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57778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科学发展观指引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开展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去年月1日,在全党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重要领导干部专项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刊登重要发言,对在全党进一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保证学习实践活动获得实效的基本规定。今年年初,中央和省委相继召开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会议,总结第一批经验,并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规定。目前,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已全面启动,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2、活动,对我县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和机遇,这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及时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助推器”,更是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强化剂”。因此,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进行进一步思考,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用实践来武装头脑,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一、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基本结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大纲,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国如何发展、为什么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以及发展到什么限度等重大问题,我们党所积累的思想观点、指引方针、基本措施和工作思路等一系列互相联系、内在统一的理论观点的综合表述。科学的发展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措施论来指引中国建设和发展的理论体

3、系,它属于世界观和措施论的范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是科学发展,精确理解科学发展的涵义应当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经济社会生态可以全面、协调、健康、有序、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同步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使经济社会生态都得到全面、协调、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二是全体人民的主线利益可以得到保证,各阶层都可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安宁、祥和、富裕、文明的物质与文化生活;三是每一种有道德的人都可以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每个人均有全面自由发展的愿望,但必须是有道德的人、遵守社会秩序的人才干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统一起来,叫做科学发展。由此,可以懂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4、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核心是科学,目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的,动力是改革创新,政治和组织保证是党的对的领导,主体力量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二、目前影响科学发展的重要矛盾通过改革开放3年的发展,中国获得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进入了加快发展的轨道,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平稳向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大奉献。这是我党实行改革开放方针所获得的伟大成就,也是我党得以巩固执政地位和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物质基本。固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涉及经济构造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主线变化;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然明显;人口、资源、环境

5、等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仍然突出,等等。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健康、有序、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充足结识和解决好目前影响科学发展的重要矛盾。1加快发展的主观愿望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定之间存在着明显矛盾。随着改革开放和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受到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激发,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应当承认,欠发达地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是对的。但也应当指出,某些地区在追求发展速度的过程中,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理念广泛存在,不注重科学发展的现象比比皆是。一是重经济建设轻社

6、会事业和生态环境的现象比较明显。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客观上规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同步推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互相协调。而某些地区只注重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而忽视其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只顾现代、不顾后裔的问题十分突出,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二是支持科学发展的财力局限性。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许多地区发展基本单薄,历史欠帐较多,一方面要哺育基本产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还要加强基本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的软硬环境,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目前诸多县市仍然是“吃饭财政”,投入建设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难以达到全面发展、

7、协调发展的规定。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加强生态保护,但欠发达地区为了经济发展,或多或少有忽视生态保护的现象,问题严重的导致生态植被、矿产资源破坏和水土流失,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国家的长远利益与群众的现实利益之间存在着明显矛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发展规定提出来的,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国家长远利益之所在。广大人民群众是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执行者和重要的推动者。但作为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推动发展一方面考虑的是自己的现实利益,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与国家长远利益发生矛盾。例如对于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来讲,保证“清水入库”和

8、“一江清水送北京”是首要政治任务。在这个问题上,国家需要的是生态环保效益,而地方群众考虑更多的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少数乡镇村组为了经济效益,规定开发各类矿山甚至低品位铁矿的呼声很高,有些甚至私下支持非法采矿行为;个别公司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投入环保或者在环保上投入很少,等等。群众的具体利益、现实利益与国家的长远利益、宏观利益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这就使我们在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中遇到了直接的现实的障碍。倡导科学发展与法律法规不健全之间存在着明显矛盾。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方针。但在具体实践中,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贯彻大多停留在道德层面

9、、政治教育层面以及行政手段鼓励层面上。对那些社会群体和公司不贯彻甚至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硬性约束。如矿产开采,某些品位低、污染大的矿产,国家应明文严禁开采,否则,既破坏植被,又挥霍资源。但至今国家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品位多高的矿可以开采,品位低于多少的矿不能开采,导致私挖乱采、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问题不断发生。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保护生态环境缺少热情,没有硬约束,客观上导致了科学发展观贯彻难。4共同富裕的战略追求与实际存在的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差距存在着明显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社会的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规定

10、。但共同富裕是理论追求,事实上区域与区域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都市与乡村之间以及农民与干部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些差距迫使比较弱势的地区想尽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经济,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就在很大限度上顾不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背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定。5.科学发展的理论设计与现实社会的理念、道德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矛盾。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引具体实践,从理论设计上看,是完全对的的。但在现实社会中,诸多民众和公司的生态观念、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较为淡薄,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欠缺,人们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存在影响科学发展观的障碍。从这个层面来讲,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尚有很漫长的路

11、要走。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当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全过程。三、在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应对的解决好几种关系1.解决好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要明确发展是为了什么,为了谁而发展。从党的理论来看,发展是为了人民的主线利益,为了使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了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就应当多关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把加快发展的成果用在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入上,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要通过发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能为了发展而发展,这个关系应当摆正。2.解决好人民群众的主线利益与具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是讲利益的,迄今为止,

12、人类社会活动的最基本追求就是利益。但利益又有不同,有主线利益与具体利益之分,有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之分,有全局利益与个人利益之分,等等。我们所讲的就是要顾及主线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单位和个人的具体利益应当融入到全体人民主线利益之中。通过主线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实现,来实现具体利益。具体利益要服从主线利益,小局利益要服从大局利益。3.解决好区域发展与全局发展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一种开放的社会,由于信息化、交通的便捷化、市场和产业的区域化,形成了区域之间关联度较高的共同发展态势,发展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因此,一种地方的发展一定要放到全局之中去考虑。就郧县的发展而言,不能单纯“就郧县看

13、郧县”,要站在大十堰、鄂西北或是鄂、豫、陕三省交界地区的高度上来确立发展定位。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解决区域发展与全局发展的关系,根据实际状况,制定了“三个依托、三个优先发展”(即依托十堰城区、依托东风公司、依托本地资源,优先发展二、三产业、优先发展特色农业、优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指引思想;确立了“有郧县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即走生态型的库区经济、市郊型的城乡经济、开放型的招商经济之路);形成了按“一主两翼”(即以生态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制造业和绿色产业为两翼)的产业布局,着力打造汽配及汽车制造业、矿产品深加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文化旅游业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实行了“一江二桥三镇”的都市发展

14、规划,从主线上增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解决好现代化建设与维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只有一种地球,人类的来源、生存、发展都依赖于这个地球。某类物种无节制的过度发展,必然会破坏生态环境,最后影响到生物自身的发展,这是自然规律。现代化建设既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也要为子孙后裔的幸福奠定基本,还要为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衍发展着想。资源的可持续运用和生态环保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此,推动现代化建设,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保工作。5.解决好加快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发展的基本和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就无从抓发展,更不也许做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与维护稳定都是党的中心工作。对的结识和

15、解决好加快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是我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获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规定。要解决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线利益。四、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最需要抓紧的几项工作.最迫切的事情是更新观念。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先进的、用于指引实践的科学理论。从实践来看,贫困地区制约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因素在于对科学发展观结识不够,思想观念陈旧,突出表目前对自身的优势结识局限性,“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的措施不多;有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发展;或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轻社会民生改善等等。贯

16、彻科学发展观,最迫切的就是坚决破除那些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规定的思想观念,即坚决破除“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敢为人先、敢闯敢为的创业精神;坚决破除畏难发愁、怕担风险的思想,牢固树立知难而进、克难攻坚的观念;坚决破除急于求成、盲目蛮干的思想,牢固树立尊重规律、科学发展的观念;坚决破除重经济增长,轻社会民生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理念,从而打牢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本,使思想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强大推动力。2.最管用的举措是制度机制。制度机制是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的,制度机制的设立及其不断改善完善,对于增进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波及各个方面的工作,但核心还在于制度机制,这就规定我们坚持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形成有助于增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把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规定,转变为最有效、最管用和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政策。3最重要的方略是统筹规划。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措施是统筹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