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和听觉(第一课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667904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和听觉(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耳和听觉(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耳和听觉(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和听觉(第一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和听觉(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科学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教学重点 听觉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 科学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教学设计复习: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由声源传到我们的耳的?设疑:我们又是怎么感觉到声音的呢?一、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1、 我们是用耳朵来听声音的,所以,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耳是人的听觉器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18耳的结构耳的结构 外耳:耳廓、外耳道 耳 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思考】耳的各个部分有什么功能? 2、按听觉形成的过程,逐个介绍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 耳廓(收集空

2、气中的声波)外耳道(声音进入中耳)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耳蜗(通过耳蜗把声音传到听神经)听神经(把声音传给大脑)大脑(产生听觉) 【插入】:耳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敏感的人就会有很多反应。 说明耳是个位听器官,具有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以上的介绍过程中,可以一边让学生猜测,一边进行的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来,最后老师总结一遍,再让学生复述。(结合投影片) 3、听觉的损失 (1)年龄增大,听觉不敏感,可以戴助听器解决。自然原因 (2)讨论: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谈谈“失聪”的原因有哪些? 先解释失聪,再小组讨论5分钟,交流,老师总结。 A.

3、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导致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聋。 B.耳膜破裂造成失聪,声音不能振动传入内耳。 原因: 1、患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式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潜水过深 C.听神经,神经性耳聋,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 4、保护耳朵的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遇到一些场合或问题时该怎么做,如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耳朵进水时,甚至爬进虫时。洗头挖耳不专业等等二、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来听1、 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来听?2、 建立假设 用两只耳比用一只耳收集到的音量要大 用两只耳来听可能跟辨别声源的方向有关 左耳听左边的声音,右耳听耳边的声音 3、 设计实验方案目的 实

4、验方案实验1实验2实验34、 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根据声音到达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5、 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三、巩固小结例题1、 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嘴,捂紧双耳,这是为什么?分析和答:因巨声会形成耳膜的内外压力差、导致鼓膜破裂,因此,张嘴、捂耳是为了防止巨声造成的耳膜内外的压力差,压破鼓膜。 2、乘车时闭眼也能准确地辨析汽车行使速度的变化和上、下坡,接受刺激的感受器是位于耳的 。 分析和答:本题考察耳的结构及其功能等知识。耳分为外、中、内耳。中耳由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汽车行使速度变化和上、下坡都将刺激位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感觉,因此本题答案是前庭和半规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