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主要民法案例的分析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586984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主要民法案例的分析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几种主要民法案例的分析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几种主要民法案例的分析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几种主要民法案例的分析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几种主要民法案例的分析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种主要民法案例的分析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主要民法案例的分析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种主要民法案例的分析方法来源:学法网 XueF一、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案例及分析方法1关于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例及分析方法。此类案例的特点是,行为能力问题经常与订立合同、立遗嘱、致人损害等结合在一起。例如: 公民甲17 周岁,初中毕业后,在一家商店工作,月收入600 元左右。甲工作半年后,自作 主张花 1200 元为自己买了一条金项链。甲的父母得知此事后,以甲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购买项链未经其父母同意为由,找到商场要求退货。问:商场是否有权拒绝甲父母的这一要 求?此类案例分析方法是:在理解案情基础上,正确认定当事人的行为能力程度,判断行为人的 行为与其行为能力的关系。行为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无责

2、任,对方当事人有无过错等,从而确 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有效以及哪一方当事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等。本案例中,甲虽然从年龄 上看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由于其年龄达到16 周岁以上,其收入能够维持一般的生 活需要,属于“有固定的收入和独立的生活能力”,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属于“被视为完 全行为能力人”的人,商场在买卖中也无过错,因此,该买卖行为合法、有效,甲的父母无 权要求退货,商场有权拒绝甲的父母的退货要求。2关于公民的监护问题的案例及分析方法。来源:学法网 XueF常见的监护案例类型主要有:监护人的范围和监护资格的问题、监护人的确定问题、监护人 的监护责任问题几种。例如:甲15 周岁,为一痴呆人

3、,一日,甲父外出办事,匆忙之中忘 了将甲托人照管,结果甲私自玩打火机将邻居家的房屋点燃后烧毁。问:邻居家的损失应由 谁负责赔偿?此类案例的分析方法是:结合案情,首先分清案情中的监护属于哪一种监护(是对精神病人 的监护还是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以及哪些人有法定的监护责任,以确定监护人和有关当事 人的民事责任。在监护案件中,一般是以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如果对方 当事人也有过错,也要适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果损害是由于第三人故意引诱、教唆被 监护人所引起的,则应当由第三人承担责任。如果被监护人在受委托单位或个人处接受管理 时致人损害,除另有约定外,应由监护人承担责任。受委托的人(如学

4、校、幼儿园等)有过 错,负连带责任。上述案例中,由于对方当事人没有过错,也无委托监护的问题,甲的监护 (甲父)应当对邻居家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3关于公民的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案例及分析方法。来源:学法网 XueF此类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条件,申请人的资格、范围和顺序,申请 的时间,撤销宣告判决的条件及效力等问题。例如,公民甲外出打工,5 年期间没有音讯, 甲妻向人民法院提出宣告甲死亡的申请,人民法院于1995年 3 月 5日作出了宣告甲为死亡 人的判决。1996年2月 3日,甲回到家中发现其妻已改嫁他人,甲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原 判决的申请,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新判决,撤销了原判

5、决。甲和原妻双方均愿意共同生活,问: 甲与原妻能否自动恢复夫妻关系?此类案例的分析方法是:理解案情之后,运用有关的法律规定来确定案情中所涉及的问题答 案,此类案例在考试中大多是直接针对有关法律条文和规定,考生在分析时要注意紧扣法律 规定的有关条文。如上述案例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甲与原妻不能自动恢复夫妻关 系。来源:学法网 XueF4关于个人合伙方面的案例及分析方法。此类案例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合伙人的资格,入伙、退伙的条件和能力,合伙人对合伙债务的 承担和对合伙盈余的分配等。例如:甲、乙、丙三人各出资2 万元成立一饮食店。在经营中 因资金短缺,三人决定向外借钱。乙找到其朋友丁向其借钱,丁声

6、明借钱可以,但自己要以 合伙人身份参与经营并参加盈余分配,乙、丙同意丁的要求,甲因出差在外,不知这一情况。 甲回来得知情况后表示不同意丁加入合伙。问:丁的入伙是否有效?此类案例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合伙案例时,首先要查明当事人的出资情况、盈余分配、债务 承担等情况,有无中途入伙、退伙等情况,然后运用合伙的有关规定解决问题。上述案例中 丁的入伙行为由于没有取得全体合伙人的一致同意,因而无效。分析合伙案例时要特别注意: 合伙人之间是相互代理关系、对合伙债务合伙人之间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各个合伙人要以自 己的全部财产承担合伙的债务。来源:学法网 XueF5关于法人方面的案例及分析方法。法人方面的案例主要是

7、:有关社会组织或者团体有无法人资格的问题;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 者代理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法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问题;法人的分立、合并 时的权利义务问题以及法人联营中的有关问题。例如,公民陈某是四海贸易公司的业务科长。 1992 年 6 月因其个人债务急需用钱,找到吕国栋,说是因公司的业务需要借款5 万元,吕 国栋同意借款,但要求陈某提供担保。陈某找到自己小学时同学王某,说是因四海贸易公司 的一笔业务很紧急,因资金不足向吕国栋临时借5 万元,7 月份就可还钱,请求王某为借款 作担保。王某是当地有名的个体户,资金充裕,吕国栋见王某是保证人,遂同意借款。吕国 栋与陈某签了5 万元借款合同,

8、在借款人一栏,陈某填上了四海贸易公司,并签了自己的名 字,没有盖公司的公章。在保证人一栏,王某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陈某拿到款后,即用以 偿还其个人债务。现借款期满,陈某无力偿还借款,吕国栋要求保证人王某还款,王某则认 为自己是因被欺诈而担保的,拒绝代为偿还。问:在借款合同中,陈某是否具有法定代表人 资格?借款合同是否有效?谁应承担有关责任?分析方法:在回答法人方面的案例时,要针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结合法人成立的条件、法 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分立、合并时它的权利 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法人不得超越其经营范围从事活动、联营法人的债务承担 等有关法律规

9、定进行回答。如上述案例中,陈某的行为属个人行为,并非法定代表人行为, 根据法律有关规定,法人对此不承担责任。来源:学法网 XueF二、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方面的案例及分析方法1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案例及分析方法。此类案例一般围绕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民事行为的无效条件或 者可撤销、可变更的条件、对无效民事行为的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出题,有时也会就部分有效、 附条件等民事法律行为出案例。此类案例通常以三种方式出现:合同案例;遗嘱继承和 遗赠案例;直接以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提出问题的案例。有时也会与合同或遗嘱、权利的抛 弃、无权代理的追认等结合起来出题。例如,甲乙二人在其父母健在时,

10、预先签订了一份分 割其父母财产协议,并约定该协议在其父母均去世时生效。问:该协议的性质是什么?效力 如何?分析方法:思路一般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如果是民事法律 行为,该法律行为是不是已经成立,如果是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和 期限是否合法、能不能实现、是否已经实现?然后再分析法律行为有没有生效?如果是生效 了的民事法律行为,出现纠纷时当事人有无过错?如果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就要考虑是哪一 种无效的民事行为,或者是哪一种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全部无效还是部分无效?无效的原 因是基于一方的过错还是双方的过错?然后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当事人的过错情况来 确

11、定有关的民事责任。上述案例中的民事行为正是由于违反了法律和社会公德,因而属于无 效的民事行为。来源:学法网 XueF2关于代理的案例及分析方法。代理案例常见的考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和代理权有关的案例,包括:代理证书方面 的问题,代理权限范围的问题;超越代理权后被代理人追认或拒绝的问题;无权代理的责任 问题;转委托(或者复代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二是代理过程中的法律责任问题。上述 两个方面的问题有时会结合在一起出现,其中,委托代理的案例居多。例如,名流服装店将 盖有服装店公章的空白合同和介绍信交给李文仲。介绍信上写明:“委托李文仲为服装店购 买服装”。李文仲以服装店的名义向和记服装厂订购

12、了总价款140 元的工作服。这批服装销 售很不理想。名流服装店认为自己委托李文仲购买的是时装而不是工作服,而且自己店面很 小,一次也不可能进140万元货,李文仲的行为是越权代理行为,据此拒绝交付货款。问: 对此订购合同名流服装店是否有权拒付货款?李文仲是否承担连带责任?分析方法:根据试题所提的问题,看有无代理证书、授权委托方有无过错、代理权限是否明 确、代理人是否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代理活动、转委托有没有得到被代理人的同意等。如 果属于无权代理或者其他不法代理,要看被代理人是否追认或拒绝、被代理人有无过错、相 对人有无过错等,然后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理。上述案例就是超 过

13、了代理权限的代理行为,但主要是由于被代理授权不明引起的,因此应当由被代理人名流 服装店承担责任,代理人李文仲也有一定过错,对此应承担连带责任。来源:学法网 XueF刑法案例分析技巧刑法案例分析,是指根据所给案例,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追究行为人的 刑事责任,以及如何定罪量刑所作的分析。刑法案例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二是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三是阐述定罪量刑的原 则(如果是司法考试,只需阐述定罪量刑的原则,不用指出具体适用的刑罚)。具体又可分 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定性 首先需要确认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肯定不外乎两种结果,构成犯罪和不构

14、成犯罪。 如果不构成犯罪,必须说明不构成犯罪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例如: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 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行为人在主观上既不是出于故意,也不是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 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致,属于意外事件。意外事件,不是犯罪。根据我国刑法,不构成犯罪 的情况主要有:1、刑法第3 条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即使是具有社会危害 性的行为,但在法律上找不到任何相关规定,就必须按照罪刑法定原则来处理,不能以犯罪 论处。例如,1979 年刑法第160 条流氓罪中规定的“其他流氓活动”,包含了鸡

15、奸行为。但 1997 年刑法将流氓罪分解为四个新罪名,并取消了原流氓罪的法条,但在新分的四个罪以 及其他的各项罪名中,都找不到有关鸡奸行为的规定。因此,对1997 年刑法生效后发生的 鸡奸行为,就不能再以犯罪论处。2、刑法第 13 条中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但 书”所说的情况,主要是指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一些罪名,如盗窃罪、侵犯通信自由罪、交通 肇事罪等犯罪,在犯罪数额、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方面达不到构成该罪所要求具备的条件 时,不能以犯罪认定。3、不满14 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7 条的规定,不满14 周岁的人, 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

16、任年龄阶段。因此,不满14 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能构 成犯罪,也不能追究刑事责任。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第17条第 2款规定的8种犯罪以外的犯罪的。 即:“已满14 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锏模备盒淌略鹑巍!被痪浠八担崖?4周岁不满16周岁 的人,仅对实施了刑法第17条第 2款规定的8种犯罪负责,如果实施了这8种犯罪以外的 犯罪的,则不负刑事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实施下列犯罪的,仍应当负刑事责任。它们是:奸淫幼女的(第236条第2款);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7条第 2 款);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第 238 条第 3 款);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第 292 条第 2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