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3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715246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3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为规范我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三十四条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公司部门负责及时报告城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二、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人以上死亡,或者_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人以上_人以下死亡,或者_人以上_人以下重伤,

2、或者_万元以上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_人以上_人以下死亡,或者_人以上_人以下重伤,或者_万元以上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_人以下死亡,或者_人以下重伤,或者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_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四、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_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

3、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青岛_有限公司(盖章)年月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二)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安全保卫部应向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市安监局报告,职业病危害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_人数、可能发生的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并对职业危和事故不得以任何借口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2、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采取紧急措施,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控

4、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3、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保护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4、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一般事故应当小于_小时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措施。5、职业危和事故发生后要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实行整改措施,追究事故者和相关人员的责任。6、本制度从颁布之日起实行。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三)为了规范

5、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安全保卫部应向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市安监局报告,职业病危害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_人数、可能发生的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并对职业危和事故不得以任何借口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2、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采取紧急措施,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3、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_泄险,保护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_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4、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一般事故应当小于_小时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措施。5、职业危和事故发生后要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实行整改措施,追究事故者和相关人员的责任。6、本制度从颁布之日起实行。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