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鸟的天堂教案5篇(《鸟的天堂》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63174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5篇(《鸟的天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5篇(《鸟的天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5篇(《鸟的天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5篇(《鸟的天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5篇(《鸟的天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5篇(《鸟的天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鸟的天堂教案5篇(《鸟的天堂》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鸟的天堂教案5篇(鸟的天堂教案)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鸟的天堂教案5篇(鸟的天堂教案),供大家参考。关于鸟的天堂教案1一、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二、学习目标: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3、正确、流

2、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和谐之美。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静态、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阅读资料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天堂”,提问:你认为天堂是个怎样的世界?(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2、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3、课件出示课时目标。(我们通

3、过学习课文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吗?)课时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方法。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多读几遍。(2)把画出来的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3)想办法记一记方格内的生字,难写的字在方格下面用手多写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字词(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想看看你们学的怎么样。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灿烂、白茫茫、船桨、规律、一簇簇、不计其数、榕树、

4、缝隙、照耀、应接不暇、颤动、静寂、抛在后面(2)指导生字书写“耀、律”3、检查读文(同学们的字词认读非常好,相信同学们课文也一定读的很棒,我们叫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三、理清层次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读文(大家把课文读的这么流利,说明同学们课前预习很充分,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解决一下几个问题。)2、学生汇报(两次。第一次看到茂盛的大榕树,却看不见一只鸟: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3、划分段落找出第一次去和第二次去的段落。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重点段各为一大段,其余的前面为一大段,后面的为一段,那么课文可以分为4大段,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这几大段写了什么?4、小结方法理清结构可以

5、先把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再看其他内容可以怎样归并,这样可以很轻松地理清作者的思路,这种方法叫“提取重点段”。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我们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同学们能不能看着大屏幕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四、理解感悟榕树的奇特美(我们知道作者和朋友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美丽的榕树以及纷飞的群鸟。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那一株不平凡的大榕树吧!)1、把描写大榕树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榕树给你什么感受?可以同桌间互相读,谈体会。2、学生自学交流,教师指导3、汇报交流(1)大:a、“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重

6、点体会“真”字。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出示投影:本来的,实际的。真清楚,明白。确确实实。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b、“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c、“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16亩地。)课下大家丈量了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教室?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2)茂盛,生命力旺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7、。a、“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不留一点儿缝隙,说明树叶多。重点体会“堆”。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b、(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4、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有些失望。但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作者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5、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6、小结写作方法。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

8、从榕树的大,以及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样的描写静态描写。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五、课后作业背诵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作者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想)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通过学习我们要完成这些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2、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理解感悟群鸟纷飞的景象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作者第二

9、天又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他看到了什么呢?(鸟)同学们快来根据自学读读课文的1013自然段吧。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什么景象?2、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一画,再与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3、学生自读课文,互相交流。4、汇报交流:把你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花的,黑的”看出颜色多,“有的?有的”可以看出的鸟的姿态很多。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

10、,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解释和体会什么是应接不暇?说明鸟多,看不过来。(看清楚了?,又错过了?这真令作者的眼睛应接不暇啊!)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兴奋的叫说明鸟很快乐。“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5、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录像中的大榕树鸟儿那么多,那么热闹的景象。6、看了这段录像

11、你有什么感受?7、指导朗读。a,读好的,老师马上说:老师感觉到你刚才这里的短句子读得特别好,像跳舞似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b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c,师读后,师点评: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d13小节呢?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好,试试看。三、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1、师: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看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巴金爷爷还真舍不得离开关于鸟的天堂教案2第一课

12、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难点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13、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手段:自制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过程:一、谈话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巴金 本文是19xx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

14、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xx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板书:18鸟的天堂第一次 大榕树第二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过程:课前板书课题。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