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交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76794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交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交底 本次安全生产交底内容结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3号令)、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15号令)、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80建工劳字篇24号)、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图纸,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目标以及容易发生的安全事项作为主要交底内容,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在本工程中无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安全生产方针施工安全生产的必须坚持“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施工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二、杜绝“三违”现象1、违章指挥安全负责人和有关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安全知识,思想上存有幸心理,明知不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条件,仍指挥作业人员冒险作业。2、违章作业作业人员没有安全生产常识,不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或者在知道基本安全

3、知识的情况下。在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顾他人、自己的生命安全,擅自作业,冒险蛮干。3、违反劳动纪律上班时不知道劳动纪律,或者不遵守劳动纪律,违反劳动纪律进行冒险作业,造成不安全因素。三、做到“三不伤害”三不伤害就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首先确保自己不违章,保证不伤害到自己,不去伤害到别人。要做到不被别人伤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要及时制止他人违章。制止他人违章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同时也保护了别的许多人。四、施工现场的主要安全事故建筑业属于事故多发的高危待行业,其中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等五种,为建筑

4、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5%以上,称为“五大伤害”。五、进入施工现场的基本安全纪律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2、穿拖鞋、高跟鞋、赤脚或赤膊不准进入施工现场。3、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不得上岗,非操作者严禁进入危险区域;特种作业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上岗。4、凡2m以上的高处作业无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先挂牢后再作业。5、高处作业材料和工具等物件不得上抛下掷。6、穿硬底鞋不得进行登高作业。7、机械设备、机具使用,必须做到“定人、定机”制度;未经有关人员同意,非操作人员不得使用。8、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和可靠保护接零,方可启动使

5、用。9、未经有关人员批准,不得随意拆除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因作业需要拆除的,作业完毕后,必须立即恢复。10、酒后不准上班作业。11、作业前应对相关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六、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高处作业的基本安全技术措施1.1、凡是临边作业,都要在临边处设置防护栏杆,一般上杆离地面高度一般为1.0-1.2m,下杆离地面高度为0.5-0.6m;防护栏杆必须自而下用安全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1.2、对于洞口作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设防护栏杆、加盖板、张挂安全网与装栅门等措施。1.3、进行悬空作业时,要设有牢靠的作业立足处,并视具体情况设

6、防护栏杆,搭设架手架、操作平台,使用马凳,张挂安全网或其他安全措施;作业所用索具、脚手板、平台等设备,均需经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1.4、进行交叉作业时,注意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之外。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层。1.5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时,必须经有关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的可靠措施,作业完毕后立即恢复。2、脚手架作业一般安全措施。2.1、作业前必须组织全体作业人员熟悉施工和作业要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长要带领作业人员对施工作业

7、环境及所需工具、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作业。2.2、脚手架要结合工程进度搭设,结构施工时脚手架要始终高出作业面一步架,但不宜一次搭得过去时高。未完成的脚手架,作业人员离开作业岗位(休息或下班)时,不得留有未固定的构件,并保证架子稳定。2.3、落地式脚手架基础必须坚实,若是回填土时,必须平整夯实。并做好排水措施,以防止地基沉陷引起架子沉降、变形、倒塌。当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挑、吊、撑等技术措施,将荷载分段卸到建筑物上。2.4、设计搭设高度较小时(15m以下),可采用抛撑;当设计高度较大时,采用既抗拉又抗压的连墙点(根据规范用柔性或刚性连墙点)。2.5、施工作业层的脚手板要满

8、铺,牢固,离墙间隙不大于15cm,并不得出现探头板;在架子外侧四周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及18cm的挡脚板,且在作业层下装设安全平网;架体外排立杆内侧挂设密目式安全立网。2.6、脚手架出入口须设置规范的通道口防护棚。2.7、架子使用中,通常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应超过规范规定。人员、材料不要太集中。2.8、在防雷保护范围之外,应按规定安装防雷保护装置。2.9、脚手架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和醒目标志,有专人负责警戒;架体上材料、杂物等应消除干净;架体若有松动或危险的部位,应予以先行加固,再进行拆除。2.10、拆除顺序应遵循“自上而下,后装的构件先拆,先装的后拆,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不得上下同时拆

9、除作业,严禁用踏步式、分段、分立面拆除法。2.11、拆下来的杆件、脚手板、安全网等应用运输设备运至地面,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措施3.1、建筑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即具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五线制系统。3.2、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置。3.3、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专用开关箱内必须设置独立的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3.4、严禁在高压线下方搭设临建、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至少6m的水平距离,达不到上述距

10、离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3.5、在宿舍工棚、仓库、办公室内严禁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电炉、电热杯等较大功率电器。如需使用,应由项目部安排专业电工在指定地点,安装可使用较高功率电器的电气线路和控制器。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的电炉、电热棒等。3.6、严禁在宿舍内乱拉乱接电源,非专职电工不准乱接或更换熔丝,不准以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保险)丝。3.7、严禁在电线上凉衣服和挂其他东西等。3.8、搬运较长的金属物体,如钢筋、钢管等材料时,应注意不要碰触到电线。3.9、在临近输电线路的建筑物上作业时,不能随便往下扔金属类杂物;更不能触摸、拉动电线或电线接触钢丝和电杆的拉线。3.10、移动金属梯子和操作平台时,

11、要观察高处输电线路与移动物体的距离,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再进行作业。3.11、在地面或楼面上运送材料时,不要踏在电线上;停放手推车、堆放钢模板、跳板、钢筋时不要压在电线上。3.12、在移动有电源线的机械设备,如电焊机、水泵、小型木工机械等,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搬动。3.13、当发现电线坠地或设备漏电时,切不可随意跑动和触摸金属物体,并保持10m以上距离。3.14、为了防止设备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设备应采用保护接零,并安装漏电保护器等措施。作业人员要经常检查保护零线联接是否牢固可靠,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3.15、在电箱等用电危险地方,挂设安全警示牌。如“有电危险”、“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12、等。4、施工常用机械设备安全措施4.1、混凝土振动器混凝土振动器常用的有插入式和平板式。4.1.1、振动器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保护接零应牢固可靠。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4.1.2、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位无损伤,并确认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4.1.3、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架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在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断开电源。4.1.5、作业时,振动棒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m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应将振动棒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让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插入深度

13、不应超过棒长的3/4,不宜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4.1.6、作业停止需移动振动器时,应先关闭电动机,再切断电源。不得用软管拖拉电动机。4.1.7、平板式振动器工作时,应使平板与混凝土保持接触,待表面出浆,不再下沉后,即可缓慢移动;运转时,不得搁置在已凝或初凝的混凝土上4.1.8、移动平板式振动器应使用干燥绝缘的拉绳,不得用脚踢电动机。4.2、钢筋切断机4.2.1、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时,不得切料。切料时,应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投入,操作者应站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应防止钢筋末端弹出伤人。严禁用两手分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俯笛送料。4.2.2、不得剪切直径及强度超过机械铭

14、牌规定的钢筋和烧红的钢筋。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4.2.3、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50mm以上,如手握端小于400mm时,应采用套管或夹具将钢筋短头压住或夹牢。4.2.4、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周围,不得停留非操作人员。4.3、钢筋弯曲机4.3.1、应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半径的要求,装好相应规格的芯轴和成型轴、挡铁轴。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倍。挡铁轴应有轴套,挡铁轴的直径和强度不得小于被弯钢筋的直径和强度。4.3.2、作业时,应将钢筋需弯曲一端插入在转盘固定销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并用手压紧;应

15、检查机身固定销并确认安放在挡住钢筋的一侧,方可开动。4.3.3、作业中,严禁更换轴芯、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整,也不得进行清扫和加油。4.3.4、对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严禁进行弯曲。不直的钢筋,不得在弯曲机上弯曲。4.3.5、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严禁站人。4.3.6、转盘换向时,应待停稳后进行。4.3.7、作业后,应及时清除转盘及插入座孔内的铁锈、杂物等。4.4、钢筋调直切断机4.4.1、应按调直钢筋的直径,选用适当的调直块及传动速度。调直块的孔径应比钢筋直径大25mm,传动速度应根据钢筋直径选用,直径大的宜选用慢速,经调试合格,方可作业。4.4.2、在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盖好前不得送料。作业中严禁打开各部防护罩并调整间隙。4.4.3、当钢筋送入后,手与轮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接近。4.4.4、送料前应不直的钢筋端头切除。导向筒前应安装一根1m长的钢管,钢筋应穿过钢管再送入调直前端的导孔内。4.5、圆盘锯4.5.1、锯片必须平整,锯齿尖锐,不得连续缺齿2个,裂纹长度不得超过20mm。4.5.2、被锯木料厚度,以锯片能露出木料1020mm为限。4.5.3、启动后,必须等待转速正常后,方可进行锯料。4.5.4、关料时,不得将木料左右晃动或者高抬,遇木节虹要慢送料。锯料长度不小于500mm。接近端头时,应用推棍送料。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