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719869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单元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 选择题 1. 下列活动中,会对生态环境起破坏作用的是() A为了防止被毒蛇咬伤,大量捕杀毒蛇 B为了快速致富填湖造田 C为了快速解决温饱问题,伐树造田 D以上都是破坏作用 2. 下图取六只鱼缸,在号鱼缸内加入1 000毫升清水,在号鱼缸内加入1 000毫升模拟酸雨,各放入10条发育正常、质量相近的同种小鱼,仔细观察并记录小鱼的成活时间。本实验中鱼会都死去的和起对照作用的鱼缸分别是。 A, B, C, D, 3. 近年来,我国北方多次发生扬尘沙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国气候变暖的结果 B.大气污染的结果 C.植被遭到破坏的结果 D.固

2、体废弃物污染的结果 4. 下列行为不属于破坏生态环境的是() A.大型交通事故 B.捕食“野味” C.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 D.在山上开梯田种粮食 5. 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是() A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B农业生产的进步 C人口的过度增长 D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6. 人类的活动往往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对生物圈有利的影响是()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乱占林地 C.滥伐树林 D.过度放牧 7. 我国太湖蓝藻暴发的主要原因是() A太湖气候温暖,适于蓝藻的生长繁殖 B含磷洗衣粉的排入 C含汞的工业废水排入 D人们向太湖中乱扔白色垃圾 8. 我国太湖蓝藻爆

3、发的主要原因是() A.太湖气候温暖,适于蓝藻的生长繁殖 B.含磷洗衣粉的排入 C.含汞的工业废水排入 D.人们向太湖中乱扔白色垃圾 9. 有一种寄生于葡萄根部的蚜虫从北美传到了欧洲,使所有的葡萄园几乎遭到毁灭,其原因是() A.生存环境的改变 B.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C.生物入侵 D.环境污染 10. 森林锐减导致的后果有() A.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干旱加剧,洪涝频繁 C.农作物种类减少,森林物种灭绝 D.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11. 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A.病虫害 B.地壳运动 C.长期干旱 D.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 12. 为了保护自然

4、资源,可采取的措施是() A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乱捕滥杀 D季节性休渔 13. 下列做法和行为会破坏生态环境的是 () A.要想富,先种树 B.围湖造田,填海造田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将捕捉到的毒蛇放回大自然中去 14. 下列关于森林在环境保护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供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 B.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15.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 A.有利影响 B.不利影响 C.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D.无影响 16. 酸雨的浓度越大,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影响() A.越小 B.越大 C.一样大 D.毫无影响 17.

5、 人们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其后果是() A.生物种类减少 B.生物种类增多 C.生物种类不变 D.仍能保持生态平衡 18. 维护生物圈稳定的根本性措施是 () A.保护濒危物种 B.防止水土流失 C.保护、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 D.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 19. 自然水域水质下降,鱼虾经常大量死亡的原因是() A.附近的工厂排放污水 B.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域中 C.含磷的洗涤剂和农药大量使用 D.上述都是 20. 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 A.大气污染 B.重金属污染 C.水污染 D.土壤污染 21. 下列各项中属于“白色污染”的是() A.一次性筷子 B.废电

6、池 C.废塑料 D.废纸 22. 长沙正在创建生态城市,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要注意搞好环境绿化 B.要注意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C.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污染 D.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并重 23.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 A水土流失 B气候改变 C生物多样性受损 D以上都可能 二、综合题 24.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哪些对环境保护不利,应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25.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科研人员选取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并平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如下

7、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注:醋酸铅是一种含铅化合物) 注射剂 剂量 注射方法 检测方法 甲 ? kg体重 注射10mg 每3天皮下 注射一次 每10天检测1次血 红蛋白含量 乙 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丙 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请你回答: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 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若此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A放弃该实验 B如实记录,重新再做实验 C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D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3)根据下图,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8、由甲和乙曲线可知,铅 (能,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 26. 罪恶的砍伐 a江河湖水水质恶化 随意倒污水 b森林减少 滥捕鸟类 c森林.农田.草原发生病虫害 草原过度放牧 d沙尘暴.草原沙化 27. 海纳百川,浩瀚无比。目前,人类的活动已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过量的捕捞使鱼类资源数量越来越少,个体越来越小;远在南极附近的海洋中也发现了人类所使用的农药DDT;近海的海面污水漂浮物随处可见,渔民还经常发现被塑料制品梗住肠胃而丧生的海豚等动物。最严重的当属油船的大量泄漏,造成大面积的鱼类死亡,海岛、海豹等动物垂死挣扎

9、。如果人类不及时处理这些污染,它们将长期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请根据以上材料作答: 农药DDT来自地球的哪一类生态系统?是通过什么生态系统进入海洋生态系统的? 塑料制品、油船、原油来自地球的哪一类生态系统? 你可能生活在美丽的乡村,也可能生活在繁华的都市。想一想,你的生活会对海洋的生态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28.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6分) 1答案一、选择题1、D2、A 鱼适宜生活在pH为6.57.0的水域环境中,当水环境中pH过小,如题中pH为4时,小鱼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长时间生活在酸性水域中,小鱼会逐渐死亡。所以加入模拟酸雨的鱼缸

10、中的小鱼会死亡,而鱼缸中的小鱼正常生活。3、C 解析:扬尘沙天气主要是因为冷空气流动(南下),大风经过没有植物或植物稀少的地方时,卷起地面上的沙尘而形成的。因此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植被遭到破坏。4、A 解析:捕食“野味”就会使野生动物大量减少,使天然的食物链受到破坏。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可能造成动植物的大量死亡,环境中长期存在有毒物质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在山上开梯田种粮食会造成水土流失。5、C6、A7、 B 8、B 解析:应从太湖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分析:过去的太湖因为周边生活的人少,人们对环境的影响就小,而现在的太湖因为周边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环境的影响就显著增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1、,大量含磷洗衣粉和含氮化肥流入太湖。太湖中的蓝藻因为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而过度繁殖。9、C10、B 解析:森林通过蒸腾作用可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从而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另外,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减缓对地面的冲刷,残枝落叶能吸收大量的水分,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所以,森林锐减会使干旱加剧,洪涝频繁。11、D12、D13、B 解析:生态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每一种生物都是生态环境中的一分子,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生存。“围湖造田,填海造田”是破坏生态环境。14、A 解析:选项A所述是森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不是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5、C16、B 解析:

12、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它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被植物吸收;浓度越大,对植物的影响越大。17、A 解析: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过多干预使生物圈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的活动使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环境日益恶化使许多种生物灭绝或正在濒临灭绝,生物种类不断减少。18、C19、D20、B21、C22、C 解析:发展经济应保持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发展。2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破坏森林的危害。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使地表裸露,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树木减少,蒸腾作用大大降低,使降雨减少,影响气候;使许多动植物失去家园,生存环境遭受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受损。 二、

13、综合题24、 【答案】不利行为:随手丢弃塑料袋、饮料瓶、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对策: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喝瓶装水和饮料 使用节能电器 亲近大自然,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存在:随手丢弃塑料袋、饮料瓶、使用一次性餐具等对环境保护不利的行为从我做起,改变陋习,提高个人素质做“低碳生活“的实践者: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喝瓶装水和饮料 使用节能电器 亲近大自然,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考点: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5、 【答案】(1)5%葡萄糖 铅(或醋酸铅) (2)B (3)能 越低 【解析】 试题分析:(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铅对小白鼠的

14、健康有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铅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实验变量是铅,所以甲组应注射5%葡萄糖溶液,乙组是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所以实验前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或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没有影响。 (2)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3)比较曲线坐标图可知:由甲和乙曲线可知,甲小白鼠体内无铅血红蛋白含量几乎不变,乙小白鼠体内含铅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说明铅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越低。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及其控制,解此题的关键掌握科学探究的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读图能力。 26、 【答案】1-B;2-A;3-C;4-D 【解析】 试题分析:罪恶的砍伐,会导致森林减少 ;随意倒污水,会导致江河湖水水质恶化;滥捕鸟类,易引起森林.农田.草原发生病虫害;草原过度放牧 ,破坏植被,会出现沙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