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718878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平安感和满意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经济高速开展,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不断满足群众对我们的新期待、新要求,提升公众平安感和满意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开展道路上的一个新思考、新任务。一、群众平安感和满意度的内涵公安交管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联系最紧密,是建设法治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窗口。平安感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平安与否的切身感受,主要取决于道路交通是否平安、畅通;满意度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道路交通管理满意度,其次对公安交管队伍的满意度。群众的平安感和满意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

2、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开展发生着新的变化。随着人民群众对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长的不断需求,群众对交通平安需求也随之越来越高。这种要求反作用于公安交管工作,从而促进了公安交管工作科学改良和开展。与此同时,公安交管部门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平安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交管工作的根本标准,从群众最期盼、最紧迫、最急需的事情做起,不仅提升了公众的平安感和满意度,同时促进了公安交管工作的进步。 二、制约群众平安感和满意度的因素 交警新站大队为找准辖区道路平安、畅通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立足于信访、“五进、党员教育实践、“三我等活动的开展,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查找、发现、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

3、升群众平安感满意度。通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建议我们感到,辖区市民关注道路交通平安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很高,能够客观的提出各项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来分析,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施“智能交通不完备,道路建设不同步、开展不适应。新站区已建成道路大局部正在调试安装电子警察,一些车流量较小,比拟偏僻的小路闯红灯现象严重,容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单一靠人力去管理,一是警力缺乏,二是收效甚微。局部已建成道路没有非机动车道,或有非机动车道被占道经营、高压电线杆等堵塞,导致无法正常通行,非机动车道成了摆设,早晚顶峰时段,机非混合行驶在机动车道,显得交通混

4、乱。二停车“乱停乱放多、泊位设施少、供需矛盾大。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提升,导致公共停车泊位缺口大,特别是学校、医院、大型商场周边及居民区更为明显,缺少停车泊位,司机乱停车,给市民生活、出行带来不便,静态交通秩序会影响到整个城市交通运行。新站区已有公共小型汽车停车泊位900余个,大型汽车停车泊位100余个。公共小型停车位有居民恶意长期占用、小摊小贩占用现象,导致局部车位不能正常使用;辖区内无大型车辆停车场,因地处二环外,城郊结合部,辖区许多居民已道路交通运输为生,大型车辆小区不允许停放,大型停车场的缺失导致明知交警要处分但还是不得不停车的两难局面,即不利于道路交通管理,又不利于提升群众平安感和满意

5、度。三执法“要求标准高、硬件受制约、效率受影响。当前各项交通管理和效劳工作任务繁重,同时新的法律法规实施,各项禁令、条令等都对交管工作和民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经济社会开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上正在不断更新和改变,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情况看,在对交通管理中,缺少说理、劝导、教育,加之局部驾驶人法制意识不强,出现违法行为后对交通警察的处分心存怨恨,引发一系列的恶意投诉和报复,给民警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民警出现消极情绪,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四群众“期望值过高、认识有偏颇、缺少信任感。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群众最不能理解

6、、最看不惯的就是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不公平现象。因此,在交通纠违时,一些群众都要想方设法寻找关系,担忧自己吃亏,认为处分都是交通警察讲了算,往往要求少罚款或者只罚款不扣分,高估了交通警察在实际工作中的权利。有局部群众一旦无理要求被拒绝后,对交警部门执法过程中的公务行为不理解、不配合,多采取回避、拒绝甚至是抵抗等消极态度。有些群众虽然不太懂法,但他们最懂得比拟,一些群众由对少数民警形象、作风有看法,进而对民警群体有一定的偏见,加上一些媒体的不实报道,迅速成为热点新闻,使得交警形象受损,进而对执法部门产生不信任感。 三、提升群众平安感和满意度的具体实践 针对上述制约“提升群众平安感和满意度的因素

7、,新站大队紧紧围绕以“民意为核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从公安交管工作科学化、优质化的开展方向出发,树立科学的考评工作导向,努力向提升群众平安感、满意度方面倾斜的理念,主动谋划,推陈出新,从而促进我们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解决根底设施问题。新站大队对辖区重大交通事故发生成因整理、分析,对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辖区商业繁华路段的平安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逐一登记列表,建立隐患台帐。有关涉及到设施问题的,主动与管委会对接,形成书面材料,屡次向相关职能部门汇报,提出建议和意见,及时整改。按照支队的规划和部署,通过新站大队的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在取得了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已成功组织召开屡次区道交联

8、席会议,共同解决新站区道路交通智能建设工作,并稳步推进。二解决停车难问题。按照支队要求,为更进一步做好文明城市创立工作,新站大队一面在有条件的路段新增公共停车位400余个,包含大型车辆停车位,让周边从事道路交通运输的居民车辆有地方可以停放,切实解决辖区居民停车难问题;另一面加大对禁停路段乱停乱放现象的治理工作,利用疏导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周边群众的支持。三解决信访问题。新站大队长期以来把群众的平安感和满意度作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衡量和检验标准,集中解决影响群众交通平安利益的突出问题。一是找准问题根源,对症下药。二是开展当事人回访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全面提升群众满意率。三是畅通监督

9、渠道,提升社会满意度。对外公示投诉和业务咨询热线 ,倾听办事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断改良我们的工作。例如停车位施划出现的供需矛盾,周边居民要求施划,解决停车难问题,沿街门面反对施划,影响店面生意,双方都在不断信访,大队组织居民代表和商户代表进行座谈协商,最终达成共识,终止信访。四解决占道经营问题。发动社会力量,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为辖区居民创造一个平安、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新站大队一方面制作?致沿街商户的一封信?进行散发,对占道经营行为进行劝阻;另一方面对小摊小贩、非法营运车辆长期占用公共车位、车行道、人行道的行为,联合城管、运管等辖区相关职能部门展开不定期联合

10、执法予以坚决打击,取得了显著成效。五解决交警护学岗问题。新站大队着眼群众期盼关切,突出反响强烈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管控。多年来坚持不断,未发生一起涉及到学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近期,根据辖区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在原有两处护学岗的根底上,又调整增加了一处,同时,在学校周边试增家长接送学生临时停靠区,设立告知牌,规定时间段,划定区域,要求单排靠边停放,即停既走,加以标准和管理,取得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好评。六解决交通秩序管理突出问题。从优化调整警务模式入手,把“排堵保畅作为工作重点,加强顶峰期执勤,突出群众反响强烈的繁华地区交通疏导和校园、医院等重点部位管控。执勤民警在顶峰期侧重于在路口指挥疏导交通,

11、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平峰期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侧重于对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以及静态交通秩序的管理。在交通执勤执法中,把文明执法、标准执法的工作模式贯穿到交通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按照“先教后罚,不教不罚,重教轻罚,不改必罚要求,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口头警告,推行民警执勤执法人性化执法。七解决居民法制意识问题。一是要掌握社情民意,提升执法效劳职能。加强警民共建,积极开展警营活动和警民恳谈活动,充分征求各个单位对交通管理中存在的建议和意见,答疑解惑。二是深入开展,实现文明交通社会化。在辖区上下持之以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交通教育实践,引导市民把文明交通的要求转化为日常的行为标准,用道德

12、和法律同时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三是坚持开展五进宣传工作,深入辖区内所有的学校、企业、社区、机关等部门,利用典型事故案例讲解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并倡导被宣讲人能够做到平安交通、文明交通。通过等等一系列的努力和措施,新站大队一是把握“在思考状态下工作的原那么,围绕如何让群众更平安、更满意,全面梳理整改工作弱项,不断研究完善工作举措,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情怀解决困难、推开工作,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办理好对群众有益的事情。二是把握实事求是的原那么,坚持以真实民意为导向,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谈工作、谈质量、谈评价、谈要求,始终以群众安不平安、满不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把握坚持到底的原那么,始终把“提升群众平安感和满意度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坚持到底。要勇于开拓、排除干扰,从一点一滴、一人一事、一环一节抓起,通过日积月累、常抓不懈的努力,推动公安交管工作取得新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