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897304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模板学科科学年级六年级教学形式实验课教师易述婷单位荔园外国语小学课题名称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反思要点: 10月24日,学校赛课,我执教了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拱形的力量。对于拱形这一形状学生还是认识熟悉的,但是拱形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学生却没有深入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要认识到拱形承重的力量很大,还需要知道拱形为何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必须借助于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就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于是在教学中我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再尝试在获得成功的探究过程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找到拱形承重

2、力大的原因。解决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在探究实验中,能够根据拱形受压形变,分析拱形的受力的特点。这个实验很简单,学生操作起来也容易,但是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实验材料的选择。用纸来做拱桥,纸的选择很重要,太薄做成拱形后立不起来,太厚不太容易弯成拱形,纸拱的大小也很重要,太大放垫圈就没有什么反应,因此经过多次尝试,我选择了中等厚度的卡纸,裁剪成长18cm,宽2.5cm的长方形,这样卷起来做成的纸拱就很平滑,很对称,放垫圈后实验现象很明显,也方便后续的研究。实验材料选择好了,学生通过实验就能发现,拱形受到向下的压力后,拱足向两边张开,很容易得出拱形受力的特点就是受到向下的力后,会产生一个外推力,正是

3、这个外推力使拱变形。突破难点利用材料设计合理的实验,亲历科学探究,推想增强拱承重能力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根据前面探究拱形承重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想出,要使拱形承重能力增强,就得抵住拱足,防止它受力变形。但是拿什么抵住拱足,怎么抵住,需要学生自己去设想实验。因此,经历再次的探究过程在拱足的两侧加物体,纸拱的承载能力就会增强。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考虑到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好确定,因此我让小组先讨论好方案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再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很容易总结出,只要抵住拱足,拱形的承重能力就能增强,并且抵住拱足的物体越多,承重能力就越大。难点使拱形承重增强的问题也就解决,这时再抛出一个问题,是不

4、是抵住拱足的物体足够多,拱形承重能力就无限了呢?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发现并不是这样的,让学生对拱形承重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极限思想的引入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且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每一座桥梁都有一个最大载重量。不足之处:自我反思下,这节课还是留有很多遗憾,学生表现很棒,我没有很好的激励学生。主要表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提问后,没有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导致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自豪感就会降低;三是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和发现的问题,我没有及时的处理,导致错失可能会诞生的精彩观念;四是没有很好的组织学生进

5、行讨论;五是纸拱的承载能力更强的实验汇报不够充分,以为时间不够了就有些着急,没有让学生上台展示,只是让其中一组汇报他们的结果,但交流汇报是科学课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不该以“你们也有这样的发现吗”匆匆带过。总之,这堂课给我的启发很大,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平时上课时自身存在的问题。今后,我将努力提高自己,改正问题和不足,争取更大进步。 评议摘录(可以是同行评议,也可以是校长、教研组长、区域协作组长的评议):徐老师点评:沉稳,基本功扎实 优点:教学准备充分教学准备充分包括以下几点: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有结构的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利于学生探究 2 有足够的材料 3 不能让学生引起其他的想法 4 材料出现的先后顺序要注意课堂设计不错,思路很清晰(在设计的时候越简单越好)不足:1. 课堂时间安排(前紧后松)不合理原因有:预设不足,没有试验数据的呈现,设计实验环节的不足(要先小组讨论,讨论之后画出来或者写出来,画出来后汇报(怎样做到短时间内让学生汇报很重要),这个时候老师再强调注意事项,安全事项会好很多) 单位:福田区教育局 姓名:徐奇志 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