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 均田制 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67794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 均田制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 均田制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 均田制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 均田制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 均田制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 均田制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 均田制 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均田制一、均田制的概念: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耕作 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 兵役。均田制实施的基础是土地国有制,因此均田制的实行受国家 掌握土地的多少影响较大 .二、均田制的概况北魏初年 , 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 , 户口迁徙, 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 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 ,并承担一 定的徭役和兵役。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 485 年)颁布均田 令并开始执行。 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 . 后来的隋朝

2、和唐朝初期仍行此制,在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 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制破坏严重。唐德宗 建中元年( 780 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 ,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 废止.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影响国家赋税收入,统治者常 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均田制是政 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或荒地分给农民 , 其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 入,维护统治,并不否定或改变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社会现实,无法 从根本上改变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关于均田制的内容,学生需重点 掌握其概念,一般以史料的形式命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 正确理解,进而得出正

3、确的答案。1。 南宋士大夫叶适说“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 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凡人诉论田业,只凭契照为之定夺。”该言论反映了A。 从汉代到唐代一直实行均田制 B。 政府在土地 配置中的职能已经转化C。 宋代土地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D。 政府财政收 入主要来自于土地买卖【答案】B1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均田制”的基本原因是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A. 大量无主荒地需要国家管理 B 。 土地兼并 严重影响国家收入C 。 许多流民需要安置 D 。 保证国 家兵源的需要【答案】B【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都不同程度和均田制的实行有因果关系, 但是基本原因就

4、是缓解土地兼并的影响,故拍虎 ACD,所以选 B。 2 钱穆说,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而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 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均田制的实质是贵族土地私有制 B。 井田制下 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C。 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是土地国有制 D. 均田制和 井田制都是土地私有制【答案】C【解析】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推行分封制的经济基 础。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国家把掌握的无主的荒地 分流民,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故 ABD 错误,答案为 C。3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 , 部

5、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 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 实行土地还授。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 出现大量无主荒地 B. 土地私有 制的发展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C。 政府控制部分土地 D。 当时人 口大量减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出现大量无主荒地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但体现 不出均田制授予农民后需归还国家的特征,与材料不符,故 A 项错 误;均田制是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带来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等问题 , 而采取的土地国有制度,故 B 项错误;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部分 土地在农民死后需还给官府 , 便于国家继续授田,而“到了唐朝中 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6、国家无地可分,才导致“至唐天宝年间, 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 C 项正确;人口较少不是均田制能否 实施的重要前提,故 D 性错误。每道试题 20 分,总计 100 分1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 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 主要反映了A。 均田制度的逐渐破坏 B。 政府掌 握的土地数量减少C. 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D. 部曲奴婢 的社会地位下降【答案】C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 唐制规定,“永业田皆传子孙,口分田于本人死后归还政府另 行授受 。均田制推行后,很多农民受田实际上达不到应受额,而 贵族官僚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途径多

7、占土地.这说明均田制的推行A 。 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B. 放弃了平 均主义分配C. 具有不稳定性特征 D. 解决了土 地兼并问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很多农民受田实际上达不到应受额,而贵 族官僚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途径多占土地”,说明政策不能全面执 行,贵族官僚破坏均田制,均田制的推行具有不稳定的特征。故答 案为 C 项。A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均田制本身并非做到平均主 义分配,排除 B 项;土地兼并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排除 D 项。 3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 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 主要反映了A. 门阀氏族势力的

8、衰落 B。 政府掌握 的土地数量减少C。 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 D. 部曲奴婢 的社会地位下降【答案】A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解析】试题分析:在魏晋时期因为门阀贵族占有占有奴婢,北魏 均田制的做法有利于照顾门阀贵族的利益。而唐朝废除对奴婢的授 田,说明了门阀贵族已经衰落,士族地主兴起,故选 A。B 不正确, 土地总数量不可能减少.C 错误,均田制在唐朝初年仍然在推行。D 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奴婢地位的变化.4北魏首创均田制 ,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 主要形式是A。 众人集体生产 B。 田庄规 模生产C. 个体农户耕作 D. 官府募 民耕作【答案】C5 北魏均田制给所在居民

9、按人丁、耕牛和奴婢授田,分作露田和 桑田,前者“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后者“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 还”.唐初沿用均田制,“所授之田 , 十分之二分为世业,余以为口 分。世业之田 , 身死则承户者授之 . 口分则收从官,更以給人。”这 一制度使北魏至隋唐前期土地制度呈现出A. 单一的土地国有制 B. 地主和 自耕农所有的混合所有制C。 单一的土地私有制 D 。 私 有及国家所有制的混合所有制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均田制包括世业和口分田,世业为私人所 有,口业则是国家所有;故北魏至隋唐前期土地制度呈现出私有及国 家所有的混合所有制 ,D 项正确。AC 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 ,排除. 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 B.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 案为 D。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