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57673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畴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畴县统计局2019年3月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西畴战后恢复26年,更是西畴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金融政策收紧、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多重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大力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充分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全县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一、综合初步核算

2、,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9505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从全年走势看,各季度累计增幅波动范围保持在1个百分点内,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6314万元,同比增长6.5%,对GDP的贡献率为19.0%;第二产业增加值98657万元,同比增长17.9%,对GDP的贡献率为50.4%,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0086万元,同比增长6.3%,对GDP的贡献率为30.6%。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28.4:24.6:47.0调整为26.9:25.0:48.1。人均GDP达到14993元,同比增长9.1%。非公经济稳步发展,实

3、现增加值151087万元,同比增长10.6%,非公经济占全县GDP的比重达38.2%。附图: 西畴县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构成二、农业农业生产保持平稳。201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1465万元,同比增长6.5%,实现农业增加值107547万元,同比增长6.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5839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39230亩,其中,甘蔗17033亩,烤烟种植面积15762亩,油料种植面积29564亩,蔬菜种植面积72805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3.3:1。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110269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秋粮98154吨,夏粮12115吨。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

4、量 单位:吨产品名称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粮 食110269 1.7 夏 粮 121152.5 秋 粮 98154 1.6 油 料1860 0.5 花 生8401.2甘 蔗6242427.8烤 烟2000 -17.5茶 叶37010.1水 果4919 -2.4蔬 菜877127.8畜牧业协调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7265吨,增长6.8%;禽蛋产量805吨,增长14.0%。大牲畜年末存栏88736头,增长7.2%;生猪年末存栏117933头,增长9.8%;羊年末存栏5610只,下降2.3%;家禽年末存栏766080只,增长6.7%。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农用机械总动力127526千瓦,下降16.4%。

5、农村用电5175万度,增长2.3%;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832吨,增长0.9%;农药使用141.5吨,下降8.7%。林业生产形势趋好。在林业综合改革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农民种林积极性逐步提高,全年共新增造林面积1.42万亩,其中,种植经济林0.99万亩,新育苗面积73.5亩,零星植树55万株。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3248万元,增长12.8%。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拉动全县GDP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3%,工业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名 称2018年比上年+-% 黄 金67

6、1千克0.6 砖28563万块62.6铁 合 金25880吨81.6自来水生产量 165万立方米6.5 电炉锌粉1825吨-56.6蔗 糖29228吨-6.9 铝118.4万吨-8.9塑 木1546立方 292.4冷钢结构125吨-79.8石 材2.8万平方米-54.7发 电 量56017万度11.6 供 电 量27660万度33.1全年实现房地产期房销售面积18.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8.7%,建筑业增加值实现41011万元,同比增长24.7%。四、固定资产投资在工业、交通、教育、水利、房地产投资的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建安工程投资完成同比

7、增长27.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7.8%。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0107万元,同比增长12.0%。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311万元,同比增长11.2%;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96万元,同比增长11.4%。批发业销售额42900万元,同比增长16.0%;零售业销售额195674万元,同比增长14.6%;住宿业销售额1348万元,同比增长16.0%;餐饮业销售额45756万元,同比增长16.5%。六、财政、金融财政收支快速增长。投资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8、,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39874万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地方一般财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057万元,增长10.2%。经济建设支出加快、调资增支等因素共同推动,财政支出快速增长,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5200万元,增长7.8%。金融运行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90801万元,比上年末下降3.7%,其中,个人储蓄存款382064万元,增长13.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01373万元,增长25.7%,存贷比84.9%。保险事业顺利推进。全县保险费收入达到5999万元,增长3.8%。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2742万元,增长22.7%;财产险保费收入2827万元,下降1

9、0.3%。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至2018年末,专利申请35件,全年共组织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10项,其中,共获得科技项目支持4项,科技扶持资金68.6万元。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效。2018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51所(普通中学11所,小学87所,幼儿园51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有在校生36884人(普通高中3600人,职业中学894人,初中8461人,小学17342人,学前幼儿6587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积552272.3平方米,其中,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482432.92平方米。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

10、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93%。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呈现新气象。2018年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县级文化广场1个、全民健身广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农家书屋72个、农村文化活动室650个、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200个、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9个、村级基层服务点69个,城乡公共文化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29万册。全县广播覆盖率达99.4%,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8%。医疗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2018年全县共有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16个,核定事业编制726名,实有事业人员634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22人,(其中,高级职称

11、51人、中级职称81人、初级职称378人和未定职称112人),管理人员8人;工勤人员36人;参公管理人员8人(卫监局),病床编制983张,实际开放病床844张,平均每千人有病床3.2张(含县中医医院人数编制及床位编制)。有村卫生室69个,乡村医生243人,村计生宣传员80人。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26.43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49,死亡率为6.43,自然增长率为6.05。城镇开发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3.70%。2018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指 标年 末 数比 重 (%) 全县总人口26.43100.0 其中:城镇8.9

12、133.70 乡村17.5266.3其中:男性13.94 52.7 女性12.49 47.3 其中:少数民族4.9818.8 物价在可控范围内波动。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1.4%,上涨1.4%。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为102.9%,上涨2.9%;粮食价格指数为106.0%,上涨6.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1.6%,上涨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9.8%,下降0.2%。2018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 标% 比上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1.41.4食品102.92.9 其中:粮食106.06.0烟酒及用品101.91.9衣着97.0-3.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0.10

13、.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99.4-0.6交通和通信101.4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103.33.3居住101.31.3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33元,同比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52元,同比增长9.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上年的2.90:1逐步缩小到现在的2.86:1(以农村居民为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职工工资大幅增长。2018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8803人,比上年增长8.8%。其中,国有单位7022人,增长2.9%;城镇集体221人,增长3.8%;其他经济1560人,增长48.2%。2018年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6428万

14、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国有经济单位66109万元,增长10.6%;城镇集体单位1133万元,增长23.3%;其他经济9186万元,增长96.9%。2018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7236元,增长7.6%。其中,国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4984元,增长8.3%,城镇集体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1267元,增长18.8%,其他经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8140元,增长28.1%。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末全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4519人,同比增长341人,同比增长0.7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数达到141897人,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达到38643人,比2017年增加1733人,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44837人,完成计划数243000人的100.76%,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220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32628人。全年城镇居民3053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农村39418人确定为低保对象,城市特困327人,农村特困388人,保障范围逐步扩大。注释: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常住人口为州级反馈数据,其余指标均为年快报数,正式数据以2018年西畴县经济手册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