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施工安全的质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809207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保证施工安全的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保证施工安全的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保证施工安全的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保证施工安全的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保证施工安全的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保证施工安全的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保证施工安全的质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交通大学工程施工安全法律法规(论文)如何保证施工安全的质量 年 级: 2010级 学 号: 姓 名: _ 专 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如何保证施工安全的质量内容提要:在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我国有建筑法、安全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各种规范、规程,只要我们真正的去履行和执行。就会减少安全事故和提高施工质量的。安全与质量是企业的主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质量可以导致安全事故,安全亦可引发质量事故.“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自控制度和措施,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质量、工期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为了今后

2、更好地搞好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工作。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工程产品安全质量有一定的保证作用。关键词:施工安全、三级安全教育、质量、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强制性标准一、安全质量在建筑业中的重要性工程产品的安全质量是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它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存在的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一旦发

3、生工程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这给质量安全管理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二、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是建筑施工中永恒的主题,因此要始终将把安全生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施工管理上,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才有质量、文明施工、进度、经济效益。没有安全,一切就无从谈起。2.1安全管理生产体系项目经理出任组长,由各施工工长,班组长及专、兼职安全生产检查员组成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项目设专职安全员一名,因安全问题有权责令某分部分项工程整改,各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检查监督员,做好“

4、三级安全教育”工作。 “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必须坚持的安全生产基本教育制度和主要形式是:一级教育由公司负责进行,二级教育由项目部负责进行,三级教育由班组负责进行。三、工程质量管理 3.1工程质量保证目标工程质量以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观念。质量检验项目一次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0,分部工程优良率75以上,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力争达到国家奖励。3。2工程质量组织保证体系为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级,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以项目技术部为主体,总部技术、质检、安全部门以及监理、市质量监督站实施逐级监督,总部其它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的多层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控制每一个分项、分部工

5、程质量。根据质保体系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由公司总工领导,项目总工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使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协调运作,从而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把责任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按照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规定,使项目各部门到各施工班组,层层落实质量职责,明确质量责任。通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工人、技术人员、项目领导“三结合”。针对技术质量关键组织攻关,并积极做好QC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采取各种不同的途径,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职工树立起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以员工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的产品质量。3.3施工

6、质量措施保证为确保施工目标的实施,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组织项目管理人员编制本工程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质量保证计划在施工生产中的贯彻实施和运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本工程严格按国家现行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贯彻执行各级岗位质量责任制,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认真搞好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基础工作。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分层分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密切配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质监单位的检查,共同抓好现场施工质量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质量关,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

7、材质证明,并应按要求做好原材料的送检试验工作。并做好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都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同时还应做好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记录。现场设专职质检员,严格质量检查制度,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质检员对整个工程质量有严格把关的责任,对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应重点检查,并随时检查各道工序,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或停工处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贯彻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互检、交接检、专职检的“四检”制,每道工序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于特殊工序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连续监控,施工工长应认真及时办理各种隐蔽工

8、程验收和签证。加强施工技术的控制.做到轴线、标高控制准确,组织专业测量小组施测,并做好标志,应严格按测量的结果进行轴线、标高的控制施工。安装的各类预埋管件,应严格控制位置准确,固定牢靠,不准事后打眼凿保证砼的施工质量,避免早期砼表面裂缝和温度贯穿裂缝,根据气温及施工需要保证砼坍落度、流动性、初凝时间等技术参数,在砼中掺入外加剂和掺合料,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试验得出砼配合比,并派专人负责监督砼配合比的执行情况。组织高素质的专业施工队伍,对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进场教育和技术交底,特殊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四、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建筑法 建筑法的第一条指明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

9、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建筑法的内容涉及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等重要方面,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也几乎涵盖了我国境内的所有建筑活动.建筑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筑活动,实施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所称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因此,建筑法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依法管理所有建筑活动的最重要的依据。所有其他有关建筑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都要以本法为主要参考,所有建筑活动都需在本法的允许范围之内进行。 其

10、中一些条款规定: 第一条:“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1) 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筑活动是一个由多方主体参加的活动。没有统一的建筑活动行为规范和基本的活动程序,没有对建筑活动各方主体的管理和监督,建筑活动就是无序的。为保障建筑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就必须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2) 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建筑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需要确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市场管理。但是,在新的管理体制转轨过程中,建筑市场中旧的经济秩序打破后,新的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以致造成某些混乱现象.制定建

11、筑法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市场混乱状况,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筑市场管理,以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3) 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是建筑活动永恒的主题,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有建筑活动的存在,就有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建筑法以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为主线,做出了一些重要规定:a) 要求建筑活动勇当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b)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应当贯彻建筑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c) 建筑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要保证质量和安全;d) 明确建筑活动各有关方面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中的责任。4) 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5)

12、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国家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建筑活动的管理水平、效果、效益,直接影响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效果和效益,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建筑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制定建筑法,以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法共七章九十七条,具有丰富的内涵.为了方便学习安全生产法,围绕安全生产法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我将安全生产法的精髓摘录如下: 安全生产法的立法宗旨安全生产法的第一条开宗明义地确立,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13、 安全生产法的法律地位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安全生产法确定了我国安全生产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 四个安全生产责任对象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对我国安全生产负有责任的各方,包括以下四个负有责任的方面:政府责任方,即各级政府和对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的

14、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方;从业人员责任方;中介机构责任方。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的六项责任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作了专门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保障的八大权利1、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2、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3、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

15、、控告;4、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5、紧急避险权,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6、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7、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8、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保障的三种义务1、自律遵规的义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3、危险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