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摩体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68692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观摩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课堂观摩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观摩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观摩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教学反思陈丽丽老师的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事业导入新颖又有效,模拟表演蒙古男儿三艺,很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涛老师以三个主题为板块,重整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两位老师都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激发了历史思维,情感得到了培养。都善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好。本节课总体上达到了预定的三维目标。从整个教学环节来看,我认为有三点成功之处:其一是导入新课。在课程标准中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使学生由知之变为好之

2、、由好之变为乐之是我们历史教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我把超级模仿秀搬到课堂中来,同学们对这种形式非常新奇,兴趣大增,都能积极参与;在表演的过程中尽心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这样,一开课便激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使这一环节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二是教师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教材重组加工。将课题“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改为“元帝国的统一与巩固”,因为“拓展”与“基业”的专业术语太强,对于以感性认识为主、没有完全独立的综合能力的初一学生来讲,确实是晦涩,难以理解,将课题改为“元帝国的统一与巩固”,意图在于帮助学生通过课题了解本课内

3、容。将本课的子标题合并成两个问题:其一是元的统一;其二是元的巩固。这样,学生结合板书,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说教法; 先学再教。采取谈话法,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师生交流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本课.其三课堂反馈。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却忽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节课下来,虽然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寥寥无几,这不是课改的目的。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觉得随堂反馈很有必要。为了不让学生有消极被动的心理,本课我采取导学案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巩固知识环节很有创意

4、。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简单问答式的方法,采用了学生乐意接受的“导学案和游戏想,效果很好。最后巩固练习,我把一些重要的人物、时间、事件分别写到一些纸条上,把游戏的名称定为“找朋友”。宣布完游戏规则,同学们争先恐后到前边来,他们参与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座位上的同学对前边同学检验的过程也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在玩中学,在乐中反馈与回顾。本节课,学生都找到各自的朋友,这表明知识目标达到了,也说明这种游戏的方式效果非常好。没有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自然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且很有特色。最后 本节总体上说是节成功的课,但也有遗憾之处,在处理文天祥抗元的问题上,不能与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并列,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历史人物。不很恰当,显的很突兀,还需要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