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684975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物态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物态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物态变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物态变化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眉山地处丘陵地带,山青水秀,风光秀丽,是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 )A瓦屋山上的雪凝华 B。丹陵柚树叶上的霜凝固C黑龙滩湖畔的雾液化 D湿地公园草上的露珠液化2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湖水结冰3.天路面有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 )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 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C.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0C而熔化D.洒上

2、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0C而使冰雪熔化4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AB段,冰仍然处于固态,一点点都没有熔化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 )A甲物质是晶体 B. 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C乙物质的熔点是80 D 第12min时乙物质是固态6.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7.

3、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图2中,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时间时间时间时间8.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9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种类有关10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

4、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油不会烫伤他 B.油锅里的食用油沸点不高C. 油锅里是醋和油的均匀混合液,沸点低D. 油锅的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上层是油,醋沸腾时,油并未沸腾11.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金属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12.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

5、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13.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 B、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汽化现象14在制药时,可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作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15.将

6、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6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 (1)(3) D(3)(4)17.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据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7、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18.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19.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

8、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20.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21.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长度是5厘米;然后插放在烧杯内正在沸腾的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30厘米;若用温度计去测量某液体,水银柱长度是15厘米,则液体的温度是_22、小明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了几下,正准备测自己的,此时正好有同学急促地喊他:“要迟到了,快点学去!”小明立

9、即将体温计放在窗边,背书包上学去了晚上回家发现原封不动地那儿,他拿起看了示数,如图所示,此示数为_ ,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 (选填“”、“”或“=”)这个示数,其理由是_ 23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冰 24.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5在室内放一敞口的酒精

10、容器,容器内酒精的温度与室温相比要 一些,这是因为 。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 的,(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三、探究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26.如图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_图为体温计,其示数为_。寒暑表的示数是_。(不必读出估计值)27.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分钟。(2)从图像中得到晶体的

11、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凝固点为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 了(选“高或低”)(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8.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若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温是 .(2)下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的数据,当水温升到90时开始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有关数据如下:时间(分)00.511.522.533.54温度()909294969898969898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第 分钟记录错误.(3如图丙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小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