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669212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1 一、xx镇根本情况xx镇是京山县南部门户重镇,处在大洪山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貌,版土面积215.2平方公里,辖25个村场,6724农业户,2.8万多农民,耕地面积6.9万亩。早稻种植面积3.2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3.4万亩,全镇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7万亩。获“全国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区”,获“荆门市水稻消费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二、xx镇农业机械化开展现状近年来,由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利好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强根底,重民生,促开展”的重要决策引导,从到是农村农业机械化快速开展时期,从小型手扶

2、拖拉机、大型结合收割机到手扶式插秧机,xx镇的农业机械拥有量有了跨越式开展。截止6月底,全镇插秧机从的70台增加到今天的560多台,xx镇的插秧机保有量在全省乡镇中是位居第一。全镇现有大型结合收割机165台,大型旋耕机135台,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小旋耕器多台,现有排灌台点1200处,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全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全镇小麦机收率达92%,早稻、中稻机耕机整率达93%,早稻机插面积达1.9万亩,中稻机插面积达1.3万亩,机插率达51%。全镇上半年机械作业平均率达78.6%,水稻消费主要环节根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三、xx镇农业机械化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农业机械

3、利用率低,农机具维修保养不到位。“有机户无田种,无机户种田难”。这种现象使得农机具的利用率不高,建议鼓励无机户把农田“托管”给有机户,推动土地流转,让农机大户变成种粮大户,让有产业的农民不再为自己的几亩田操心,轻装上阵,专心自己的产业。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农机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保养,在农忙正准备作业时“趴窝”,也降低了机械利用率,建议农业机械销售商增加售后效劳,特别是享受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农机具,不是“一卖了之”就完事了。2、农机合作社的社会效益不强。xx镇现有“亲农”、“发”、“银华”等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社员一般都是单兵作业,个人结算,各自为战。合作社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够,制度不

4、完善,建议本着农机户自愿,组建有特色、小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托管”、“代管”本组、本村的闲散田为主,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农业机械作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国家农机购置惠农补贴指标太少。因国家政策的利好因素,加上大型收割机4-5年就要淘汰,所以如今农村购置各类农机具的热情持续高涨。以今年第一批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例,全镇有48位农户申请购置大型结合收割机,而落实享受国家惠农政策购置大型结合收割机农户只有20人。建议向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倾斜农机具惠农补贴政策,实行“普补”,以实际购机、实地作业、效劳周边农户,得到认可后,再“以奖代补”奖励购机户,间接进步农机具利用率。4、乡镇农机公益效劳中

5、心力量薄弱。在京山县的综合机构改革中,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撤销,成立“农机效劳中心”,人员由9人减少到1人,人员身份也转变成社会聘用人员。乡镇农机人员是负责基层农机推广的最前线,为千家万户效劳,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水稻机插秧新技术,要求农机与农艺的高度结合,这些都对效劳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增加农机经费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定期组织乡镇农机效劳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系统提升乡镇农机效劳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效劳才能。5、农村农业根底综合配套设施老化。乡镇农村的机耕道还是上世纪70年代修的,经过这些年使用,已是残缺不全,有些大型农机具根本到不了农田,只能是“望田兴叹”

6、。农村的水渠也是老化漏水,难以畅通,而机插秧是薄水浅插、栽后回水,这样就对水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严重抑制了农机化的开展。建议抓住新农村建立的机遇,把农村机耕道、水渠网络建立纳入新农村建立规划中,没有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2 一、农机化开展现状近年来,我县农业机械化工作紧紧围绕农民“买得起、用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目的,坚持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着眼农机推广实际,努力进步农业综合消费才能,农机化事业得到快速开展。一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中小型农机具得到快速开展,先进适用的新型农机具得到推广应用。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2.8万千瓦,同

7、比增长11%,农业机械原值1.8亿元。现已拥有拖拉机313台、结合收割机125台、耕整机12000台、步行式插秧机65台、乘坐式插秧机1台、稻种催芽机4台、一条龙播种机2台、烘干机1台,拥有排灌机械9500台套/65000千瓦,拥有固定提灌站255处,常年提水量可到达3000-3600万立方米,较好地解决在自然灾害中人畜饮水困难,确保了本县农业消费用水。二农机作业程度逐年进步。20xx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消费程度达58%,比20xx年增长6个百分点。其中,完成机耕作业面积63万亩,机耕程度达77%;机播面积8.9万亩,机播程度为15.8%;机收面积47万亩,机收程度为80%。20x

8、x年9月至20xx年上半年,我县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1万亩,现已丰收在望。20xx年我县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消费,现已在伏龙乡的三夹沟村,石垭镇的云峰村、张口楼村,顾县镇的桐子树村等地完成水稻机械插秧面积近1万亩,预计全县机插秧面积推广为3万亩,力争20xx年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占全县水稻面积的21%,比去年同期增长33%。三农机效劳体系初具规模。近年来,不断强化农机组织建立,构建农民与农机作业市场的纽带和桥梁。农机效劳网络正在形成,全县现有农机销售网点88个,农机维修网点170个,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10个,农机效劳协会1个,农机专合组织15个,开展社员2487人。把有才能提供农机专业效

9、劳的农民组织起来,组建了农机机耕效劳队、抗旱效劳队、机收效劳队、机械维修效劳队、机电灌溉效劳队,积极开展油菜直播、春耕、水稻机插秧技能竞赛,实在解决了机械购置资金缺乏、技术人员缺乏、效劳机制不活等诸多问题。努力推行跨区作业,去年“春耕”期间,组织8台大中型拖拉机到区、武胜县、南充市等地跨区耕地10000余亩,探究了有偿与无偿效劳新路子,走出了农机大效劳的新格局。四建立根底设施更加夯实。全县农用排灌机械9500台/65000千瓦,拥有固定提灌站255处。去年至今年上半年,新建维修提灌站37处,新增提灌面积10.1万亩,机电提灌面积到达69万亩,较好地解决旱灾中人畜饮水的困难问题,确保了全县农业消

10、费的正常用水;全县机耕道1232公里,解决了农民消费生活出行难的问题。五农机购置补贴全面落实。20xx年开场施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至今,全县累计补贴农机购置资金2207.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890万元、省财政补贴资金22.25万元、县财政配套补贴资金295万元,拉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4092.75万元,补贴机具作业收入2800万元。今年1-3月,全县44个乡镇1002户农民购置的1068台农机具享受了农机补贴,中央补贴资金126万元,带动农民投入294万元,但由于20xx年前县本级财政施行了地方累加补贴,从20xx年县本级财政停顿了对农机购置补贴的累加补贴,导致我县今年1-3月全县只

11、补贴了126万元,与前几年同期相比大大降低了机具购置力。二、农机化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受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县农机化开展在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不能完全适应建立现代农业、开展农业产业化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主要表如今:一农机装备不合理。存在“六多六少”问题,即小型机具多、大型机具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粮食作物机具多、种植机具少;低科技含量机具多、高科技含量机具少。二政策性资金投入缺乏。宣传投入少,导致群众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重要性认识缺乏,购机积极性不到位;培训投入少,导致机手熟悉农机平安常识不够,掌握农机操作规程不纯熟;根底设施

12、建立投入少,导致农机作业便道和提灌站建立滞后,农机正常使用受限。三农民购置力不强。多数农民渴望在农业消费中能得到类似结合收割机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新机具,但由于农业收益微薄、新机具的价格偏高、地块分散导致作业本钱高、新机具本钱回收慢,经济效益不好、农机作业季节性强等原因,使得农民对新机具望而兴叹,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纵深开展。四农机油料价格高或紧缺。油料涨价太快,农机作业费用陡增,使用本钱太高,相当部分农民因油料价格太高而“望机兴叹”,甚至出现农忙买高价油或买不到油的现象,影响了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三、加快推进全县农业机械化的对策考虑全面建立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应牢牢把握

13、当前良好的开展机遇,强化农机在现代农业中的根底地位,以建立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的,以社会化效劳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节支为核心,突出“兴机富民”,不断进步农业装备程度和农机作业程度。一增强认识1.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是开展丘区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由于丘区坡地多,地块小而分散,作物种类多,根底设施薄弱,经济条件差,农民素质相对而言偏低,这些因素导致丘区农业机械化的开展严重滞后,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摞慌弃慌田地不断增多,要解决以上诸多不利因素,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消费,机械化就成了现代农业的必备要素,没有机械化的实现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2.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是广阔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14、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把广阔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农村劳动消费率大大进步,同时,农业机械化也是节本增效、增加丘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作物消费的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劳动本钱,减少物化投入,使有限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消费效益,从而增加丘区农民收入。二理清思路1坚持把开展作为主题,以构造调整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进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动力,立足大农业,开展大农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打破,大力开展农机效劳产业化,增强效劳功能,进步效劳程度,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安康开展,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开展及产业构造调整的支撑和保

15、障才能,为进步农业综合消费才能,促进农民增收节支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2.扩大示范、加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以专业技术人员、乡镇农机技站、种粮大户为支撑,把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工作推广到各个乡镇,加强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宣传,深化实地,组织开展现场展示、演示,让农户理解插秧机及其它新型农业机械的可靠性、适用性消除农户的思想顾虑,使农户对新机具、新技术全面认知理解,为今后新机具的推广打下坚实的根底,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开展。3.丘区是农机化开展相对薄弱的地区,也是今后开展的潜力所在。丘区自然备件差,劳动力缺乏,更需要农业机械化。要在少数条件相对而言较好的村,从水

16、稻机械化推广到油菜多种经济作物机械化,逐步带动条件较差的村实行机械化,以推动丘区乡镇经济作物普遍机械化。三加大投入1制定出台丘区机械化农业消费用油补贴政策。对从事农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消费经营组织给予政策上更大力度的支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力度,将补贴比例由现行的30%进步到50%,并继续争取县级财政对购置补贴的累加补贴。2加大丘区农业消费根底设施的投入。一是加大农机作业便道建立的投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关键是进步农村干部消费程度,开展和施行农业机械化。而实现机械化的前提条件就是农机作业便道,没有完好农机作业便道再好的农业机械也难以下田作业。二是加大农村机电提灌站建立的投入。丘区水低田高,春旱和冬旱经常发生,老的提灌站多数损毁,已不能为农业消费和农村经济开展以及农民生活的改善发挥作用。3加大农机基层人才培训的投入。把人才培训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