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启示本站推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69512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启示本站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启示本站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启示本站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启示本站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启示本站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启示本站推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启示本站推荐 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启示 原标题为: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在国家改革政策的推动下,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经营形势逐步好转,但在实际经营中金融创新步伐滞后、金融业务单一的现状仍有待改进。在此过程中,作为金融业中的“弱势群体”,农村信用社如何既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又能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追求自身发展,可以从国内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在经营理念上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准确把握经营定位,突出专业化特色。经营定位是企业经

2、营与竞争的目标性战略。如北京银行作为一个地方性金融机构,由于受规模和网点的限制,不能与全国性大银行比,其中间业务收入仅占到1左右,大大低于其他股份制银行,但该行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的经营特色,仍然实现了较好的盈利。信用社的优势在于网点覆盖面广、人员多、管理层次少,经营机制较活,劣势在于信息、技术、网络、人才上相对落后;在存款业务、小额农贷、中小企业贷款、农村消费贷款业务上有优势,而在国际业务、票据业务、结算业务、理财业务上不具备优势。因此,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坚持立足于“三农”,将“根”深植于“三农”,要抓住股份制银行在农村涉足不深的机会,在服务“三农”中谋求发展的出路。 第二,发挥自身优势,推

3、进金融业务创新。农村信用社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服务区域内拥有良好的人缘和地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开发出对路的贷款业务品种,如针对一般家庭的小额信用贷款、村民的建房贷款、多户的联保贷款和具有发展愿望的创业贷款等贷款品种,满足多种需求。同时还可发挥自身点多面广的优势,拓展代收水电费、电话费、养老金、代缴保险、税款等中间业务。在吸收存款方面,可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在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品种,加快存款服务的多样化建设,根据城乡群众的需求和现状,开办农户养老储蓄、医疗保险储蓄、子女教育和婚嫁储蓄等业务,多渠道揽储。 第三,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树立服务营销意识。客户关系管理是现代服务业管理的一个崭新理念

4、,是指企业通过富有意义的交流沟通,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最终实现客户获得、客户保留、客户忠诚和客户创利的目的。目前,国内农村信用社客户关系管理差距较大,市场和客户中还有大量的需求未能满足,客户资源、客户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一是要真正把以客户为中心落到实处,把客户关系作为一种资源来经营;二是强化客户维护工作,信用社重拓展轻维护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事实上,客户需求没被挖掘是一种损失,客户流失也是一种风险。因此,要及时掌握客户需求,作出最及时、最适合的反应,协调客户服务资源,为客户提供使其满意的服务。三是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将客户信息转化为竞争优势,运用各种渠道优化银行与客户的关

5、系,从而使客户盈利贡献最大化。 第四,严格内控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一是要高度重视贷款抵押。抵押具有“担保之王”的美称,作为市场化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加强贷款管理,确保债务偿还,规避资金风险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农村信用社在贷款业务中更应注重抵押品的落实,不能因拓展业务而放宽条件。二是完善制度和决策程序,把好贷款发放关。各股份制银行都是将控制贷款决策失误的重点放在完善制度和决策程序上,扎实做好事前控制工作。决策失误后贷款出现风险追究责任只是亡羊补牢的无奈之举,因此制定科学的审批制度、规范贷款决策程序,将风险控制关口前移,才是防范贷款风险的根本。三是强化风险管理。要从体制、制度、流程、人员、信息系统等

6、方面入手加强风险管理,将风险控制的职责落实到每个环节和岗位,努力实现全面、全员、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有效保证资产规模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质量的提高。 第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责权利高度一致。农村信用社现行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既不是战略投资人、又不是内部管理者,没有人真正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负责,必然导致短期行为。因此,要积极推进市场化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经营发展在科学规范的制度构架内运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高级管理人员持股,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弱化内部人控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同时,在具体经营中,逐步引导建立业绩导向型企业,以贡献大小为衡量标准,实行差别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真正实现收入与贡献对等的市场分配机制,把每一个人的精力都集中到工作中和为企业多作贡献上。 总之,股份制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有许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但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不能单纯地采用拿来主义,而是要甄别和借鉴,毕竟两者在机制、定位、运行模式上还是有区别的,农村信用社六十多年的历史也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和方法,还有待农信人不断去挖掘和弘扬。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