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66505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开始上心理学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共分5个专题,今天我们讲第一个 专题: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在这个专题下面,我们要分两讲:今天我们讲上这个部分。 实际上提起来,我想同学们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总是在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在这讲当中, 我们究竟要讲些什么内容呢?一个就是什么是原生家庭。再有呢就是原生家庭与我们个体 是什么样一个关系,在这当中呢,我们还要特别介绍一个心理学家叫马勒,她关于分离个 体化的这样一个理论。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原生家庭。刚才讲了,我们本来都是来自于家庭的,也许这个概 念并不陌生,但是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家庭的定义是有很多种的,

2、我们特指在那个 地方出生,并在那个地方被养育的那个家庭,叫做原生家庭。什么是原生家庭1、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出生并被养育的家庭关于原生家庭与我们个人的成长,实际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特别的社会心理现象,媒 体的报道也特别多。现在我想跟大家先分享一下,看看你们是否听到过,或在身边,甚至 也许在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一些情况可能发生。我不知道大家听到现在有那个啃老族这 样一个说法。有没有听到过?听到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那么特指所谓啃老, 那么特指谁呢?可能是年轻人,好像年轻人本来应该长大独立出去工作了,但是他们没有。 就还能父母在一起,所以吃住都靠谁啊?父母。好像就像啃老一样。那么这特指没有外

3、面 去独立生活,还跟父母在一起,依靠父母去生活的一批年轻人。二、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2、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有关系,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反映出来 与原生家庭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啃老族 另外呢,就是大学生的陪读现象。这个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可能不陌生,指的什么呢? 有的同学在学习当中遇到一些困难。需要父母来到身边陪读。我听到在南方有个城市的一个 大学新区里边,在周边好像有一个新的聚集地,就是那些陪读的父母,租房子在那里住,他 们辞掉了自己原来的工作,离开自己原来的城市,和居住的地方,来到大学附近,一边照顾 孩子再一遍找点工作。那么我们这两个情景说的是什么呢?好像我们说本来已经长大了上大 学也离

4、开了家庭,应该怎么样?好像应该独立生活了,但是即使毕业了,工作了,但是还是 跟父母在一起,上了大学离开家庭了,还需要父母的照顾。大学生陪读现象 另外呢,我们前一段时间,好像在网上出现一个叫做“父母皆祸害“的一个网络小组,我不 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这个小组有大概十几万人,在网络上聚集在一起,不过这个题目大家 听起来,有点可能让我们并不是感到特别舒服,父母本来是养育的人,好像怎么成了,对我 们青少年有一个祸害的表达呢,其实这里面是有特别的含义的,就是在养育当中,他们感受 到更多的什么?控制,甚至一些可能带有伤害性的教育的行为,比如说打骂、训斥、有的甚 至可能也有一些遗弃,其他的一些行为,特别是忽视

5、这个方面。“父母皆祸害”网络小组 另外在我们也看到很多,不管是报道还是现实生活当中,一些关于父母和子女的冲突问题, 实际上我们知道。在成长过程当中,确实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当你慢慢有主见想表达的时候, 可能父母也有意见,但是在相互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特别极端的行为,比如说离家出走的 问题,这在青少年当中,尤其初中和高中生当中,我们还是会看到的,党可能不满父母的教 育,或者一些想法没有得到父母的什么?许可,甚至我们听到,他每次写作业的时候,妈妈 都陪在身边,每天晚上看着他写作业,他就怎么样了?忍受不了就离家出走了,以示抗议。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早恋的问题等等。也会表达一种抗争。这些我们都算做是一种极

6、端的行为。 更极端的可能出现自伤。自杀这些特别的现象。也有反过来去跟父母去对抗。甚至对父母产 生暴力的。父母与子女冲突的恶性事件(自伤、离家出走、自杀、对父母的暴力等) 另外在一些我们认为可能叫做特殊的一些家庭,比如说单亲家庭,还有些收养家庭,还有继 亲家庭(就是再婚之后,组成的家庭),这些家庭我们之所以提出来,是说,在我们个人成 长当中,我们需要可能是从那出生,就是跟自己的父母一起成长,相对来讲这样的过程当中, 对我们成长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你发现你生长的家庭,可能并不是我们这种 理想的家庭的状态。当然有很多研究表明,在这些家庭当中(的子女),确实会有些特殊的 一些心理问题,不管

7、是学业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行为,当然还可能包括一些甚至极端的像 网络成瘾和暴力这些问题。但是我们这么讲并不是说这些家庭一定都有问题。只是我们比较 关心,在特殊的一些家庭模式下面。孩子是怎么成长的。看到这些,我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 想法,本来家庭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提供温暖、提供支持。但是我们看到这些现象, 很多都是负面的,一个是孩子过度依赖父母了,我们这么讲的意思是说,当你18 岁以后, 应该独立去生活,到外面可以去学习,但另外一方面,好像父母皆祸害这种表达,也是一部 分年轻人的心声,觉得养育过程中,可能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伤害,但是,我想,任何一个家 庭的父母,没有一个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好的,

8、我想任何一个父母,也希望孩子很好地去成长, 当然作为子女来讲,在父母养育自己的过程中,那种爱我相信永远是存在着的,但是那种负 面的情绪,包括抵抗,甚至也可能有暴力。离家出走这样一个行为,也表达了他们的一些心 声,就是在养育过程当中,跟他们所期待的可能不一样。单亲家庭、收养家庭、继亲家庭的子女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 我想在坐的同学们,你们都处在这样一个年龄,可能有很多自己的感受,那这些说的是什么 呢?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关注这些问题呢,实际上我们会想,作为一个原生家庭,特别是家庭 中的父母,跟孩子们到底应该保持什么样一个距离,特别是随着你越来越长大之后,另外在 出现一些问题也好,苦恼也好,这个矛盾冲突该

9、怎么解决,父母有孩子之间该有一个怎么样 的互动模式?当然成长当中,孩子也会遇到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对 待呢?怎么跟孩子相处?是给予支持还是大包大揽呢?所有这些我们提到的问题,是有一个 重要的概念的,今天我们提出来。就是分离有个体化。3、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一些主题 原生家庭与子女之间的距离 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模式 父母该如何对待子女成长中的困扰 分离与个体化是一个成长的重要标志 我们说一个人慢慢长大以后,能够完成分离个体化,实际上就是一个成长的重要标志,在这 当中家庭是承担着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图,其实这个图就是我们表明, 一个圆代表一个原生家庭,这个家庭里面

10、,我们从这里出生,当然有父母,然后我们是在一 起这样慢慢成长,在成长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我们那个个体,离这个原生家庭, 离父母就慢慢的好像出来了,那出来以后,以什么为标志呢?可能我们就慢慢出来,你可以 建立新的关系了,你越来越有新的朋友了,甚至你可能谈恋爱了,一直到也许你自己慢慢地, 就逐步发展到,自己可以建立一个新的亲密关系,恋爱、结婚。自己有一个新的家庭了,这 个时候是不是人就完全脱离开这个原生家庭了?就是我自己成长呢?可能会这个样子 3、8: 50 的那张图生命个体来自于家庭,长大又意味着离开家庭 这个样子就是说你自己新建个家庭。可能有独立的房子,独立的一个生活,甚至跟父母完全

11、 不住在一起,这种情况我们觉得是蛮有意思的,你来自一个家庭成长,父母照顾你,但是父 母要尽完的责任是什么?可能还要把这个孩子怎么样?要推出去。推出去是不是就完全阻断 呢?我们说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其实孩子跟父母之间一定有连接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呢?是怎么去相处?那最后一个结局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或者我们真的认 为达到了一个分离个体化的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呢,我们就说在原生家庭之外,你自己最好有 一个独立的空间。这个独立空间简单来讲,你跟父母是不住在一起的,当然我们一般来讲, 是 18 岁之后,即使如果说你可能还住在一起,好像一个单独的房间,你这个生活空间,你 在这里甚至可以接待朋友

12、,为什么我们常常说在家庭之外呢,你可以想想,住在一起的时候, 如果你想和谁一起玩,你想招待谁,你今天可能见谁回来晚一些,当你自己有独立空间的时 候,你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更好的掌控,其实,这是你能够跟家庭分离的很重要你的一个 标志,是可以这个样子的。4、原生家庭与个体关系的健康状态 在原生家庭之外个体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另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说你能够自我决定,自我承担责任,也就说你在长大的过程当 中,其实你要有很多的选择的,决定的,你是说父母来替你决定,还是说我自己决定,当自 己决定的时候,还能不能承担责任,我们说当你长大之后,实际是应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不过小的时候,其实我们说还是法律上

13、规定,还是父母更多的去承担,简单讲,你小的时候, 可能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谁来赔钱呢?肯定是父母对不对?这叫父母替你承担责 任。但是你 18 岁之后,如果再发生这个事情,应该谁承担这个责任呢?自己。你说我没有钱, 那怎么办?向父母,应该叫借钱了。这是我们一种意义。叫做你承担责任。你自己承担责任 的一个表现。能自我决定、自我承担责任 另外,分离个体化,还意味着你能够在家庭之外,跟别人建立新的关系,也许小的时候,我 们生活比较狭窄的,只是跟父母更加亲密,但是你慢慢长大之后,你就有朋友了,你可能会 谈恋爱了,你这个关系是甚至慢慢在你生活中占的位置比跟父母的关系还重要了,以后你花 的时间,跟同学

14、、跟恋人,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的时候,就是你能建立这样的关系, 成为你生活中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在原生家庭之外与其他人建立新的关系(友情、爱情) 最后一点就是我们怎么叫能从家庭中分离和个体化地成长。并不是完全离开家庭。你还能跟 父母保持连接的,而且彼此是有互动的,而且是相互的一个支持,到最后。就说我们成长当 中,还是要从父母那儿获得支持的,而且当你慢慢长大之后,你会发觉你还可以怎么样?能 给父母支持了,这就是我们实际上更加理想的一个状态。能与原生家庭保持恰当距离,也有连接并彼此支持 那怎么才能达到这样一个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分离个体化状态呢。很多学者有很多研究,是 不是到了青春期,我们才会想

15、这个问题呢?那样的话就太晚了。其实,心理学家认为,分离 个体化其实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时期,而这个时期,最初是从0到3 岁开始的,那是第一个时 期,然后第二个时期是什么呢?就是青春期。不过这两个分离个体化,因为年龄不同,心理 发育水平不同,所分离和个体化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在第一个阶段0-3 岁的时候,我们还是 在家庭中生活的,不过那个时候,我们的我,好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是你心理知道,你 跟你爸妈不是一体的,尤其是与母亲。你是一个独立的一个人,但是到了青春期之后,你可 能真的要从你的家庭里慢慢出来了,也就说,是有两个重要的时期,不过每个时期呢,实际 上有它各自的,发展的任务,但最终都会有这种分离

16、个体化的特别的一个意义。5、分离个体化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约13:00)(图)第一次断乳 0-3 岁(身体、心理)第二次断乳 12-18 岁(心理) 那么原生家庭的重要人物父母,在这两个重要时期当中,是怎样的角色?到底怎么起这样一 个功能?可能同学说我已经长大了,但是这个时候是不是真的会觉得,0-3 岁的时候,甚至 现在父母怎么样对待我们真的就会影响我们去完成好这样一个分离个体化的任务呢?那怎 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0-3 岁的早期的一个心理发展。其实心理学家对于这个 阶段,是特别特别强调的,以前我们听过这样的话,有一个爸爸说的:这个0-6 岁的时候, 我的小孩是在奶奶家养,6 岁之后我就把他带回来了,为什么呢?他认为6 岁之前小孩不记 事,我对他怎么好他也不记得,所以6 岁之前奶奶养,6岁之后我把它接回来。这样我对他 的好就都记住了。我不知道同学们同意这个观点么?你们要完全的不同意。为什么这么讲 呢?实际上我说这个父亲。其实把养育孩子父母应该承担重要角色的重要机会给放弃了。那 么我们怎么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