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66102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内容摘要: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是很少有 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 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 精湛的程度。 在我国浩浩荡荡的 文学长河之中, 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 “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 ”的不朽的诗 人,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 “沉郁顿挫 ”。因此, 对于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进一步研究就显得更为 必要了。关键词: 现实主义 排律 气势 诗史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也是一个难点。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

2、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 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 精湛的程度。 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 也是很少 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杜甫是 “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 ”(1)的不朽的诗人。杜甫诗歌的艺 术风格多种多样,内容涉及的更是繁多,历来的评论者公认的就是 “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 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 2)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沉郁顿挫 ”( 3)。然而,这篇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更为全面, 更为详尽地对杜甫的诗歌创作艺术特色进行了补

3、充, 这里主 要论述的是杜甫诗歌的类型, 创作态度, 诗歌的体式, 诗歌的语言技巧等等方面的一些见解。 杜甫的诗歌一向享有 “诗史 ”的称誉。例如宋代的胡宗愈就曾经说过: “先生以诗鸣于唐,凡 出处去就,动息劳逸,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如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 大夫谓之诗史。 ”( 4)可以说, 杜甫是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实际的感受, 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不仅应该看作是他个 人一生的传记,而且,也是八世纪中叶唐朝的可靠的历史。 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最辉煌的成就, 主要就在于它忠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对立这样一 个基本

4、的历史真实。他前后不止一次的把地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农民的饥寒困苦做了对比, 例如他的 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中这样写到: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他的驱 竖子摘苍耳中的 “富家酒肉臭,战地骸骨白。 ”;岁宴行中的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抒 柚茅茨空。 ”等等,这些诗句都典型的概括了贫富悬殊的两种阶级生活,更可贵的是杜甫还 不自觉地接触到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问题,他揭露说到: “彤庭所分帛,本身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5),“子实不得吃,货币送王畿。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6),这种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阶级剥削,在杜甫的笔下反映的多么明确呀, 经过长期的

5、观察,分析, 到他的晚年,杜甫对于封建社会中的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关系,作出了 这样的解释 “无贵贱不卑, 无富贫亦足 ”(7),指出贫贱者所以悲哀, 困苦, 正是由于有贵者, 富者的存在。这些应当说是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的精髓。 杜甫在他的诗歌里忠实的反映了广大人民被残酷压榨, 暴虐奴役的痛苦和他们对这种处境的 极度的不满。 他总是把人民的遭遇和心理活动放在那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写, 而且, 用艺 术形象和诗歌的语言描写,所以,能够充分地显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战乱的时代特征。这 些有的是正史所没有记载的,因而,弥补了史书的不足。杜甫的一组伟大的杰作 “三吏 ”“三别 ”,不仅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唐

6、朝社会和广大人民带来的巨 大灾难, 也反映了唐王朝官吏的残暴和人民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之下的痛苦遭遇。例如他的新安吏:“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仃。”杜甫的诗歌中着重写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就是当时的妇女所受到的剥削和压迫。 例如杜甫的虎牙行中写到妇女的悲惨遭遇是 “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 ”白 帝中写到 “哀哀寡妻诛求尽,恸哭秋何处村。 ”遣遇中的 “石间采蕨女,于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杜甫的诗歌还揭露了唐王朝统治阶级政治上的腐朽,生活上的 奢侈和道德上的败坏,谴责了他们祸国殃民的种种罪恶。这些统治者 “掌握有权柄,衣

7、马自 轻肥。 ”( 8)“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贫交行),在他的洗兵行一诗 中这样写到: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杜甫在诗歌创作中还比较侧重于揭露, 谴责上层统治集团的奢侈荒淫,例如他在乐游园歌这首诗中写的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 日雷霆夹城仗。 ”等句,在他的壮游中写到: “国马皆粟豆,官鸡输稻梁。 ”还有斗鸡 丽人行等诗篇。杜甫的诗歌前出塞,后出塞 ,后出塞等,通过具体的事实揭露了天宝年间统治集团不断发动扩边战争, 致使士兵长期远戍并且大量的死亡, 农业生产遭 到严重的破。 然而, 杜甫的诗歌不只是指斥了将帅们以杀人略地去邀功请赏: “古人重边功, 今人重高熏。

8、 ”(9)还直接地批评了玄宗的穷兵赎武: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 “边庭 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棘 ”。杜甫的现实主 义诗歌不只是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 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的关怀和同情, 并愤怒地 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种种罪恶, 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用这种政治主张和社 会理想批判了统治集团, 并传达出广大人民的愿望。 这些都反映在了杜甫的诗歌当中, 例如 他的行次昭陵 ,忆昔,前出塞,伤春五首 ,送陵州路使君之任 ,有感五首等 中。在他的往在一诗中更具体地写道: “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一朝自罪己,万里 车书通。锋镝供锄犁,

9、征戍听所从。庸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 中兴是国初,继体如太宗。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 ”这“些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已经进 入了一个崭新辉煌的时期( 10), ”也“奠定了杜甫诗歌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顿挫的艺 术风格( 11) ”。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 就比较而言, 李白的诗歌天然涌发,大气滂沱,飘逸浪漫而 且又不可让人模仿;但是杜甫的诗歌就不一样,杜甫的诗歌则是经过千锤百炼,呕心沥血, 苦心经营,可以作为后人的典范。就这一点来说,杜甫的诗歌对后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至少是比及李白来说, “杜甫,上接古人,继承了风雅言志的传统,吸收了沈全期,宋之问 写律诗

10、的经验。 ”有人又说杜甫的诗歌 “尽得古今之体式,而兼文人所独专 ”,“能所不能,无 可无不可 ”,“古今诗人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和杜甫相比 ”( 12),可见,杜甫的诗歌上的艺术 成就是绝非一般的。杜甫的诗歌类型众多, 风格也富于变化。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杜甫的诗歌应用范围 很广泛。他不仅用诗歌来叙事抒情,还用来描写人物传记和自传,书信,游记,政论,诗文 评论等等,几乎是无所不能。不过,这也给杜甫的诗歌带来部分上的偏重于理性化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是: 杜甫对前代诗歌的继承是比较宽容的, 杜甫主张 “转以为多师 ”而不轻易否定。 比如对南朝的诗歌,杜甫虽然有所批评,但是,他却不曾像李白

11、那样大言 “自从建安来,绮 丽不足珍 ”。他对庾信,何逊,阴铿等众多六朝作家,都能够诚心地肯定和汲取其长处,从 而,也丰富了杜甫自身的创作。这一点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就曾经强调的指出过。 杜甫善于运用多种诗歌体式。他的五,六言律诗和五,七言古体诗,在唐朝都是一流的。杜 甫的七言绝句虽然不如李白, 王昌龄等那样杰出, 但是他的诗歌也有自成一家的特点。 只有 五绝,数量很少,稍微逊色。在杜甫的诗歌中,有几种类型特别具有独创性,这些也就能够 足以代表他对中国诗史的伟大贡献,我们分别加以介绍: 一类是用五言古体诗的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 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北征是 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这

12、一类诗歌大都篇幅较长,往往是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这 样,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例如他的北征这首诗歌长达七百字,叙述自己从凤翔至 慵州探家的一路经历和所见所思,以及沿途的景物,战乱时的创痕,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与家人重聚的情形等多方面的内容, 交织在一起, 情绪起伏变化, 成分 体现了杜甫当时复杂的心情。 这类诗歌是从辞赋体变化而来的, 带有明显的散文成分。 宋代 诗歌有 “以文为诗 ”的倾向,显然,受到杜甫这一类诗歌作品的饿深重的影响,但是在督抚诗 中,由于感情的浓郁厚重,仍然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如此长篇,而不致失去诗歌的特性。 一类是以兵车行 ,丽人行 , “三吏

13、”三“别”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体,又有五言古体的叙 事诗。 这一类诗歌实际是古代乐府民歌的流变,但是,杜甫的诗歌打破惯例,不用乐府古体 而“即事名篇 ”(根据所叙事实命名) ,这样就更能反映事实,更富于生活气息。这一大创造, 直接引导了中唐以元稹, 白居易为首的 “新乐府 ”运动。从叙事诗的艺术角度来看, 这些诗歌 善于描绘人物的形象, 尤其是运用了对话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在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的过 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还有一类就是杜甫的七律。 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 对中国的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 杜甫以前的七律诗歌的创作多用于宫廷的应制唱和,这类诗歌的内容很贫乏, ,其语言也平

14、缓无力,而在这以外,他的佳作还是不少的,到了杜甫,这个局面就从此被扭转了。杜甫的 诗歌真是气象万千,不但伟大,而且十分的崇高。杜甫的诗歌有苍苍茫茫的气势, 真的有些像大地上的山水。 平常的人读后就可以看出他伟大 的力量,而不可以看到杜甫伟大的高尚的情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一首绝句,真的可以看出来杜甫的高尚和伟大,第 一句清洁,有清洁可以看出高尚,后两句代表心扉,在心扉关闭的时候,什么也不容纳,或 者不发现高尚的情趣,伟大的力量。 “窗含 ”门“泊 ”则是杜甫心扉的敞开。虽然窗子很小,但 是包含着西岭的千秋雪,船泊门前,常人看到门前的船,只不过是很蠢然没有灵性的事物, 但是

15、作者看来就绝非如此呀,在他眼里, 船是具有灵性的东西,船中的人就是船的主脑,由 西蜀到东吴,由东吴到西蜀。 “窗含”是高尚的情趣, “门泊 ”一句是伟大的力量。后人都认为 这一首诗歌是写实的,实际上是一种象征的手法,是杜甫人格的真实写照。 杜甫的诗歌中蕴涵着一种巨大的力量, 但是, 这种力量不是一时的蛮力横劲。 有的蛮横是一 种病,杜甫的诗歌的力量并不是散漫的,盲目的,浪费的。 “其力如水拍岸,乃生之力,生 之色彩。曰生之 ,色彩 ?而不曰形状者,色彩虽是外表,而此外表乃内外交融而透出的,色彩 是活色,就如花之红,柳之绿,是内在生命的放射,不是从外涂上的。 ”( 13)杜甫的诗歌 有戏为六绝句

16、 (其一)(其四)虽曰 “戏为 ”,也是严肃的,所写的诗歌的见解,可以看出 其创作的途径,批评的态度, “玩意儿 ”是做出来的,力气却是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 杜甫的生之力,生之色彩。读杜甫的诗歌第一要注意他的感觉。例如他的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 14) 观“嫩蕊 ”句,其感觉真的纤细,用 “商量 ”两个字真有意思,可以看出杜甫诗歌的仔细大方: 这与他的人格有关, 其次是杜甫的情绪, 感情。 自“王杨卢骆 ”二首可以看出杜甫的感觉是敏 锐,纤细,情绪是热烈真诚的。此外,另一点是金圣叹批水浒说鲁智深的“郁勃 ”-有郁积之势而用力勃发,所以虽然勃发而有蕴郁之力。别人情绪或者热烈,真诚,而不能郁勃。 且杜甫的诗歌有理想,此自 “两个黄鹂 ”这一首诗可以看出。 杜甫的七绝避熟就生,就像韩愈作文所说的 “惟陈言之务去 ”( 15)韩愈的陈言务去只限于修 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