗读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语言艺术。好的朗读不仅能生动、准确、清晰地反映 出书面语言所蕴含的信息和精神实质,而且能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表达出比文 字作品本身更强、更感人

2、的艺术魅力,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反之,那种拿来就读, 不管文章内容、体裁,以某种固定的腔调、不变的声音形式应付万变的文字材料 的朗读,不仅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给人以有音无意,有声无情,有句无篇, 一片散乱,支离破碎的感觉。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有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 课本还是一字一拍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 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 了。这是不能容忍的。”(二)朗读与朗诵的区别朗读与朗诵是既有关系又有区别的姊妹艺术。二者的不同之处:一是选材种类 不同。朗读的选材十分广泛,诗歌、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章都可以读

3、; 朗诵在选材上只限于文学作品,而且只有辞美、意美、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才 适合朗诵。而是应用范围不同。朗读是一种教学宣传形式,主要用于课堂学习和 电台、电视台播音;朗诵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性较强的语言口头表述活动,是对文 学艺术的延伸。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多在舞台、在文娱活动中使用。三是表现形式不同。朗读的口语形式平实、自然,可以依照作品边看边读,目的在于准确表 达原作的思想内容,感情真实,但不能有夸张、表演的痕迹,声音只求神似,而 不能采用角色化地语言。正如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所说,朗读要“读而不板, 说而不演”。朗诵的口语形式生动优美,一般是脱稿成诵,目的在于通过艺术表 演,使听众受到细想感情熏

4、陶,获得语言美的享受。朗诵要求语音动听悦耳,表 情动作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感情充沛而夸张。为增强表演效果,朗 诵往往还需要化妆、配乐,使用舞台灯光、背景等手段。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二、朗读的要求(一)语音规范,口齿清晰掌握普通话地标准发音,是朗读者必备的基本条件。语音规范指的是朗读 时能够熟练地使用普通话,字音正确。汉字结构复杂,对多音多义字,要按义定 音,如不能把“提防”(di fang)读作(di fang);形近字不能只读半边,如: 濒临(binlin)就不能读作(pinlin);吐字要准确,如不要把“

5、花生”读“发生”; 不要吃字,如把“告诉你”读作“告你”。一字多音,变调、轻声、儿化等,朗 读时一定要注意分辨,不能读错。口齿清晰,即强调发音的清晰度,能够吐字归 音,又要求克服口齿不清、吐字含混的现象。只有在语音规范的基础上,把字读 准、读清楚,才能达到正确的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目的。(二)语调自然顺畅、气足声亮语调自然流畅,是朗读表情达意的重要条件。朗读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 性主要是通过语调加以体现的。朗读语言同生活语言的主要区别在语调。朗读的 语调有明显的起伏变化,能使语义表达更加顺畅、明晰、突出。朗读中一旦失去 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调,就无异于一般的生活语言了,实际上,朗读也就不存在了。

6、流畅是指语流通畅,连贯自然,不坑吭巴巴,不割裂语义;气足声亮是指声音明 亮,气力充沛,富有弹性,以气托声,以声传情,爽朗圆润,悦耳动听。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三)语言规整,生动感人朗读是一种郑重的转述,是一种比较庄重、质朴的在创作。因此,朗读的 语言应当是规整的。语言规整,包含字音准确,词或词组的轻重格式正确,语法 关系和逻辑关系明确,能够综合运用朗读的各种技巧,停连得当,重音突出,语 调自然和谐,节奏变化平衡,语速快慢适度,声音高低自如、强弱得体。同时, 还要做到“七不”,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颠倒、不重复

7、、不中断、 不拖腔。但朗读语言的规整性不等于平板。朗读语言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聊天说 话式的自然口语,它比自然口语更明亮、更准确、更生动,更具美感。但有的朗 读者没有感情运动,而语调又缺少起伏变化,单调雷同,像“拉家常”一样,就 难免显得乏味、呆板、平淡。朗读语言要做到“不火不炆,恰到好处”。有的朗 读者高踞于听众之上,脱离作品实际,单纯强调语言技巧,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声 音效果,随心所欲地忽高忽低,自命不凡地自我表现,这不仅不可能达到朗读的 最佳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容易给人以装腔作势,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的感觉。(四)语义明晰,感情真挚要语义明晰,首先要在朗读之前对语义进行认真地分析,深入地理解

8、,准确地 把握全篇主题和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综合运用好前 面学过的发声技巧,从而清晰地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真挚的感情是朗读的生命。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 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情真词切,才能够震撼心灵。正如古人所说:“真 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着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 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知。真在内者,神 动于外,是所以真贵也。”朗读者是作者的“代言人”,所以,这就要求朗读者深 入开掘作品中蕴含的丰富而细腻的感情变化,设身处地,如临其境,把自己的思 想感情激发调动起来,从而使作品的字字

9、句句如同己出。这样,朗读才会达到声 情合一,返璞归真的境地,从而唤起听者的共鸣,进而达到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的目的。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五)态势得体,上下交流在朗读和朗诵过程中,态势是不可缺少的辅助表意手段。但朗读时的态势 幅度较小,一般表现为眼神和面部表情的恰当运用。而朗读的态势则显得特别重 要,得体、优雅、灵活、自然的态势是朗诵成功的必要条件。三、朗读的技巧(一)准备技巧1. 研读作品,理解主题研读作品是朗读的先决条件和基础。那种照字念音的“念书腔”和声音小而快 的“念经式”朗读,或只把朗读归于“以不变应万变”的一两个

10、朗读招式的展示, 是注定要失败的。朗读的正确途径应该是从理解到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 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纲,一篇作品的主题像一首歌曲的主旋律,它决定着朗 读语言的感情基调。理解了写作意图,朗读时才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化作朗读者 自己的思想感情,把作者那欣然命笔和奋笔疾书的创作冲动化作朗读者自己热切 倾诉的愿望,这样才能在朗读中站得高,抓得准,表达得深。研读作品,还必须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思想状况,掌握作品的结构, 明确作品有几部分,哪里是重点,哪里是过渡陪衬,总纲是什么,分项是多少, 分清主次,并仔细推敲词句之间的微妙含义,做到“披文入情”,真正进入到作 品的境界中。这样,才便于恰

11、当地运用各种技巧,有条不紊的表达作品的思想感 情。2. 明确目的,把握基调朗读的目的就是朗读者通过朗读所要达到的效果。朗读目的不仅应该包含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还要有对作品的评价。不同的朗读目的决定着朗读者对朗读技 巧的设计。“内明于心”方能“外达于人”,只有明确了朗读目的,才能正确选择 朗读的策略。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基调指作品在其思考内容、风格样式方面的基本情调,是部分、层次、段落、 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是全篇感情色彩和分量的总和。朗读基调它应 该是作品的“情”与朗读

12、的“声”的和谐统一。把握基调是从作品的感情和朗读 者的态度这两个方面加以概括的。例如,中国石拱桥,作者本身的感情色彩是 “自豪的”,我们朗读者的“声”是“赞扬的”,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 朗读这篇作品的基调。不同作品都有各自不同的基调。基调一般分为欢快型、庄 严型、颂赞型、祈愿型、哀怨型、激动型、贬斥型、痛惜型等等。每种基调都有 深浅、强弱之分,都是各种复杂细腻情感的综合体现。朗读者要抓住作品基调的 特点,恰当地把握基调的感情色彩。基调对听众情绪影响很大。据说,在一次宴会之前,主持人宣布,请一位名演员为大家朗诵。她用的是一 种在场人都听不懂的外语,读得悲切而哀伤。朗诵完毕,人们都沉浸在悲

13、哀之中, 静寂了好久,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时有人问刚才朗读的是谁的明珠,岂知这 位女演员彬彬有礼地告诉大家,她朗读的并非名家名作,只不过是今晚宴会的菜 单。此时大家方知上当,他们只是为女演员那种哀伤的朗诵基调所感动。足见朗 诵中的基调,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3. 具体感受,做好标记概括主题、确定基调只是从整体上对作品有了一个把握,使朗读有了一个依据, 但具体语句的关系、字词的结合、情感的变化还需要朗读者透过作品的文字符号 引起对其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这个“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过程, 我们称之为感受。感受可分为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两大类。形象感受是朗读者对文字符号所表述的事物通过视觉、

14、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如:我们读到“嘈嘈切切错杂 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对时,就好像真的听到了珍珠掉落玉盘中那悦耳的清 脆声,不由自主地使我们的声音也变得轻、润而富于弹性、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逻辑感受是从作品的结构脉络和语句间的逻辑关系中获得的感受,也可以说是 对作者思路的一种内心体验。逻辑感受主要包括主次感、并列感、递进感、总括 感、对比感等。在语言中,它常从虚词中获得,如“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并列感;“

15、不但,而且”表示递进感等。 但许多情况下,文字中并没有显示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这就需要我们从 内容上予以分析,从语势上进行感受。朗读者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还应当依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和整体 把握,进示,而不能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凭“感觉”来朗读。常用的朗读符号有: “”表示重音;“I”表示停顿;“/”表示升调;“”表示降调;“一”表示 慢速;“f”表示快速。或根据自己的习惯来标记。4. 整体把握,反复试读在朗读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把 全篇试读一下。试读时要把语句读准(不念错),读清(口齿清),读熟(流利、 顺畅)。重点段落和拗口之处不妨多读几遍。有条件的可以对着录音机试读,以 便了解自己朗读中的问题,及时纠正。经过多次试读之后,再放声朗诵。(二)感情调动技巧朗诵,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朗读者只有认真感受作品,积极介入其中,充分调 动感情,才能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朗读表达手段的三要素:感情、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