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941323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 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1(2006字)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找规律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0页到第51页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为两段学习。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具,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这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探索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获得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规律的再认识,解决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感受规律的应用。本节课的教学是第一阶段的内容,重点在有序的“找”规律。2、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

2、的实际问题。2、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感。3、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情感。3、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的的,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小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观察能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找规律这堂课是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找隐含的规律,发现这个规律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知道这些现实生活的现象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抽象概括。所以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用多媒体课件和游戏活动,在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欲望,从中发现这个

3、规律。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从生活中发现和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的的,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因此,我在教学中将主要采用谈话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先用谈话导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探索规律时,将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学生初步发现这个规律后,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摆学具,找规律,对规律的认识得到提高将做到教学思想上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海南有许多旅游景点(出示风景图片),小青和爸爸妈妈想到三亚玩。这次旅游,妈妈给她准备了2件上衣(出示学具):一

4、件绿色的和一件黄色的。还准备了3条裙子(出示学具):粉红色的、蓝色的和大红色的。你喜欢什么颜色的上衣配什么颜色的裙子呢?请同学们给她提些建议吧。学生交流,教师操作。小结:像这样,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搭配。(板书:搭配)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这样从学生喜欢的旅游活动谈话导入,让学生观察自己观察和思考,产生问题悬念,达到“不愤不发”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二)合作探究,体会有序1、合作探究。同桌合作,先把所有的搭配情况都找出来。要求: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搭配,另外一人记录。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同学演示。指名同学小结: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比

5、较方法。提问:大家观察后,你喜欢哪一组同学搭配的方法?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有序搭配是比较好的方法。小结: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3、理解方法。谈话:你们能像刚才这组同学一样,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有序地搭配吗?请同桌两个同学再次合作,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有序地搭配。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反馈:谁能具体地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有序搭配的?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选上衣,配裙子。(2、选裙子,配上衣。4、小结。谈话:把2件上衣和3条裙子进行搭配,可先用上衣进行有序搭配,也可先用裙子进行有序搭配。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学

6、生的主题探索活动,在学生合作的基础上,将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不同的探索过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2(2220字)一、说教材首先来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共安排两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

7、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根据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作

8、为重点。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作为难点。二、说教法、学法我来谈谈我对教法、学法的认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学法应遵循自主性与差异性的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

9、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三、说教学程序我来谈谈我对教学程序的预设,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并分为如下的四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深化新知。(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首先让学生们做游戏,5位女生排成一队,在每两个男生中间站一个女生。让学生们数一数男、女生的人数。接着提问:照这样排,6个男生中间可以站几个女生?7个呢?20各呢?

10、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板书课题:找规律)。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首先出示课件(例题中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图中画了那些物体?哪两个物体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样设计的意图不仅可以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也能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接着分别出示夹子和手帕图,蘑菇和兔子图,篱笆和木桩图,让学生说说它们是如何排列的,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概括。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在桌面上摆小棒和小圆片,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规律。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引导学生自主探讨,

11、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进一步体会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的规律。(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首先让学生们举间隔排列物体的例子,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的空间。接着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的第2、3题)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屏幕的演示,让学生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然后通过做游戏。发现新的规律,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知识得到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深化新知。我让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并且发言。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既能把所学的知识结合,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四、说板书设计:(最后来谈谈我对教学本节内容的板书预设)找规律一一间隔排

12、列夹子手帕蘑菇兔子篱笆木桩两端中间多1少1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将本节课所学内容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人看去一目了然,记忆深刻。以上是我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预设,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关于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5篇)3(3093字)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学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

13、列规律。本节课找最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如果这节课没有把到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学习将会造成障碍。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2、教材处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本组课题研究相结合,对教材进行处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联系生活实际,找身边的规律、画规律、并且创造规律,美化生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3、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

14、、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找出只管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活动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学情问题。二、教法学法我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以人为

15、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三)动手实践,巩固发展(四)联系生活,寻找并创造规律在这四个环节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涂一涂、摆一摆、做一做、演一演、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这样学生会看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合作得愉快,真正地体现以积极的情感投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从而落实三维目标。三、说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激趣前几天,为了迎接艺术节,学校里进行了布置,老师也特地用一些卡纸剪了一些图形,来美化我们的班级,请小朋友欣赏一下。在请小朋友欣赏的过程中,小朋友要猜一猜接下来的图形会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