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共6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749329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共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共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共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共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共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共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共6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教案灰雀教案学习目的、学会本课的1个生字。能对的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惹人爱慕、自言自语等。2、能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种诚实的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爱慕之情。教学重点、结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入保护鸟类的教育。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用品:幻灯机、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 两学时教学设计第一学时一、教学目的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结识生

2、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二、教学重点、难点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运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理解。(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林创立的无产阶级学说及其事业的继承者。她创立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并缔造了世界上第一种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她是世界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朋友。) 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既有价值的交流资料。)全班交流。、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种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一)让学生按读、画、查、找

3、的自学环节,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二)让学生按规定采用填写表格的措施,分析生字的音、形、义,完毕第一次自学。 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重点字、词,需要在字典中查画字义时,教师可在重点字下面标画符号给以提示。(三)检查自学。1. 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课文中有些字虽不是生字,但朗读中学生容易出错,例如:“桦”字应当读hu ,学生会误读为第二声,因此授课中遇到此类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在授课中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对的读音的方式,作巩固练习。2. 指引学生分析字形构造。本课共有 6 个生字。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构造。如:填表按规定给生字分类:3. 课堂讨论识记

4、生字的措施。在分析字形构造的基本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措施。例如:“郊”左边是“交”,右边是“阝”,合起来是“郊”。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交”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坚”字是上下构造,右上方是个“又”字,不要写成“ ”等。也可采用辨析形近字,组词的措施作巩固练习。例:郊( ) 渣( ) 坚( )效( ) 楂( ) 竖( )(三)理解词语。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措施。2.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3. .在学生质疑的基本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本课的生字、词大多属于表达处所或事物名称以及动态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易于理解。对于课文中

5、浮现的常用词中确有较为抽象难懂的词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例如:“果然”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的确、真的意思。在理解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具有“果然”一词的原句读一读,然后联系上下文启发学生讨论,“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果然”一词?学生读上下文可以懂得由于小男孩两次说“一定会飞回来的。”一次是肯定地说,后一次是坚定地说。这可以看出小男孩懂得灰雀的方向,并有把握让灰雀再次回到这里。第二天列宁真的在白桦树的枝头再次见到灰雀,这恰恰印证了小男孩说的话是真的,的确她做到了让灰雀再飞回来。因此这里用“果然”一词

6、恰到好处。4. .教师出示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检查预习状况。5. .检查词语认读的状况后,教师可再次指名读课文,让学生初步理解本文的内容。(四)作业:熟读课文,写生字、词。第二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教育学生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二)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二、教学重点、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三、教学过程导入课文 师简介灰雀:你们见过灰雀吗?灰雀是一种十分招人爱慕的小鸟,它们的色彩很斑斓,并且唱歌也很动听。你喜欢灰雀吗?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可是很喜欢灰雀,想懂得为什么吗?同窗们快读读课文,看看列宁同志为什么这样喜欢灰雀?一、理清课文层

7、次、默读课文,把表达时间的词语用“()”画出来。2、我们把课文按照不同步间划分为三个部分。过渡语: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二、学习第一部分(第自然段)、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惹人爱慕的词语或短语,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列宁喜欢灰雀?边读边画批。2、报告自学状况:三只灰雀十分可爱;从“粉红”、“深红”、“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等看出。列宁非常爱慕这三只小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常常”等词语中看出。过渡语:这样惹人爱慕的三只灰雀,会发生什么意外呢?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10自然段)1、我们整节课最难的部分就是要体会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教师想和同窗们一起去探究究

8、竟。同窗们有无信心和教师一起攻克难关?好!我们一起看课文。如果你是列宁,在说话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这种心情?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报告:(一天,我(列宁)忽然发现平日关怀、照顾的三只灰雀少了一只,心里别提多着急了。(我是从“找遍”、“问”、“自言自语”中体现出来的。)练习读出列宁说话中的语调。(第一句体现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体现出紧张;第三句体现出可惜;第四句体现出满怀但愿。)小结:列宁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充足阐明了她对灰雀的爱慕。2、如果你就是这个小男孩,你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你想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心理过程:吞吞吐吐想说不敢说决心

9、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同桌交流,然后自由报告:我(小男孩)忽然听列宁这样一问,十分惊恐,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于是,张口就说:“没?我没看见。”当听到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色寒冷,它怕冷。”看到列宁如此地怜惜、关爱这只美丽可爱的灰雀,“我”真想告诉她灰雀没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由于“我”太喜欢它了。可是,话刚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里,由于,“我”怕列宁懂得此事后,会严肃地批评“我”。可是,“我”又听到列宁自言自语地话,懂得她那么爱慕这只小灰雀,又为它的失踪而那么惋惜、伤心时,“我”再也不能不说实话了,于是,“我”婉转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在列

10、宁的追问下,“我”更加坚定了说出实话的决心。小结:由小男孩开始惊恐地说:“不懂得。”到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这一矛盾的心理变化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3、分角色练习对话,思考:接下来我想和同窗们一起挑战最难的问题。列宁是如何一步一步使孩子结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请同窗们质疑、解疑:列宁为什么问这个小男孩而不去问别人。(列宁善于观测,她过去肯定见过这个小男孩,从她的体现分析灰雀的失踪肯定和这个男孩有关系,因此就故意去问她。)听了男孩的回答,列宁会怎么想?(孩子在回答列宁的问话时,显得恐慌,不知所措,更进一步证明失踪的灰雀与她有直接关系。)列宁为什么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

11、寒冷,它怕冷。”(列宁的话中,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记。她明懂得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的觉悟,以情育人,体现了这位伟大领袖高超的教育艺术和对少年小朋友的关怀、爱惜。)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呢?(列宁自言自语,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的。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惜和惋惜,她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懂得有诸多人爱慕灰雀,关怀着灰雀的命运,看不见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听不到灰雀的歌声,别人心里会伤心的。)在列宁真情实感的启发下,男孩鼓起勇气说出了本来不敢讲的话,读孩子的话,体会男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心地善良、知错就改、诚实)过渡语:男孩说的话兑现了吗?四、学习课文第

12、三部分(113自然段)默读111自然段,质疑,解疑。1、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着头?(她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内疚。)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事情已经很明显,没有必要再问,更重要的是列宁不肯让男孩难堪,阐明列宁善解人意,也阐明了列宁对小男孩的爱慕。)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由于男孩能结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3.这时小男孩会对灰雀说什么呢?教师可用这个问题引起学生展开想象。例如:小男孩会对灰雀说:“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把你带走,请你原谅。”也许会说:“灰雀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这样自私,只顾自己,你应当是属于人们的。”6. .这时教师可出示填空练习:小男孩( )对

13、灰雀说:“(对不起灰雀,我不该把你带走,请原谅。)”让学生思考小男孩如何对灰雀说。出示这样的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小男孩此时此刻的心态,并会运用精确的词语体现出来。如:羞愧、不好意思。7. .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男孩对列宁说什么?8. 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可再次出示填空练习。小男孩( )对列宁说:“(列宁同志,是您教育了我,谢谢您。)”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小男孩是如何对列宁说的,要把小男孩改正错误的真情实感体现出来。如:真诚地说,真心真意地说等等。五、总结全文请一位同窗复述一下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提示:列宁很喜欢灰雀,但是,有一天,其中一只不见了。列宁问一种小男孩有无

14、见到灰雀,小男孩说没看见,但她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的。后来,小男孩把灰雀送回来了。师总结课文以灰雀为线索,记叙了它丢失又复回的通过。体现了伟大导师列宁爱慕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的崇高而伟大的爱。六、板书设计第一部分():惹人爱慕的灰雀列宁:急切紧张可惜满怀但愿(爱慕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 灰雀第二部分(10):灰雀丢失小男孩:吞吞吐吐想说又不敢说决定 第三部分(113):灰雀归来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诚实、心地善良、知错就改)七、作业布置1、课文中写了一天列宁和男孩有关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

15、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篇二: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1灰雀教学设计之1佚名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惜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她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灰雀。第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觉得它冻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只是坚定地说,灰雀会飞回来的。第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见了那只灰雀,但她没有再问那个男孩,由于她已经懂得男孩是诚实的。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结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两者互相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种诚实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结识过程。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培养学生发明性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