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74396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畜牧局三农工作总结 我局今年的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稳定发展畜牧生产,加力推进高原现代特色畜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力开展好产业扶贫工作,最大程度改善民生,确保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康。现将我局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畜牧业经济指标情况 今年,牲畜存栏数已达到4.83万头(只、匹),总增8.05万头(只、匹),总增率达18%;出栏牲畜8.05万头(只)、出售肉用畜.2万头(只)、商品率达1%;肉产量达5万吨,奶产量达.88万吨,畜牧产值、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比重提高、农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

2、比重提高0.,牲畜改良完成100头、只,品种选育完成4000头、只,标准化养殖小区完成新建1个、改扩建1个,水产量未达到吨。 二、项目建设开展情况 (一)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建设 1、县20年度退牧还草工程项目总投资201万元,建设任务为60万亩围建,18万亩草地补播,1500亩人工饲草地,180户舍饲棚圈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 、202X年度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全县建设划区轮牧草原面积万亩;草原补播面积15万亩;人工饲草地建设万亩;黑土滩治理0.8万亩;毒害草治理0.万亩;舍饲棚圈建设5户。目前,该项目已完成8%建设任务。 (二)百公里绿色生态示范带集体牧场建设工作 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

3、要求我局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要求,我局立即制定方案以色须镇为中心建设藏系绵羊保扩繁基地及牲畜暖棚、草地改良等集体牧场建设项目。 建设规模及内容 、组建藏系绵羊保种扩繁和供种基地5个 、引进优质藏系绵羊300只(种公羊20只,能繁母羊300只)。 3、标准化圈舍20座、敞卷02X0平方米。 4、建设草料基地500亩。 5、退化草地改良10000亩。 6、围栏割草地100亩。 、建设牲畜暖棚平方米。 项目实施进度该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 (三)畜间包虫病攻坚定居点灭鼠工作 我局在上级业务部门X县区委、县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通过与项目施工方的共同努力下,从202X年4月3日至5月1日,顺利完成了9个定

4、居点56.07万亩鼠害防治工作任务。 鼠害防治目标 1、努力在防治区域内达到“防治一片、巩固一片”,“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定居点周边”的总体目标。将治理区内的鼠害程度降到最低点。将治理区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最后形成定居点周边的无鼠害控制区。将我县草地生态环境治理鼠害及包虫病定居点综合防治建设推向一个全新的格局。 、包虫病的流行给我县农牧民的身体健康、生产生活、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草原鼠类是泡型包虫病传播的重要中间宿主。鼠害治理可有效控制包虫病流行,降低泡型包虫病传播的风险。 组织措施 (1)落实防控责任 省草原工作总站组织各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和相关科研院所,指导县编制草原鼠害治

5、理实施方案。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承担高原鼠害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和技术指导,草原工作站根据防治工作需要,适时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在上级业务部门X县区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建立草原鼠害防控指挥协调机构,坚持“重点防控与面上防控、应急防控与持续控制、鼠害防控与人员防护、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相结合。 (2)强化采购招标工作 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要求,进行相关物资、劳动服务等采购工作。采购的药物三证齐全,在运输途中确保不泄露、不失效,建立农药专放库,设立专人负责农药的保管、发放、使用指导和农药包装物的回收

6、、保管和处理。 (3)加强项目管理 严格进行项目建设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以项目经费资金为抓手,严控质量关。在确保防治面积、防治效果的同时,对死鼠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资金管理,建立专账,专款专用,严格执行资金拨付程序。防治作业承包方开展防治作业时,做好防治进度记录。我县草原监理工作紧紧围绕上级业务部门总体部署和行业重点工作,抓住“十三五”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草原法和草原防火条例、草原管理条例、县人民政府草原管理暂行规则,以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政策措施为核心,大力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草原执法监督和灾害防控能力,不断提高草原保护监测和建设指导水平,为促进我县草原可持续发

7、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草原生态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6、县202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划区轮牧围栏建设0万亩,退化草原补播4万亩,人工饲草地建设2.3万亩,黑土滩治理.6万亩,毒害草治理.3万亩。建设进度:已完成实施方案评审工作,开展前期要件办理。 三、畜牧业常规工作 (一)草业工作 、不断扩大草原法律法规宣传覆盖面 草原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是草原监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也是顺利开展草原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4月份,按照草原监理站关于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局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方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草原普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了草原法、农业部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

8、管理办法、和草原防火条例、草原管理条例、县人民政府草原管理暂行规则等草原法律法规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政策,不断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充分调动积极性,为保护、利用草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达到以宣传推动事业,以宣传促进发展的目的。 2、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草原行政执法是草原法赋予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和草原监理机构的神圣职责,是保护、建设和管理草原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县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草原上施工作业的单位明显增多,人为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不断增加。对此,我站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制止破坏草原违法行为,依法保护草原。 (一)开垦草原管理情况。近

9、几年草原违法案件统计中,开垦草原案件始终排在第一,是我县草原执法工作的重点。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开垦草原、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依法审核审批国家和我省实施的农牧业重大建设项目,严肃查处默许甚至带头开垦草原的有关责任人员,有效制止了滥垦现象。 (二)征用草原和临时占用草原管理情况。面对我县采矿、修路等项目的实施征用草原现象日益增多,加大巡查力度,扩大县人民政府草原管理暂行规则、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宣传,规范征用使用草原审核审批程序,加强征占用草原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检查。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三)野生植物采集管理情况: 为了实现草原野生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10、建立联合防控体系和举报机制,重点通道设置临时检查站,查堵进、出采集收购草原野生植物人员,切实加强非法采集收购野生植物破坏草原行为。 (四)禁休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管理情况: 为了顺利推进我县禁休牧和草畜平衡工作,我站向广大农牧民广泛宣传禁休牧和草畜平衡的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各乡进行拉网式督查,发现偷牧行为进行通报和查处。 3、加强草原防火工作 近年来,通过禁休牧、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保护措施的实施,草原植被明显恢复,加之入春后气候持续干旱、风大,使我县防火等级不断提升。积极配合草原防火办公室认真开展草原防火工作,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草原防火方针,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防火、扑

11、火知识,加大草原防火督查力度,加强火源管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反馈农业部火点遥感监测信息,切实做好草原防火工作。 (二)动物疫病防控、监督检疫工作 一直以来,我中心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检并重、治疗为辅”的防疫方针。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部署,制定了早计划、早部署、早行动的详细工作计划,明确了我县动物防疫工作的目标任务。 .目标任务 按照上级下达工作任务,按照全年牲畜因病死亡率控制在牛、羊1,猪3%的总体要求,确保我县无牲畜重大动物疫情的暴发与流行。同时,我中心对县中心工作人员和乡(镇、场)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为完成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

12、础。 2.认真组织防疫工作,做好疫苗发放和药械储备 为确保春季动物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中心指派专人外出调运生物疫苗。其中共调运回牛羊口蹄疫三价苗.5万头份;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0.5万ml;猪瘟耐热苗万头份;小反刍兽疫苗2.5万头份;消毒药500公斤;牛出败0万ml;羊三联0万ml犊牛副伤寒2万m;无毒炭疽芽孢苗50万头份;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苗20万头份;所要用药物、器械指定专人保管。按照02X年年底全县牲畜存栏数进行分配,并第一时间指派专人把春季动物疫苗送到各乡(镇、场)人民政府或乡兽医站,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防疫要求,对本县内应免牲畜进行全面免疫,截止02X年5月底,

13、共完成口蹄疫疫苗注射17头只/次,犊牛副伤寒疫苗注射4167头只/次;无毒炭疽芽孢苗注射46万头只/次,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圈舍消毒面积达100%。 3.防治、驱治相结合,做好常规免疫工作 我中心采取防治和驱治相结合的方式使用阿维菌素、螨净等药品对牲畜体内外寄生虫进行了全年预防性驱虫。并认真开展普通病诊治工作,做到发现一起、治疗一起。半年以来共驱治家畜体内外寄生虫14547头(只、匹),其中内寄生虫头11322(只、匹),外寄生虫6121头(只、匹)。共诊治各类普通病例7例,治愈例2,治愈达89.%。 .空瓶回收及无害化处理 (1)规范免疫登记,健全防疫档案,是动物防疫法赋予我们的责任和

14、义务。做好疫苗空瓶回收处置,是加强疫苗使用管理、精准免疫、堵塞漏洞、减少浪费、保证生物安全、避免污染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基本要求。我县畜牧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这两项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这两项工作作为全年防疫工作的主攻点,抓实抓细抓到位。 (2)统一表格。统一按照我中心规定的表样进行登记。免疫登记簿采用一村一册,由防疫员负责登记,疫苗空瓶回收登记薄由乡镇兽医员负责登记。疫苗空瓶回收登记薄在本次春防时按表样开始使用。 (3)规范程序。每年春秋防集中免疫开始前,防疫员必须摸清各乡镇牲畜存栏底数,做好免疫进度计划,按计划申领疫苗;免疫过程中必须

15、有村干部带队,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牲畜免疫注射完毕,要及时、准确、完整登记免疫信息,履行签字手续,上报免疫进度。疫苗使用后空瓶必须回收到乡镇兽医站,实行“免疫一种、回收一种、发一种”由乡镇兽医站负责回收登记并按相关规定集中焚烧处理 5.规范开展检疫监督工作 狠抓动物产地检疫,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依据动物检疫工作记录规范出证,规范填写检疫证明,杜绝“越权出证”、“隔山开证”等行为。一是落实检疫申报制度,全面提升我县的产地检疫率。二是强化规模化养殖合作社产地检疫面,重点抓好各乡、镇产地检疫。由2个乡镇兽医站、12名村级防疫人员协助官方兽医做好产地检疫,按动物防疫责任区域范围,受理养殖合作社和养殖户检疫申报,及时开展动物产地检疫。 6.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场监督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