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与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956014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与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与反思厦门市日光幼儿园 黄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 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 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同时还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 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 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由此可见,评价对幼儿的发展、教 师的成长及课程本身的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 断深入,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更是日渐凸显。根据纲要的精神,我们致力于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探讨, 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并取 得一定成效。一、新理念下的实践探索我们在认真学习纲要有关教

2、育评价精神的基础上,确定 了开展幼儿发展评价实践的根本目的 ,即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来了 解幼儿的发展状况,激励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实 现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同时,根据开展幼儿发展评价所获取的 信息,对教育过程进行调整与完善,实现教育评价的反馈功能。幼儿发展评价的最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幼儿更好地发展, 同时也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和新课程本身的发展。(一)评价取向的多元化促进幼儿的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纲要 明确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 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不再把 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重点取向,更多的是关注幼儿各

3、方面 的发展。基于幼儿知识技能的评价,主往由于幼儿知识技能发展 的局限性,导致幼儿屡屡遭受挫折体验,影响其学习情感与心理 的发展;而基于多元取向的幼儿评价,则从纵向比较出发,全面 地赏识幼儿素质新的进展,吏幼儿能较多感受成功与被肯定的喜 悦,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内驱力,吏幼儿更容易登上发展的 新台阶。如对于绘画活动的评价,以往教师往往只侧重于幼儿绘画技 能的掌握与否。现在,教师则更加重视挖掘绘画作品本身潜在的 涵义,认可、赏识幼儿个性化的绘画表现;更加关注幼儿的所思 所想,分析、思考绘画作品反映了幼儿什么样的情绪情感、生活 经验、思维方式等等;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逻辑思 维能力、整

4、合能力等能力表现,并期望能借此了解幼儿的内心世 界,硏究幼儿的学习特质,为寻求下一步的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如下例所示:作品试析:该图线条较为流畅,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 征,反映出图示期幼儿的绘画特征。画面布局合理,马路上有车 子在行驶,马路两边有房子和树木,太阳则位于马路和房子的上 空,车头的位置也呈现出了车辆行驶的方向,这说明作者的空间 概念已得以建构。画面主题明确,表现的是马路的情景,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经验。而图中车辆造型、种类及车灯、车轮、车窗等细节的表现,则体现了作者细微的观察力等等由上例可见,教师的评价取向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体现了 对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知识和技

5、能不再是唯一 的内容了。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发自内心地来肯定幼儿的发展,呵 护幼儿的自尊心。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纲要明确提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 持与合作的过程”。纲要运用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建 立了全新的多主体教育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对幼儿 单向评价的评价体系,使整个教育评价置身于大众的视野,呈现 出更为广阔、开放的新格局。在实践中,我们强调了家长的参与, 努力提升家长在评价中的地位。灵活利用家长开放日、每周一次 的家园联系本、调查表、成长记录袋等,请家长参与对幼儿的评 价。如家园联系册的建立,教师把幼儿一周

6、或一月的表现进行评 价后,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各方面 发展水平,促进家长采取更优化的、更艺术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进 行家庭教育。幼儿也是评价主体之一。因此,我们还注意还幼儿在评价中 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并注意根据幼儿 的年龄特点采取操作简单、形式有趣的评价方式,引领幼儿享受 参与评价的乐趣,激起幼儿参与评价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在成为 被评价者的同时也成为评价者。如下例所示:在图一中,幼儿通过在棒棒车上粘贴贴纸,评价自己一周以来各方面的进步;在图 二中,幼儿用花和星星的图案评价自己对交通标志的认识。图一:图二:此外,幼儿还可以通过盖表情章,对自己今天的情绪

7、状况进 行自评;通过棒棒卡的相互盖章,统计评选出班级的“最佳进步 明星”等;观赏评价自己或同伴的绘画作品及建构作品;在集体 或小组讨论中参与互评等。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幼儿学习客观地 认识自我,并吸取、借鉴他人之长,从而体现幼儿在评价活动中 的主动性及幼儿通过评价活动提升自我的评价目的。(三)评价情境的自然化纲要明确指出:评价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即评价情境要自然化,要在幼儿真实的 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对幼儿实施评价。对幼儿来说,生活即学习, 游戏即学习,活动即学习。如果把幼儿从生活、游戏、活动中抽 离出来进行评价,无疑会打断幼儿的学习过程,震荡其心理,不 容易得到真实

8、的评价结果,而评价情境自然化,能避免惊吓幼儿 学习心理或干扰幼儿学习过程。依托幼儿真实的学习情境开展评 价,足以使幼儿更迅速地理解教师评价语言的含义,从而和教师 展开有效的互动,实现评价的功能,提高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将评价渗透于一日各个环节、各个活动 中。如在午睡起床环节评价幼儿自主穿衣的主动性和能力;在午 餐环节评价幼儿进餐的习惯和态度;在早操环节评价幼儿参与的 主动性、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等;在活动区中,更是注意营造 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幼儿自由展露天性,在自然放松的活动情 境中对幼儿展现出的多元智能进行观察、分析、记录和评价。同时,教师还特别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

9、良好评价氛 围。例如,在评价结构区中七彩积木的拼摆情况时,教师注意用 商量、探讨的口吻引导幼儿互评,即找找谁的作品搭得好、谁的 作品和别人不一样、谁还会搭出别的作品等,这就将评价置于有 意义的、真实世界的活动中,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展开相互评价, 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更加积极、大胆地展露自己的所思所想, 使教师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从而有利于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或 引导。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广泛和复杂的内容,因此,要根据实际 情况与需要,灵活选择、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学前教育评价的 种类很多,其中,按评价的功能划分而成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 评价、终结性评价诸三者分别贯穿于课程的不同阶段,具有较强 的针

10、对性和操作性,是教师获取信息、调整教育策略的重要参考 和主要来源之一,亦是幼儿发展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 们尝试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努力发挥评价的实效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是由教育各环节目的的多重性所决定的,不同的评价方法为不同 的教育目的服务。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计划或方案制订之前进行的测 定性或预测性评价。其目的是了解幼儿发展的原有知识水平基 础,从而为制订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水平的教学计划或活动方案提 供有用信息,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在折纸活动之前, 教师先在美工区活动中,对幼儿原有折纸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诊 断性评价,然后

11、将幼儿按能力分成强、中、弱三组,分别进行针 对性的指导。对于能力强的幼儿,鼓励其自己学习看图示独立折 纸;对于能力中等的幼儿,采取逐一分解折纸步骤的方法,引导 幼儿观察、尝试,着重加强练习指导;对于能力较差的幼儿,教 师则增加个别辅导的频率,并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个别 指导。诊断性评价的正确运用,使得折纸活动的教育目标得到了 较好的达成。又如,每学期初,教师根据上学期末有关幼儿发展 评价的结果制定新学期计划,也是诊断性评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的运用。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 的评价,又称作“过程中的评价”。开展形成性评价有两个目的, 一是在学习情境中及时鼓励幼儿,

12、提高其学习动机水平,也借此 促进其他幼儿的学习;二是在计划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获取 改进计划或方案的信息依据,从而不断调整、修改教育计划或方 案,以期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在主题探究活动及活动区中我们 更多运用该种评价方法。如在活动区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时,教 师着重对幼儿的活动常规和学习专注性进行形成性评价,发现约 有 60%的幼儿活动常规不好,吵闹声很大,约 45%幼儿无法专 注投入地进行学习,并存在频频换区的现象。经过深入思考,究 其原因是区域设置不合理,幼儿对活动区材料的各种玩法尚未完 全熟悉和掌握。于是,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除了调整活动区设 置,注意动静分开、入区人数的相对控制,还特别

13、加强了对活动 区材料玩法的指导。如此循环往复,使整个评价工作始终处于动 态之中,于是幼儿存在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幼儿的区域活动能 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活而不乱、自主投入的活动区秩序也得 以建立。总之,形成性评价使得教师不断反思问题,不断调整教 育策略,不断改善实践行动,使教育实践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得以 改善,从而达到最终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如图所示:此外,还有终结性评价,即指在某项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 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又被称做“事后的评价”。其主要目 的是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达到 目标的程度,即最终取得的成绩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评价。如 通过前测和后测的对比

14、评价,了解幼儿节奏感的发展水平等。(五)评价手段的多样化为了促进幼儿发展目标的多元价值取向的实现和幼儿教育 新理念的落实,教师在评价手段的选择运用上也日趋多样化。评 价手段多样化,有助于教师多方积累原始评价素材,为评价提供 依据,增强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实践中,我们在 评价手段的运用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做到与时俱进,将现场笔录、 录音、录像、拍照、幼儿档案袋、家园联系册等多种评价手段有 机结合。这些新的评价手段主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再现教育 情境,使已消失的和已被幼儿部分忘记甚至基本忘记的教育情境 重现于幼儿或家长面前,使评价不再是仅凭模糊记忆进行,而是 有据可依。这是弥补时过境迁

15、、而又必须开展教育评价时的被动 景况的好办法。如在太阳乐队主题活动中,幼儿提出要在莲花新村小区 做广告,招聘爱好音乐的人加盟太阳乐队。为了探究幼儿参与活 动的积极性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借助摄像机将整个活动过程 记录下来,活动之后组织幼儿观看,并讨论:谁招聘到人了?为 什么他做到了?我们怎样与人交往?通过录像,教师与幼儿一起 回忆整理,教师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等方 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儿也对自己的行为有了自我的评价和了 解,为主题下一阶段的发展导向提供了依据。在评价过程中,“成长记录袋”也是我们广泛使用的一种评 价手段。它包括幼儿的个人简介、作品回放、创编的儿歌和故事、 学习

16、单、活动照片、阶段回顾、活动观察记录、家长回馈多 项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知识技能、社会交 往等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和反 应,同时也包括了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的各种需要或要求的回应 情况。幼儿“成长记录袋”成为幼儿浓缩的时、空,为教师在更 长尺度上把握了幼儿发展质量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动态信息。通 过定期或不定期地收集幼儿成长发展的各种资料,可以使教师掌 握幼儿发展的状况,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创建和收集幼儿“档 案”的过程中,教师也通过评价更全面地了解到幼儿的个体特征、 思维特点、所取得的成就、能力以及弱点,为教育策略的调整和 制定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二、对实践经验的进一步思考一)幼儿发展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发展评价是依据幼儿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幼儿 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身体、认知、品 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