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新时代的劳动者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800691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新时代的劳动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案新时代的劳动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案新时代的劳动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案新时代的劳动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案新时代的劳动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新时代的劳动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新时代的劳动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8 新时代的劳动者核心词: 解决就业的措施 正确的就业观 劳动者的权益 维权途径一 学业水平测试目标(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C (2)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A(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A二导读自学(一)劳动和就业1劳动(1)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2)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2.就业 (1)就业的意义?对劳动者: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 能够不断再生产。

2、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就业使得 和 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就业的现状?-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体现在哪些方面?(3点)我国的人口总量和 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的素质与 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3)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A国家(党和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根本途径)党和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B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正确的就业观念包括哪四点内容?1)树立 :根据自己的兴趣

3、、专长和条件择业。2)树立 :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要。3)树立 :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4)树立 :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劳动者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积极创业,增强自主创业能力。(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为什么?(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是什么?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 ; ; ; ;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措

4、施-怎样做?(1)劳动者劳动者应 -这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增强 意识和 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 、 、 、 、 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2)企业:强化企业经营者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国家: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依法惩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三热点链接2011政府工作报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

5、于扶助和促进就业。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 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教材链接:就业的意义?就业的措施?四典例分析(2010江苏,10)_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6、益 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A B C D解析:用工荒原因很多,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够、劳动者素质不适应要求、劳动者就业观念不正确等,因此均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劳动者就业问题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解决。答案为C。五习题巩固判断(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说劳动者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2)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3)我国的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地位差别,而没有劳动方式的区别。(4)依法订立劳动合同这是劳动者维权的基础。1.有人认为,工作一定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这种观点错在 A没有树立自主择业观 B没有树立竞争就业

7、观C没有树立职业平等观 D没有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2.20l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于12月5日进行,141万人通过报名审核,最热职位创下4961:l纪录。公务员考试“高烧不退”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当前就业问题的关注。为此政府应该A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劳动者的就业指导 B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技能 C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保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称心的岗位D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动者都能具备报考公务员的条件3.(2011 上海)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要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 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提高

8、对员工的技能要求A. B. C. D.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这是因为A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B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C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D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大有作为5.十二五规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确定为中国谋发展、促发展的工作重点,而作为民生之本的应该是 A.教育 B.就业 C.安全 D.医疗6.右侧漫画启示我们,劳动者应树立A.自主择业观 B.竞争就业观 7.漫画反差中的现象表明,劳动者要顺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就应该 A.树立竞争意识,努力提高劳动技能 B

9、.转变就业观念,选择适合自己职业C.放弃到机关工作的想法 D.选择收入相对较低的工种 8.近年来,全国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呈井喷态势。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9当劳动者遇到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向你求助时,下列什么建议是可行的向劳动部门投诉向法院起诉 中止履行义务 申请仲裁ABCD10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休息、休假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遵守劳动纪律 ABCD1130年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50多万例,其中作为我国最主要职业病的尘肺病占总数的80%。为进一步加强职业病

10、防治工作,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_)。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劳动者A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B休息休假的权利 C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12许多农民工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很少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然而在年终结算的时候,经常遇到雇主赖账或克扣工资。当一些人为此告上法庭时,却因拿不出劳动合同而败诉。这表明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只要签订劳动合同,就能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劳动合同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A B C D13.电视剧蜗居因一句“不洗手,回头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的台词引起乙肝携带者反感。“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

11、”的做法损害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C.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 D.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14.李某开了“为民饭店”,需要聘请厨师,张某应聘成功。张某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到该饭店正式工作前,首先要做的是A.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C.获得安全保护的权利D.自觉履行劳动义务15.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调查,部分同学眼高手低是难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请你针对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给报社写一篇评论,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最恰当的题目是A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B政府担起责任,解决群众就业C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

12、质 D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16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 ) A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D党和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17张某去年大学毕业后,一心想通过关系找一个工作条件好、经济待遇高而又体面的工作,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的突出,他灰心了,他退缩了。因此,至今也没有找到工作。(1)就业对个人而言有何意义?(4分)(2)请你从就业、择业观的角度,为张某顺利就业支几招。(4分)18.材料一:截止2010年10月26日24:00,_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正式结束。本次报考人数达到1415138人,平均报考人数与职位数比例达到了87.3:1。从报名情况看,今年国考报考职位冷热不均,冰火两重天现象依然存在。海关系统仍然是顶级火热的职位,达到了“沸点”位置,报考人数最多的前十大职位,有九成为海关系统职位,且占据了前九名的位置。但无人报考职位主要集中在气象局、地震局等部门个别职位出现无人报考,究其原因,主要有:一、工作经验、资历要求高,专业性强的职位。二、基层工作经历限制较大。三、职位属于一线,工作较为艰苦。材料二:由于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规定得不明确,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