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判断选择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618229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线检测判断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射线检测判断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射线检测判断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射线检测判断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射线检测判断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射线检测判断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线检测判断选择(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是非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 0,错误的画X)1. 当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改变时,它就会变成另一种元素。(X )2. 不稳定的同位素在衰变期间,始终要辐射出丫射线。(X )3. 对不同种类的放射性同位素,高活度的同位素总是比低活度的同位素具有更高的辐射水平( X )4. 放射性同位素的能量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作半衰期.(X )5. 光子是以光速度传播的微小物质粒子。(X )6. X射线和丫射线都是电磁辐射,而中子射线不是电磁辐射.(O )7. 硬X射线比软X射线传播速度快,所以硬 x射线具有更高的能量.(X )8. X射线与可见光主要的区别仅仅是振动频率不同. (O )9. 高速电子与靶

2、原子的轨道电子相撞发出X射线.这一过程称作韧致辐射( X )10 连续x射线的能量与管电压有关,与管电流无关. (O )11. 连续X射线的强度与管电流有关,与管电压无关. (X )12 标识X射线的能量与管电压,管电流均无关,仅取决于靶材料.(O )13. X射线管中电子的速度越小,则所发出的射线能量也就越小.(O )14. 一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丫射线穿透力等同于多少干伏或兆伏X射线机的穿透力,这种关系称作该同位素的当量能.(O )15. 放射性同位素的当量能上限总是高于其平均能。 (O )16. 与6CO相比,1CS发出的丫射线能量较低,半衰期较短.(x )17. 光电效应中光子被完全吸收

3、,而康普顿效应中光子未被完全吸收.(O )18. 一能量为300keV的光于与原子相互作用, 使一轨道电于脱离轨道, 且具有50keV动能飞出, 则新光子的能量是 250keV. ( X )19 俄歇电子是指被荧光 X射线逐出原于轨道的电子.(O )20.光电子又称为反冲电子.(X )2随着入射光子能量的增大,光电吸收系数迅速减小,康普顿衰减系数逐渐增大.(X )22 .当射线能量大于1.02MeV至2MeV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电子对效应.(X )23.连续X射线穿透物质后,强度减弱,线质不变. (X )24 射线通过材料后,其强度的9/10被吸收,该厚度即称作1/10价层。(O )

4、25. 当射线穿过三个半价层后,其强度仅剩下最初的( O )26. 连续X射线的有效能量是指穿透物质后,未被物质吸收的能量.所以穿透厚度越大有效能量越小.(X )27 . 60Co和192lr射线源是稳定的同位素在核反应堆中俘获中子而得到的,当射线源经过几个半衰期后,将其放在核反应堆中激活,可重复使用.(x )28波长相同的X射线和丫射线具有相同的性质.(O )29. 含氢元素的物质对中于射线具有较强的衰减作用.(O )30. 密封铅罐中的水位可用中子照相法测定.(O )31. X射线管的管电压是指阴极和阳极间所承受的峰值电压.(O )32 所谓“管电流”就是流过 X射线管灯丝的电流.(X )

5、33. 全波整流X射线机所产生的射线平均能比半波整流X射线机所产生的射线平均能高.(O )34. 单管半波整流电路里,X射线管只承受逆高压的I/2,双管半波整流电路里,X射线管只承 受逆高压的I/3. ( O )35. 自整流和半波整流的共同缺点是只有1/2时间用于产生X射线.(O )36. X射线机焦点应尽可能小一些,以防止靶过份受热.(X )37. 所谓倍压电路 (维拉特电路)是指高压变压器产生的峰值电压是电潭峰值电压两倍的电路( X )38. 采用高频电路的优点能将几乎所有的电源瞬变和干扰消除,kV, mA读数精度较 高. (O )39. 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强度要比同样能量的电子感应加速器

6、的输出强度大许多倍.(O )40. 192lr射线源产生的射线主要成分是能量几乎呈连续分布的“白色X射线”.(O )41 .新的或长期不用的X射线机.使用前要进行“训练” ,其目的是提高射线管的真空度. (O )42. X射线机操作时高压升不上和高压跳闸属于同一类故障.(X )43. 金属陶瓷x射线管有抗震性强,管电流和焦点稳定性好,体积小的优点,但真空度不如玻璃X射线管。(X )44. X射线管在使用过程中冷却不良会影响管电流的稳定性。(O )45o与射线照相法相比,荧光屏观察法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缺点是不能把缺陷记录 在胶片上.(X )46. 射线照射工件传到荧光屏上所产生的显示

7、与射线强度有关,而与曝光时间无关.(O )47. 不同类型的胶片、基本区另在于AgBr的颗粒尺寸不同.(O )48. 射线照相的潜影形成是个电离过程,而显影过程则是还原过程.(X )49. 所谓“潜影”就是在没有强光灯条件下不能看到的影像.(X )50. 用来说明管电压、管电流和穿透厚度关系的曲线称为胶片特性曲线.(X )51 射线胶片产生一定黑度所需要的照射量(即伦琴数)与射线线质无关.( X )52. 在实际应用范围内,射线线质对胶片特性曲线的形状基本上无影响.(O )53. 显影时间延长,会使胶片特性曲线形状变陡,且在坐标上的位置左移.(O )54. 胶片成象的颗粒性会随着射线能量的提高

8、而变差.(O )55. 胶片灰雾度包括片基固有密度和化学灰雾密度两部分.(O )56. 非增感型胶片反差系数随黑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增感型胶片反差系数随黑度的增加而减 小.(X )57. 在常用的100 400kVX射线范围内,铅箔增感屏的增感系数随其厚度的增大而减小.(O )58. 铅增感屏除有增感作用外,还有减少散射线的作用,因此在射线能穿透的前提下,应尽量选 用较厚的铅屏。(X )59. 对X射线,增感系数随射线能量的增高而增大。但对丫射线来说则不是这样,例如, 6Co增感系数比倔孑小。()60. 通常认为对比度,清晰度,颗粒度是决定射线照相灵敏度的三个主要因素(O )61. 胶片对比度和

9、主因对比度均与工件厚度变化引起的黑度差有关。(X )62. 使用较低能量的射线可提高主因对比度,但同时会降低胶片对比度.(X )63. 射线照相主因对比度与入射线的能谱有关,与强度无关.(O )64. 当缺陷尺寸小于几何不清晰度尺寸时,影像会被放大,而对比度则降低.(O )65. 可使用微粒胶片弥补因几何不清晰度而降低的射线照相灵敏度.(X )66. 如果信噪比不够,即使增大胶片衬度,也不可能识别更小的细节影像.(O )67. 用增大射源到胶片距离的方法可减小射线照相固有不清晰度.(X )68. 利用阳极侧射线照相所得到的底片几何不清晰度比阴极侧小.(O )69. 增大最小可见对比度厶 Dmi

10、n,有助于识别小缺陷.(X )70.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产生的散射线使射线照相清晰度和对比度降低.(X )71 .对不同型式的像质计来说,只要采用相同的透照技术像质计灵敏度的数值一般都相 同.(X )72. 像质计灵敏度1.5%.就意味着尺寸大于透照厚度1.5%的缺陷均可被检出.(X )73. 射线透照方向的选择.应尽可能使工件透照厚度差减小.(O )74 .在实际使用 的焦距 范围(100- 1000mm)内,焦 距的变化对散 射比的 数值几 乎没有影 响.(O )75. 只要底片达到特定的黑度值(如最佳黑度值),而不管11 P/(1 一 n)如何,底片上可识别的象质 计金属丝直径必然最小

11、。(x )76. 一般说来,胶片粒度大的衬度小,粒度小的衬度就大.(X )77. 胶片的粒度越大,固有不清晰度也就越大。(X )78. 当射线管电压高到一定数值时,就会在胶片上产生静电花纹.(X )79. 采用荧光增感时,由于“互易定律失效”,不能根据曝光因子公式修正透照参数.(O )80. 如怀疑背散射线影响清晰度,可在工件与胶片之间放一铅字来验证背散射线的存 在. (X )81 滤板厚度改变时所绘制的X射线胶片特性曲线形状和位置均会改变.(X )82. 用单壁法透照环焊缝时, 所有搭接标记均应放在射源侧工件表面,以免端部缺陷漏检.(X )83. 厚工件中的紧闭裂纹,即使透照方向适当,也不能

12、被检出。(O )84. 对某一曝光曲线,应使用同一类型的胶片,但可更换不同的X射线机.(X )85. 使用丫射线曝光曲线时,首先应知道射线源在给定时间的活度.(O )86. 如果已知等效系数,用 X射线曝光曲线来代替丫射线曝光曲线,也能求出曝光参效. (X )87. 用丫射线透照厚度差较大的工件时,也可采用放置滤板的方法增大宽容度.(X )88. 透照有余高的焊缝时,所选择的“最佳黑度”就是指能保证焊缝部位和母材部位得到相同透 度计灵敏显示的黑度值.(O )89. 透照很薄的试件和轻合金时.能量的选择要比透照厚工件时严格得多.(O )90. 用2, 5, 8, 18和31MeV这些高能X射线透

13、照大厚度工件时,可以达到的探伤灵敏度几乎 相同。(O )91. 使用丫射线或高能X射线透照厚工件时,胶片类型和胶片黑度的选择十分重要.(O )92. 在MeV级高能射线照相中,能量越高,则照射场尺寸越大.(X )93. 就设备性能而言。在高能射线照相中照射场尺寸显得十分重要,而焦点尺寸显得较不重要.(O )94. 采用不同的透照方法能获得相同的金属丝像质计灵敏度,但不一定能给出相同的裂纹检出灵 敏度。(O )95. 实验表明,胶片颗粒性对干板孔型像质计中小孔影像显示的影响,要比对线型像质计中金属 丝影像的显示影响小得多。(X )96. 采用换算的方法,可将某种材料制作的像质计用于不同吸收系数的

14、材料透照时的像质评价。(O )97. 使用衬度较低的射线胶片,必要时采用单面乳制胶片, 可增大透照厚度宽容度.(O )98. 增大透照厚度宽容度最常用的办法是适当提高射线能量.(O )99. 用两张感光速度相同的胶片装在同一暗盒中透照工件,每张胶片黑度均为1.0,这两张胶片叠合一起时得到的衬度与单张胶片黑度为2.0时的衬度相同.(X )100. 射线透过有余高焊缝后到达胶片上的散射比,总小于透过厚度与焊缝相同的平板后到达胶 片的散射比。(X )101. 胶片曝光部分愈多.耗费的显影液也愈多。(O )102. 如果显影时间过长,有些未曝光的AgBr也会被还原,从而增大了底片灰雾.(O )103.

15、 显影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则显影速度减慢,故借助于碱使显影液保持一定 pH值。(O )104. 在定影液中氢离子浓度越高,定影能力越强。(X )105. 在显影过程中,KBr中的Br离子被吸附在AgBr表面形成负电层.因而能排斥显影剂负离 子对未曝光的AgBr的还原作用,防止灰雾生成。(O )106. 对曝光不足的底片.应采用增加显影时间或提高显影温度的方法来增加底片黑度,从而获 得符合要求的底片。(X )107. 胶片在显影液中显影时,如果不进行任何搅动.则胶片上每一部位都会影响其下方部位显像( O )108 .定影液两个作用是;溶解未曝光的AgBr和坚膜作用.( O)109 .所谓“通透时间”就是指胶片从放入定影液到所有AgBr完全溶解的这段时间(O )110. 减少底片上水斑的方法是快速干燥.(X )111. 胶片表面起网状皱纹的原因可能是胶片处理时温度变化急剧.(O )2.冲洗胶片时,只要使用安全灯,胶片上就不会出现灰雾.(X )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