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计划管理程序(CP)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974327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CP)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CP)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CP)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CP)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CP)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C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计划管理程序(CP)(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CP)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受控标识处:1.0目的明确测量系统的评价方法,从而确定测量系统变差,并利用研究结果采取措施,减少测量系统的.精品文档变差 , 确保测量系统始终处于可接受状态。对控制零件和过程的体系,通过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对其进行修订,使控制计划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得到保持和使用,确保按顾客的要求制造出优质的产品。2.0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产品质量策划。3.0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

2、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3.1ISO/TS16949 :2002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3.2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参考手册(第 2 版,1994 年 6 月)3.3产品实现策划程序3.4文件控制程序3.5质量记录控制程序4.0术语及定义无5.0职责5.1项目小组负责制定与管理控制计划。6.0 工作程序6.1当顾客和公司有需求和要求时,项目小组在不同阶段制订出相应的控制计划(即: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生产控制计划),技术部门按工艺文件将其发行至相关部门,由其执行。控制计

3、划应包括原材料及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包括保证所有的过程输出将处于控制状态的进货、过程中、出厂和阶段性的要求。控制计划应列出各过程控制中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及所使用的控制措施,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进行修订。针对新产品, 技术部门将建立和制订其单独的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生产控制计划;针对常规产品(即:老产品、旧产品),技术部门将根据其系列分类和相同的工艺流程/ 过程建立和制定其通用的生产控制计划。6.2 为了达到过程控制和改进的有效性,项目小组应利用所有可用的信息来制订控制计划,制订控制计划的信息可包括:过程流程图;设计 /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

4、果分析;特殊特性;从相似零件得到的经验;项目小组对过程的了解;设计评审;.精品文档优化方法(如:QFD,DOE等)。6. 3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根据进度计划要求,由项目小组制定样件、试生产和生产的控制计划。样件控制计划:在样件试制过程中,对将要涉及的产品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 功能试验做出描述。如顾客有要求时,公司必须编制样件控制计划;样件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全尺寸检验和功能/ 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且其检查的频率和容量必须为连续性和100%。样件试制数量一般为25 件。试生产控制计划:在样件试制之后,大批量生产投产之前,对产品/ 过程特性所涉及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 / 功能

5、试验、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的测量系统等做出描述。试生产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尺寸检验和功能/ 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 ,试生产试作的数量一般为300 400件之间,除非顾客另有书面规定。生产控制计划: 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对产品 / 过程特性所涉及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 / 功能试验、过程控制、 检验和试验的测量系统做出书面描述。生产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尺寸检验和功能 / 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产品最终审核,且其检查的频率和容量可以以抽样的方式进行(生产控制计划中的全尺寸检验和功能/ 性能试验的检查频率和容量一般为每种产品每年至少一次和一件)。6. 4控制计划的

6、制定采用“控制计划”表进行(如顾客有特殊要求时则依顾客规定的表单进行)。6. 5 如顾客有要求时,样件、试生产、生产控制计划必须经顾客批准后,方可实施。6.6制定控制计划的栏目说明:样件、试生产、生产控制计划:表示各阶段适当的分类:6.6.1.1样件控制计划 -在样件试作过程中,对所涉及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6.6.1.2试生产控制计划 - 在样件试作之后,正式批量生产之前,对所涉及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6.6.1.3生产控制计划 -在正式批量生产过程中,对产品/ 过程的特性、过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全面文件化的描述。在相应的阶段前“”中以“”或涂黑表示控制计划的不同

7、阶段。控制计划编号:填入控制计划文件编号以利于日后追溯,对于多页的控制计划则填入页码(第页共页)。新产品控制计划编号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零件编号、最新更改等级/ 水平:填入被控制的系统、子系统或部件编号。适用时,填入源于图样规范的最近工程更改等级和/ 或发布日期。零件名称 / 描述:填入被控制产品的名称/ 过程的名称和描述。公司 / 工厂:填入制订控制计划的公司名称和适当的分公司/ 工厂 / 部门的名称。公司代码:填入按采购机构要求的识别号或顾客指定公司的识别号。主要联系人 / 电话 / 传真:填入负责控制计划的主要联系人姓名、电话或传真。核心小组:填入负责制定控制计划最终版本的人员

8、的姓名和电话或传真。建议将所有小组成员的姓名都填入。.精品文档公司 / 工厂批准日期:由项目小组组长批准,并填入批准的日期。日期(编制):填入首次编制控制计划的日期。日期(修订):填入最近修订控制计划的日期。顾客工程批准 / 日期:必要时,获取顾客负责工程的部门的批准。顾客质量批准 / 日期:必要时,获取顾客在公司负责质量的代表的批准。6. 6 14 其它批准 / 日期:必要时,获取其他同意的批准。零件 / 过程编号:填入零件 / 过程的编号,该项编号通常参照于过程流程图。过程名称 / 操作描述:填入零件的过程名称,系统、子系统或部件制造的所有步骤都应于过程流程图中的描述一致;过程流程图是描述

9、所述活动的过程/ 操作名称的最佳方法。生产设备:适当时, 填入每一操作过程中所用到的生产设备的名称,例如: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机器设备、装置、夹具或其它工具。特性:对于从中可获取计量或计数型数据的过程或其输出(产品)的显著的特点、尺寸或性能,适当时可使用目测法辅助。编号:必要时,填入所有适当的文件,诸如(但不限于):过程流程图、已编号的计划、FMEA和草图(计算机绘图或其它方式绘图)相互参照用的编号。产品:填入产品特性的相关内容,产品特性是指在图样或其它主要工程信息中所描述的部件、零件或总成的特点或性能。 项目小组应从所有来源中识别组成重要产品特性的产品特殊特性,所有的特殊性都应列在控制计划中,

10、此外也可将在正常操作中进行过程常规控制的其它产品特性都列入。必要时,填入所有适当的文件,诸如(但不限于) :过程流程图、已编号的计划、 FMEA和草图(计算机绘图或其它方式绘图)相互参照用的编号。过程:填入过程特性的相关内容, 过程特性是指在其发生时才能测量出的、 与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输入变量) 。多方认证小组应识别和控制其过程特性的变差以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变差。对于每一个产品特性,可能有一个或更多的过程特性;在某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特性可能影响多个产品特性。特殊特性分类:填入顾客指定的或公司内部确定的(包括与顾客等效的特殊特性符号)产品和/ 或过程的特殊特性符号。这些特殊特性

11、符号主要是用来识别那些诸如影响顾客安全、法规符合性、功能、配合或外观的重要特性,“” 表示为与政府法规和安全有关的特殊特性,“” 表示为与配合和功能有关的特殊特性。.精品文档方法:使用程序和其它工具控制过程的系统的计划。产品 / 过程规范 / 公差要求:填入产品 / 过程规范 / 公差的要求,产品和/ 或过程的规范 / 公差可以从各种工程文件,诸如(但不限于)图样、技术标准、设计评审、材料标准、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制造和 / 或装配及有关技术文件中获得。评价 / 测量技术:填入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测量设备的名称,包括测量零件/ 过程 / 制造装置所需的量具、检具、工具和 / 或试验装置。

12、在使用一测量系统之前应对测量系统的线性、再现性、重复性、稳定性、偏倚(准确度)和 / 或小样法进行分析,并相应地做出改进(备注:测量关键、重要特性所用的设备必须作 MSA分析)。样本容量 / 频率:当需要取样时,如果顾客有明确要求,按照顾客的要求执行;顾客无明确要求时;按照抽样检验作业文件的规定执行。控制方法:填入对操作进行控制的简要描述,必要时包括程序编号。所用的控制应是基于对过程的有效分析,可采用(但不限于)统计过程控制、检验、计数数据、防错(自动/ 非自动)和取样计划等来对操作进行控制。如使用复杂的控制程序,计划中可填入引用程序文件的特定的识别名称或编号。 控制方法取决于所存在的过程类型

13、,控制计划的描述应反应在制造过程中实施的策划和战略。为了达到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应不断评价控制方法以达到其有效性,例如:当出现过程或过程能力的重大变化时,应对控制方法进行评价。反应计划:填入对操作进行反应的简要描述, 反应计划规定了为避免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操作失控所需要的纠正措施。这些措施一般由最接近过程的人员(操作者、作业准备人员或生产管理人员)执行,生产现场的班/ 组长监督,并应在反应计划中清晰地将其指定出。6.7控制计划的修改和/ 或更新:当产品或过程发生变化、过程(工序)不稳定、过程(工序)能力不足、检验方法/ 频次等修改时,必须修订或更新控制计划。6.8 控制计划资料由项目小组负责存档和保管,具体按文件控制程序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7.0记录7.1控制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