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安全培训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70962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养护安全培训(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 路 养 护 安 全 培 训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高 速公路事业科学、协调发展,建设和谐交通的必要措施。为了规范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预防高速公路养护安全事故以及相关 的安全事故,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和正常运营,根据国家有关 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规程,进行本次安全培训。一、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责任(一)总体原则:养护作业安全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 体制,层层建立责任制,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 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二)公路养护部门的责任1、养护单位(养护施工企业)是养护作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单位(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

2、产第一责任人。2、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实 施对养护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3、在实施养护作业前,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三)养护员工的责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遵守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二、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一)目的1、保护养路员工自身安全。2、保护养护机械设备和公路设施的安全。3、保护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二)意义1、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2、为社会提供畅、洁、舒、美、安的公路交通环境。三、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分析(一)影响因素1、路的因素:一是作业区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作业区提示标 志不清,施工作业影响交通运行。作业区标

3、志提示不清,由于提示 作业区的标志不清晰或缺失,驾驶员行驶到作业区,没有注意到道 路变化,造成交通事故。施工作业影响,指施工人员及车辆随意出 入作业区,影响公路正常行驶车辆,造成事故。二是公路状况不良, 通行条件差,导致车辆发生事故。2、人的因素:一是驾驶员的操作因素。包括在作业路段强行超车、 车速过快、操作不当等,造成事故。二是养护员工自身原因,自我 保护不足,引发事故。3、车的因素:一是过往车辆故障造成的事故,二是养护车辆、机械 设备操作不当造成事故。(二)安全隐患1、作业环境危险,易发安全事故。作业环境危险体现在:危险路段、 不利天气、夜间作业、高空作业;2、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存在安全隐

4、患。主要表现在:养护单位领导 不重视、员工自身不注意、车辆设备不安全。3、养护作业不规范,引发安全事故。作业不规范表现为:作业区标 志设置不规范、机械设备操作不规范。4、公路通行条件不良,诱发安全事故。通行条件不良主要指:公路 桥涵病害未及时处治、路面障碍物未及时清除、路面积冰积雪未及 时清除、公路标志损坏。四、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的特点(一)高危性:车辆行驶速度高、养护作业区通行条件复杂、养护作 业环境危险,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由于车速高、冲击力大,一旦发 生事故对人、车及公路设施破坏严重,一般多为重大事故,危害性 大。(二)多发性:车辆在公路正常行驶时,由于车速高,干扰小,驾驶 员容易产生麻

5、痹思想,进入养护作业区了望不够,采取措施不及时, 容易撞上作业区内的施工人员、车辆和设施而引发事故。养护人员 自身防范意识不足,不注意自我保护,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三)复杂性:养护作业时来自过往车辆、行人、养护员工、养护机 械设备、公路通行环境、公路技术状况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干扰,增 加安全管理难度,容易引发事故。(四)集中性:由于养护作业占用行车道,容易造成堵塞,车距较近、 车辆集中极易引起事故,如前车发生事故,后车采取措施不当,极 可能引起连锁事故。五、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一般规定1、公路养护生产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购买保险并且经过安全教育 和维修作业安全规程培训。2、凡在公路上进

6、行养护生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必须穿着桔红色工 作装。3、从事特殊工种或易污染材料施工的作业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劳动保 护措施。4、养护工程开工前应根据部颁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规程,向施工 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对施工现场、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措施 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安全要求。5、公路养护生产作业必须按部颁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规程中作业 区交通控制标准设置相关的渠化装置和标志(附图13),并指派 专人负责维持交通。6、养护维修作业的安全设施、标志,应顺着交通流方向设置,作业 完成后应逆着交通流方向撤除,恢复正常交通。7、夜间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符合生产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施工中的 小型桥涵两侧及穿越路基的

7、管线等临时工程,应设置围栏并悬挂红 灯警示。8、养护工程施工现场架设长期、临时用电线路必须用绝缘物支持, 各种电器设备应配备专用开关。9、电器设备检修必须在切断电源后由电工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10、在山区公路进行养护生产作业时,由于视距条件较差,车道坡 度较大,要设专人指挥交通。(二)路基路面养护作业安全规定1、公路养护保养作业人员所携带交通工具及小型作业机具应放置在 行车道以外。2、公路陡坡、急弯内侧的路肩严禁堆放砂石料等堆积物,其余路段 因养护施工作业需临时堆料的,材料应整齐堆放在作业区域内。3、机械清扫应沿路面右侧进行,并应尽量避免在中间行车道进行清 扫作业及变换车道进行清扫作业。4、在

8、因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路段进行养护清除作业时要指派 专人观察险情,以防意外。5、在傍山易落石路段进行养护生产作业时,应采取防滑坠落措施, 并注意防止危岩、浮石滚落,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6、山区公路作业区的布置应考虑纵坡的影响而在原有安全防护措施 基础上增加一级安全防护措施。7、山区公路作业区的施工标志应设置在竖有急弯路标志、反向弯路 标志或连续弯路标志等设置同一位置处。8、在同一山区公路弯道养护作业,不得同时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作业区。(三)桥梁涵洞养护作业安全规定1、桥梁养护生产作业时,应首先了解架设在桥面上下的各种管线, 并要注意保护公用设施(煤气、水管、电缆、架空线等),必要时

9、应 与有关单位联系,取得配合。2、在桥梁栏杆外进行生产作业应设置悬挂式吊栏等防护措施,夜间 要设置警示信号。3、拆除桥涵等建(构)筑物前,应制定安全可靠的拆除方案。4、加强桥涵施工临时便道及便桥维护管理,并设置施工警告标志和 减速慢行标志,确保车辆及行人通行。5、进行登高作业或维修交通标志时,周围应设醒目的安全标志,登 高作业人员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1、凡需占用车道进行绿化作业时必须按部颁规程中作业区交通 控制标准设置相关的区划装置和标志。2、路树整段采伐、修剪作业人员必须穿着规定的标志服,并按边通 车边施工或中断交通情况设置相应的标志。3、绿化作业机具一律安置在行车道范围之外或绿化作业区域

10、内。4、遇大风、大雨、大雪、雾天等特殊气候必须停止绿化养护工程作 业。5、在陡坡处严禁在同一断面的上下同时作业。(五)特殊季节养护作业安全规定1、公路除雪作业分为新雪处理和压实雪处理。2、除雪作业应以清除早晨新雪为主,要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清除急弯、 陡坡、桥面等特殊路段积雪,尽可能防止形成压实雪。压实雪不能 及时予以清除的应撒铺融雪剂或防滑材料。3、除雪作业现场必须实行统一指挥,并落实与作业形势相适应的安 全作业措施和交通控制措施。4、暴风雨前后,应检查工地建筑物、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 临时路线,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电、漏雨等现象,应及时修 理加固。5、雨季施工的养护工程施工现场、施

11、工驻地及场站应采取排涝防洪 措施,并及时清除雨后积水。6、处于洪水可能淹没低洼地带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应提前做好防范 措施,施工作业人员要提前做好安全撤离的准备工作。7、长时间在雨季施工作业的养护工程,应根据条件搭设雨棚。施工 中遇有暴风雨应停止施工。8、水毁抢修工程除设置相应标志外,应对发生水毁及时予以恢复。9、雾天由于能见度低,通常不宜进行养护生产作业。10、需雾天进行抢修作业的,必须联合有关部门封闭交通进行,所 有交通安全设施和标志均需设置黄色施工警告信号。11、严禁在能见度差(如夜晚、大雾天)的条件下进行人工清扫。13、高温季节施工,应按劳动保护规定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适当调 整作息时间,

12、尽量避开高温时间。(六)养护机械安全管理规定1、养护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方可独立操作养 护机械,不准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设备。严禁酒后操作机械, 严禁机械带故障运转或超负荷运转。2、凡在公路上移动作业的养护机具外壳颜色必须为桔黄色,应急抢 险车辆要安装黄色警示灯。3、养护机械应按其技术性能要求正确使用,不得使用缺少安全装置 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作业,不得操作带故障的机械作业。4、严禁私拆乱改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 置,严禁拆除检测、指示、仪表、报警及警示装置。5、养护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查明行驶路线上的桥梁的承载能力 及隧道、跨线桥的通行净空,确保机械设备安全通行。6、养护施工作业车辆不准带病出车,不准随意调头或逆行,夜间行 车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严禁疲劳和违规驾驶。7、养护机械在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养护机械工作装置运动轨迹范围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必须 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8、养护机械应按时进行保养,严禁养护机械带故障运转或超负荷运 转。9、操作人员必须执行“三检制”: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工作中的观 察制度和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10、严禁养护机械运转中进行机械保养、修理作业。各种电器设备 的检查维修应断电后由专业人员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