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754642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原文及翻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原文及翻译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注释何之:到何处去。西子湖:杭州西湖。有我师:有我的榜样,指岳飞和于谦。这两句是说,于谦的功绩可以和日月同辉;岳飞曾经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朝廷终于在杭州西湖建立了他的祠庙。岳家祠:这里指岳王庙。这两句是说,自己抗清复明大业未成,手无寸功,却要和岳飞、于谦同葬于西湖;诗人凭借一颗赤诚的心,在西子湖畔找到一块安息之地。赤手:空手。三席:三个座位。枝:枝栖,喻托身之地,这里喻为小小的葬身之所。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这两句是说,

2、自己抗清之志不灭,死后必效仿忠臣伍子胥,化为浙东的钱塘江的怒涛。素车:“素车白马”。凶、丧之事所用的白车白马。后用为送葬之辞。东浙路:浙江东部地区。鸱(ch)夷:皮制的口袋。据载,伍子胥累谏吴王,却被赐死,临终之际,让其子悬其首于南门,以观越兵入侵,用鸱夷裹其尸投于钱塘江,以便随着江潮起落看吴国之败。2创作背景公元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兵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擒杀弘光帝。张煌言与刑部员外钱肃乐、浙东志士董志宁等遂组成数千人的队伍在宁波城隍庙集会,拥立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张煌言亲赴台州迎鲁王,被授以“行人”之职,至绍兴,又被授以翰林修撰,并任“入典制诰,出领军旅”之事。1甲辰八月辞故里共

3、两首,该诗为第二首。甲辰,指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是年七月,张煌言在其隐居处南田悬岙岛(今浙江象山县南)被俘,押至鄞县;八月初,解往杭州。临近出发的时候,为张煌言送行的有几千人,张煌言辞别故乡父老,赴杭就义。临行慷慨写下此诗。诗歌表现了诗人在国亡家破后,矢志不渝的抗清精神和为国捐躯的决绝之心。作品鉴赏首联点题,述及辞故里、向杭州之行,且表明欲效民族英雄于谦、岳飞,魂归西湖。二三两联承此而展开,既表达对于、岳二人的景仰之情,又为自己能够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感到自豪。尾联为全诗情感发展的高潮,慷慨悲壮之气震撼人心。1作者简介张煌言,汉族,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字玄著,号苍水。至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见大势已去,隐居不出,被俘后遭杀害。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其诗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滃州行、闽南行、岛居八首、冬怀八首等诗抒情言志,表现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尤其是甲辰八月辞故里2首及放歌、绝命诗,写于就义之前,饱含血泪,是传世之作。亦能文,较著名的有北征录、上延平王书、奇零草序等。今有张苍水集。抗清民族英雄。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