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792327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地理教学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地理教学质量(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地理教学质量随着教育观念和高考制度的变革,地理课的重要性已日渐显露出来。我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认真贯彻新课标的过程中,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绝大多数考题具有灵活和跨度大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即不离课本)。我在教学中渗透了这样的思想:吃透课本,抓住课堂;重视基础,提高效率。一.把课讲深,讲透,一次到位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不同类型的课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精讲课。世界地理总论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地理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地理知识的主体,所以要精

2、讲。所谓精讲就是要追根溯源,逐步把道理讲深讲透。以讲述为主,结合启发式提问,使学生弄清其原理,为学好其他部分打好基础。课本上有的章节比较简单,如地图的方向、比例尺等内容,教师必须补充内容,认真细讲,才能使学生学深,学透。讲这部分内容,还要不惜时间,讲清楚内容,让学生真正掌握。2.精读细讲。如讲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时,因为其内容重要,知识点密集,概念多,意义接近,但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学生一看就懂,书本的文字叙述也很严谨。面对这样的内容,老师要放慢速度,让学生精读,然后再反复提问,反复细读,在细读中思考、领会内涵,使学生当堂消化。3.以画图为主的课。凡讲到区域地理,如:大洲、国家、地区

3、,凡是能表示在图上的内容都要画在图上,教师边讲边画。教会学生快速画图的方法,画图时轮廓大致要正确,以山河、交通干线或重要的经纬为坐标,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这应当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也是最基本的方法。4.朗读课。对一些没有深奥道理,知识点又十分密集,学生一看就懂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朗读,记重点。即用“标、注、圈、勾”办法,先让学生集体朗读,遇有关键问题,让学生用波浪线勾上,做出标记,便于记识,再给学生几分钟的记忆时间。这样既掌握了知识重点,又节省了时间。二、综合复习,纵横联系,狠抓基础为了拉开档次,这几年高考地理试题除了跨度大、综合性强这个特点外,选择题的迷惑性大也是一个特点。这时,理清思路

4、就很重要,出题者的思路有三个方面。1.为了拉开档次,从客观上利用了地理知识中近似概念、近似知识等来迷惑学生。2.从主观上利用教师在教学中有些地方讲得不细,容易出现疏漏的地方出题。3.利用学生对一些重要自然规律及其变化掌握不全面,以及对有的知识、概念记忆不清等地方出题。我十分重视这一点,反复给学生强调:学习不下功夫,就不能得好成绩。要求学生不能怀侥幸心理,不猜题,要全面复习,不留空白,抓好基础。综合复习时要强调归类法、对比法,地理规律必须掌握。注意纵横联系复习,建立地理事物的点、线、面的空间概念。点:如城市点、工矿点,尤其国都及大港口、交通枢纽等点的性质、特点以及它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线:如两半球界、洲界、国界、板块界、气候界,重要的等温线、内外流区界、季风非季风区分界线以及铁路航运等线;面:即一个国家、区域等。复习时分门别类地记大致经纬度、地形、气候,以及可能的剖面图等。我还印发了世界主要海峡、岛屿图及一些国家、地区图让学生作填图训练,强化识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