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683637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报告班级:组别:成员:指导老师:目录一、调查背景二、课题提出三、调查对象四、调查方法五、调查结果六、调查分析七、体味感悟八、导师评语、调查背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恋爱已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了大学生婚 恋 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学校和 家庭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由 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进而发展到正视现实、积极引导。 婚恋观 是人们对恋爱、婚姻问题的态度和观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 文化的多元化趋势的进步增强 ,固有的婚恋价值评判体系正受到冲 击。作为跨世纪的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正折射出代中国

2、社会婚恋价值 观的种种。大学生婚恋观是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 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 看法 其非但直接影响其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对未来婚姻、家庭 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当代大学生生理条件成熟,思想开放,加之校 园环境的相对自由,婚恋已成为高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份。由于西 方文化的渗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的碰撞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婚恋 观带来了考验。因此,如何使当下大学生婚恋现实与传统婚恋道德相 调和成为当务之急。 而所谓的婚恋道德是指个体反映在婚恋中所必 须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现代社会中再用以前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已经 不太现实了,但是一定的

3、准则还是要遵循的。现在有一句流行用语叫做: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在 耍流氓,的确当代大学生已再也不把婚姻家庭看做谈恋爱的终极目标, 恋爱意识的开放性与传统恋爱家庭的矛盾,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婚恋价 值判断的迷失 他们恋爱的主要目的不是婚姻家庭,而是寻求精神寄 托和感官享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婚恋是以孤傲为恋爱动机,而以人 品、才干、性格、志同道合等为标准,寻求择偶对象。这样不是我们 想看到的状态:动机“低劣”标准“高尚”。 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 “性”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恋爱产生于性的生理机能的成熟使异 性产生倾慕 彼此挨近交流的渴望。性爱是性的行为表现是恋爱、婚 姻不可或者缺的内容。当代大

4、学生对未婚同居还是比较宽容的。传统 的 婚恋观念中恋爱结婚性行为的递进模式是符合社会婚恋 道 德规范的, 但在当代大学生婚恋中这一模式已不是必然约束,而 是被 解构成恋爱性行为结婚。在大学生中对婚前性行为也 是比较 宽容的。 这可能与当代大学生接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 想更多, 而不太看重中国传统性道德有关。这样的模式在传统婚恋观 中是违反 婚恋道德规范, 受社会群体谴责的。但现实情况是这一模 式已被半数 多大学生认可。所以我们就对于生活周围的大学生进行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进行 详细的调查,进而更加了解当今我们生活中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且去 寻求造成的因素。以下是调查的详细说明。、课题的提出近年

5、来, 高校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各界和高 校对此现象也投入了较大的关注。但仍未能形成较完整、系统的定论 就现状来说,高校掀起的恋爱热,覆盖面广、影响深,这不能不令人 深思。爱情, 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 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索影响 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 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多么夸姣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 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夸姣的爱情

6、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 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 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 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 象了。 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再也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 爱 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 及形 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镇静、正 确地审 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 树立正确 的恋爱观和人生观。、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了长安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 生及这些学生周围的朋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7、(为了确保调查的准确 性对于调查对象也做了分析:关于本次随机抽样调查我们总共受访人 数 147人,男生 79人,女生 68人,男女比例 1.16:1;关于调查渠 道我们用了包括维信朋友圈、qq空间、qq群等多种渠道;关于本次 调查问卷问题的设有 32个大体上接近真实恋爱的情况确保了样本的 准确性使得得出的结果更加的真实可靠)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的大学生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内容涉及到了 如何看待爱情、恋爱观、父母对于自己爱情的看法、择偶的标准、爱 情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以及如何面对、婚姻先后的看法、如何对待性 行为、及父母一辈和家庭环境对于自己爱情的影响等多个方面。采用 随机抽样的方法在

8、我们自己及周围朋友中发放问卷确保了调查样本 的准确,总体上以长安大学的学生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大学的大学生 为样本总体,更能接近我们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真实情况,问卷以电子 问卷采用网络形式发放,秉承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五、调查结果接受本次调查的对象中,男生有79人,女生有68人。其中是独生子 女的有 64人,不是独生子女的有83人,男女比例,是否独生比例都 比较均衡,因此调查结果较为准确。本次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 主要分为三个部份:恋爱,婚姻与性。(1)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有 36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处于单身状态, 47的学生 则有过一次以上的恋爱经历;而在为什么没有上大学前谈恋爱的

9、问题 上, 40的学生认为是因为父母和升学的压力,45的觉得是自身原 因造成,其余的则认为没有遇到合适的。40的学生表示希翼大学开 始一段新的恋情, 60的学生则表示不希翼或者视情况而定。 关于恋爱的最佳时间,近 90的学生选择是大学期间及其大学后, 而惟独 10的学生选择在大学前去谈恋爱,因此,在初恋的时间这 个问题上,更多的人表示还没有到这个时间。而在如何产生感情上,50的学生选择了日久生情,其余的则更倾向 于一见钟情和缘分一说;对于择偶标准的问题上,一半的学生觉得自 己有较为明确的择偶标准,而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 3个择偶标准 分别是性格,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在恋爱的动机上,50的

10、学 生表示是被对方的某种气质或者特点所吸引,而 50的学生选择了 其 他原因对于恋爱中的现实因素问题,60的学生觉得很重要,35的学生觉得普通,而惟独 5的学生觉得不重要(2)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近 80的学生认为婚姻与恋爱的差别大,惟独 20的学 生认为两者差别不大或者没有根本区别;对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这句话, 70的学生表示赞同, 30的学生表示反对。在对理想的结婚时间的调查中,有近 95的人选择了 2530岁期间 考虑结婚;而在婚姻中会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大部份人把感情,经济 条件,孩子排在了前三位,而把性,声誉排在后两位。在理想家庭的 问题上,54的学生选择了“自己,

11、配偶,孩子,父母”的形式,36 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配偶,孩子”的形式,惟独 10的学生选择 了“自己,配偶”的形式在婚姻过程中, 80的学生认为现实因素很重要,18的学生认为一 般,惟独 2的学生认为不重要;而在社会上许多女大学生求保养, 男性包小三的现象的问题上,大部份人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少部份人 的态度理解,但不支持,惟独少部份人表示理解且支持。(3) 大学生性知识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过性行为,惟独少数的学生有 过性行为;而对于性的看法上,95的学生表示这是非常正常的行为, 是生理需求,也是爱情的调味剂;因此在能否接受你的恋爱对象或者 偶在与你交往之前的发生过的婚前性

12、行为的问题上,60的学生表示 自己可以接受, 40的学生表示不能接受;关于性知识的来源途径, 大部份学生表示来自视频书籍等媒介,惟独少部份学生表示来自父母 的教育。六、调查分析恋爱观首先表现为恋爱认知,大学生在对自我性别的满意程度上, 男生普遍高于女生。在回答“你对自己的性别满意吗?”问题时,男生 中有 91.1%的人选择满意;而女生中选择满意的人数比例为 77.8%;3.3%的男生和 10.6%的女生选“很难说”。在问到“男女生的 智力有无明显差异”时,大部份的男生和女生都认为男生高,仅有一小 部份选择女生高。在女生中,有 41.2%的人选择“男高”,5.7%选择“女 高” ,53.1%认为

13、无明显差异 ;45.3%的男生认为男高 ,1.9%认为女 高,52.8%认为无明显差异。浮现这种情况与我国社会存在的性别偏见 有关。存在了不少年的“男尊女卑”思想在现代社会并没有被消除。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男性大多承担政治领 导、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军人警察等较高层次的社会职业;而女性 大多从事服务员、营业员、保育员、护士的功能较低层次的社会职业 这一切表明,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性别偏见在我 国是普遍存在的。调查发现 ,多数大学生获取婚恋知识和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网 络、电视、报刊、书籍等大众媒体,占被调查学生的 71.7%;其次是从 朋友和同学处得知,

14、占 18.2%;而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获得的至少,分 别仅占 7.9%和 2.2%。在问到“你希翼从哪里了解更多的性知识和恋 爱知识”时,有 45.5%的学生回答“希翼通过学校设置专门的教育课 程来了解”。由此可见,大学生获得婚恋知识和性知识的途径多样化, 无师自通占主导方式。同时,对于性及婚恋知识有迫切需要,婚恋及性 的教育应走进大学课堂。这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性”的话题是羞于 被提起的。而网上的东西真假难辨,所以在家庭和学校普及性教育刻 不容缓。应在大学生中开设性教育的课程,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 构,解答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时期所存在的困惑问题。应在大学生中开 设性教育的课程,并设立专门的心理

15、咨询机构 ,解答大学生性心理发 展时期所存在的困惑问题。应在大学生中开设性教育的课程,并设立 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解答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时期所存在的困惑问 题。正在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从来没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女生 高于男生。调查结果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恋爱史的学生占大多数。 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被调查的已恋爱的学生中,女生占 61.1%,男生为 38.9%。在选择“从 没谈过恋爱的”人数中,女生占 68.0%,而男生为 32.0%。由此可见, 正在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从来没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 男生。这一是乎矛盾的结论与男女性别差异有

16、关。与男生相比,女生 更为感性,并且在生理、心理上较男生更早成熟。所以,对待恋爱比男 生有更多的想象和渴望,希翼有位护花使者能让自己依靠。在性意识 的指向上,女性多以男性超群的才华、非凡的能力以及萧洒的风度为 敬仰内容;男性则多以女性温厚的情感、温和的性格、俏丽的容貌、 妩媚的体态为追求目标。在性意识的表露形式上,男性总是竭力显示 才华以博取异性的欢心,显得坦达直露;而女性太多腼腆矜持,甚至故 意藏起“庐山真面目”使人难辨真伪深浅。大学生恋爱比例随年级升高而且呈螺旋式增长。大学四年中,各 年级大学生实际恋爱的比例有所不同。大学四年中各年级学生恋爱比 例,随年级升高而呈螺旋式增长趋势。其中,大二有所停顿;大三浮现 转折,恋爱人数增长较其他年级显著。浮现这些现象可能是因为,刚刚 进入大学第二年各种考试接踵而来 ,都忙于英语、计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