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格式模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81595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格式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格式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格式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格式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格式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格式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格式模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般工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模板二政府立项-.我的日记 2007-05-15 11:27:00阅读4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第四章 建立条件与厂址选择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立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局部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 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给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 步技术与经济比拟,确定新厂址方案。4.1 资源和原材料4.1.1 资源评述资源系指工程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工程所需资源的来源、 数量、运输方式、供给条件以及今后开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工程建立 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对工程在有

2、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以下容进展说明分析:1工程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给 点。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方案供给、市场供给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4本工程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给量及今后生产开展所需资源扩大供给的可能性。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工程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立规模或分期建立等。4.1.2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给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给。按工程的生产要求,分别表达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

3、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需进口的原材料表。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给。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 需由工程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

4、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展燃料成分分析。 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给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热源及供热要求。 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给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4.1.3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历;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展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

5、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 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4.2 建立地区的选择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那么是:自然条件适合与工程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 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根底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4.2.1 自然条件1

6、拟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根本情况和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2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给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可利用水量增长情况。3气象条件。收集分析地区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风等资料,对需要增设防风沙、抗高温、改善光照等设施的地区,需进展费用估算。4.2.2 根底设施表达拟建地区与工程直接有关的公用事业及根底设施的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条件,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中选取最有利的地区。1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门的要求。2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

7、水部门的要求。3运输。地区各种运输线路的分布;站库码头的位置和地形;运输费用;运输能力及其 开展规划等。4排水。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等。5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及可利用的种类、容量、技术特征等。6施工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给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施工用动力水、电来源等。7市政建立及生活设施。包括当地的卫生、邮电、文化教育。4.2.3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及近远期开展规划、与本工程有关的现有企业、技术工人来源等在工程建成后所需社会协作的条件。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工程选择建厂地区还应考虑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选择

8、以下地区建厂时应特别慎重,要取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1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2水土保持禁垦区。3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的地区及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5军事设防区。6生活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7民族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4.3 厂址选择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厂址的选择不一定要与建立地区的选择分开,往往是厂址选择与建厂地区的选择合并进展。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牵扯地穿插进展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如果需要,可以分别表达。选择厂址通常是随根本建立程序的各个工作阶段逐步深入的。工程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提出厂址初选意见;进展可行性研究时,应提出具体厂

9、址的推荐建议;进图初步设计 阶段时,对厂址的各种条件需作详细勘查和落实,最终确认厂址,标定四周界址。4.3.1 厂址多方案比拟建立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选择假设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分析比拟,从中选取一个比拟理想的厂址。并编写厂址选择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研究报告中仅需表达选择要点和厂址的主要优缺点。 有关选厂所需的调查资料、勘察和测量资料、取舍理由、 论证等均应编写入选厂报告。确定厂址,须作多方案比拟,一般可按以下容进展。1地形、地貌、地质的比拟。工厂输出、入交通线、供电、取水、排污等与外界产生直接关系的方位、地形。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废渣堆置、四邻地物。(2)占地土地情况

10、的比拟。比拟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积的比例,以尽可能少占 耕地、林地为原那么,作出占地用地情况的评价。3拆迁情况的比拟。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撤除的数量、原有居民需迁移的人数及拆迁安排等条件和难度的比拟。4各项费用的比拟。由于各个可供选择地段条件不同,在费用上会产生较大差异,需作 多方案比拟。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拟。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立或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拟。根底处理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根底处理的费用比拟。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拟。抗震所需费用比拟。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拟。4.3.2 厂址推荐方

11、案1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标明厂址四周界址、厂址生产区、生 活区、厂外工程、取水点、排污点、堆场、运输线等位置及四邻居民点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相 互位置。说明对生产要求的适应性和合理性。2表达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 自然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的理由。3环境条件的分析。4占用土地种类分析: 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占用林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利用荒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利用山坡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需要拆迁的面积和估计所需的费用; 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局部。主要研究工

12、程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筑物构造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根底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这一局部中,除文字表达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 工艺流程示意图等。5.1 工程组成凡由本工程投资的厂、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生产后勤、运输、生活福 利设施等,均属工程组成的围。各单项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质加以分类,一般可分为: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生产车间或配套工程;厂外工程;生产后勤车间或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其它单项工程。如有自成体系需单独撰写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备热电厂、水厂、铁

13、路、专用线等,应列出工程的名称、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的编号。并将工程的投资列入工程总投资,分项研究报告列为附件。5.2 生产技术方案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包括专利或专有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选择技术方案必须考虑: 技术是否是先进成熟的; 是否适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产品所定的质量标准;能否适应拟建地区现有工业水平;在维修、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制的障碍;所需投入物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劳动力来源相适应等。5.2.1 产品标准表达本工程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如国家一级标准、行业标准等。并将选定的标准

14、与国家标准、国际常用标准作比拟说明。5.2.2 生产方法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同一种产品, 如有不同的生产方法时,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作方案性 选择,根据产品用途、质量和本钱等因素择优确定。 对选定的方法需要说明生产方法的名称 及主要特征、选用的理由以及与其它生产方法比拟的利弊。在选用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时,应说明取得技术来源、专利号、技术特征,还需说明专利和 技术转让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系指投入物 原料或半制品经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和数据,统称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结合

15、产品质量、生产本钱、各种消耗等要求,选取最正确方案。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只表达假设干主要车间的工艺流程,一般车间可从略。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主要工艺设备系指工艺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应按车间、工段分别表达所选取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来源。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设备,那么应详细 论述引进的必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引进方向和选择方案比拟。 主要设备选型是生产的技术 水平和经济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必须作多方案比拟后,确定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与来源。1按车间、工段编列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计算机集中控制站室的装备一览表。需要引 进的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应单独列表。引进设备还要说明引进必要性、备品备件的来源、 国分交方案,引进设备外汇来源及引进方案。2一般设备除已列入表的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作详细选择,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