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教学案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75702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毛虫》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毛虫》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毛虫》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毛虫》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毛虫》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毛虫》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毛虫》教学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组别:小学“小毛虫语文教学案例市晋元附校 二年级语文 王娟前言语文教学最正确的效果需要情感的参与,但不知何时起,语文教学中丰富的人文涵被做习题而取代。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就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学习语文的最正确境界,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自然而然就做到了。一、案例背景:学科:语文班级:二3班课题小毛虫 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教育出版上课时间:2009年3月12日教师:王娟单位:市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课时数:1课时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毛虫是意大利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写的。文章描写了一只小昆虫从结茧

2、到破茧羽化的变化过程,从而告诉人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发 展。课文从一开场用比照的手法写出了小毛虫的貌不惊人与行动的缓慢;到小毛虫并不因此而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最后一节作者用欣喜的 笔调写了小毛虫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文中生字和新词较多,对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形成障碍。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关键词句的重点研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感受小毛虫对待生活的乐观自信和努力付出。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兴趣浓厚,对昆虫世界尤其毛虫羽化的自然规律充满好奇,使本课教学有了很好的情绪积淀。而学生对逆境、挫折的生活阅历

3、粗浅,情感体验缺乏,对体悟乐观、自信、执着的生活态度有一定难度。我班学生以养成较好的预习习惯,具有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对词语的理解已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同时具备一定地朗读根底,但如何准确把握角色心理读出语气,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点拨。同样学生的观察、想象、口语表达能力都有待在课堂训练中进一步强化。三、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描摹并记忆5个生字。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假设干、巩固复习用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容。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3、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

4、满信心。惟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本课生字,能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并结合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教学难点:树立乐观、自信的信念,相信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五、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1在比照中体会,以比促思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拟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根底,我们正是通过比拟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拟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本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提醒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

5、强烈比照,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教学。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道德观点来分析事理,辨明是非,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与丑,真与假。如小毛虫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比照特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小毛虫破茧前和破茧后的外表变化进展比拟分析,组织学生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在导入课文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看小毛虫的图片,当学生看见图中的小毛虫在树枝上挪动着身子的样子时,发出了一些嘘声,于是,我立刻问学生:“你喜欢小毛虫吗?为什么?课堂立刻热闹起来,学生纷纷举手。学生甲说:“我不喜欢毛毛虫,因为它毛毛的样子让我觉得可怕。学生乙说:“我不喜欢毛毛

6、虫,因为它难看。学生丙说:“我喜欢毛毛虫,因为它很得意。学生们对于小毛虫的感受各有不同,这是与他们生活经历和个性使然。对于他们的看法,我是全盘承受。因为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当学生学习了课文之后,我再次抛出了同样的问题“你喜欢小毛虫吗?学生的看法开场发生了变化,“我喜欢小毛虫,因为它自信,乐观!“我喜欢小毛虫,因为它破茧成蝶的过程很棒!学生们对小毛虫的看法从起初的仅从外表判断喜恶到学习课文后对小毛虫精神的赞扬,这种情感上的比照,让学生真正领会了课文的思想。2在朗读中体验,以读代讲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读书为主,叶圣先生屡次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

7、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 在教学小毛虫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朗读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如个别读、分角色读、轻声读、评读、快速读、竞赛 读、配乐朗读等。在体会小毛虫破茧之前的可怜时,我请学生比一比,谁能读出可怜的语气,学生踊跃举手,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活泼了课堂的气氛,学生们在读中体会到了结茧前的小毛虫是如此的可怜,产生了同情。当播放小毛虫破茧化蝶的录像时,我又用读的方式,把学生带入特有的意境中,唤起了学生的感情,在此根底上,请学生尝试为录像配音,在优美的音乐和真实的画面中,学生强烈地感

8、受到了小毛虫破茧化蝶的喜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六、媒体设计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感知教材,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表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事物的大小、远近、虚实、快慢、动静、繁简、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有利于再现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感知成效,正确认识事物,激起多彩的情感。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化远为近,弥补学生生活经历、知识的浅薄,如:观看小毛虫挪动和破茧化蝶的过程录像,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会到了毛虫挪动时的笨拙和化蝶时的奇妙,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在恰当的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化难为易,如:查字典

9、理解“笨拙的“拙在文中的意思,互动技术“按按按的运用,节约了查字典的时间,也对学生的掌握进展了一个反应了解,很轻松的突破了重点。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我又一次运用了互动技术“按按按,通过同一个问题“你喜欢小毛虫吗?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课文前后的喜恶不同的变化,从中了解学生对于小毛虫之所以产生态度变化的原因是小毛虫的自信与乐观。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 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让我们去郊外瞧瞧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你们知道这么美丽的蝴蝶

10、是什么变得吗?22小毛虫3、瞧!小毛虫来了! 4、在你的眼中,小毛虫是怎么样的?你喜欢小毛虫吗? 统计结果5、课文中的小毛虫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呢?课文说了小毛虫的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找找答案。交流。齐读。按1交流可怜,难看,笨拙1、观看蝴蝶飞舞的录像,让学生产生美的情感,引出课文主人公。2、观看小毛虫的爬动片段,直观感受小毛虫,促进情感抒发。创设学习情境,3、采用“按按按技术,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恶,表达“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也为学习课文作好情感的铺垫。二、整体感知1初读全文,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 的小毛虫变成 的蝴蝶。3根据学生答复出示板书可怜的、笨拙

11、的小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4、出示生字“拙5、师:读读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1自读2开火车读正音交流词语意思。交流:可怜 笨拙美丽 学习生字:拙开火车读按2:第六笔是什么?指名读4、学生质疑1、读通全文,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理解课文大意的能力。2、利用“按按按技术对生字笔顺进展反应。3、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的容进展质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三、细读课文:1、为什么说小毛虫很可怜?出示: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想象一下,你如果被别人抛弃了,你感觉怎样?指导朗读师:边说边出示句子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它观察到了什么?听,它们的歌声是那么轻快

12、,它们的舞姿是那么的优美,这样的的歌声和舞姿我们可以用“轻歌曼舞来形容。 出示:轻歌曼舞2从哪些地方看出小毛虫的笨拙?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出示第二小节: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请你再仔仔细细读读这一小节,那些词语写出了小毛虫的笨拙?圈出来。指导朗读小毛虫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吗?指导读“整个世界师: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它爬得很累,所以他觉得好象周游了整个世界。谁能把小毛虫笨拙的样子读出来。3、小毛虫对于自己不如别的昆虫的事实抱着怎样的态度?尽管各种昆虫抛弃了他,尽管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

13、点点,但是它 也不 它想: 于是它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它 你们快看,它织呀织呀,最后 师: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别人,它尽心竭力地工作。出示词语:尽心竭力查字典“竭的意思谁尽心竭力地干什么?4小毛虫变成一只怎么样的蝴蝶?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你也想为这段动画配音吗?请你也读读第五小节,多读几遍,也来当当小小配音员。指导朗读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问题。2、交流反应:根据学生答复随机学习3、学习生字:抛弃4指名读句子。5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6读词:轻歌曼舞轻声读,交流交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体会朗读学生读:并不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

14、的事情。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结实的茧房。尽心竭力地工作着。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温暖的茧子里。读词理解意思按3用这个词语练习说话学生观看交流你看到了什么?自己准备熟读第五小节,指名配音。1、品词读句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抓住“可怜“笨拙,读读议议,体会小毛虫破茧前的心情是本课的重难点。2、提问在形式上能迅速引发学生思考、判断。总结,提醒中心故事学完了,你喜欢故事中的小毛虫吗?说说理由。师总结:今天,小毛虫带着我们了解了它从结茧到破茧羽化的过程,同时又告诉我们当你被人抛弃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悲观失望,也不要羡慕任何人。而是要尽心竭力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功的。小毛虫之所以能变成灵巧、轻盈的蝴蝶,是因为他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音乐完毕生“按4说说理由齐读既培养学生的口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