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篇(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543522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篇(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篇(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篇(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篇(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篇(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篇(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篇(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篇(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看法3篇(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供大家参考。关于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看法1迁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看法2023-10-12 11:20各乡镇人民政府,栗乡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近年来,我县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已经步入老龄社会。据统计,到2023年底,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万人,占总人口的14%,预料到2023年底,全县老年人口将达到万人,占总人口的16%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健康、文化教化等养老服务需求

2、日益凸显。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实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看法(冀政?2023?72号)、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看法(唐政办?2023?10号)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大力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现就加快推动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看法: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加、市场推动、城

3、乡统筹、适度普惠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全县养老福利待遇、养老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投资主体多样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全县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总体目标以发展老年福利服务为重点,加大社区为老人供应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教化等服务功能的建设,全面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机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机制。到2023年,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机构养老服务床位数有序增长。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3%以上,养老机

4、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以上,使老年人特殊是低收入老人、高龄老人以及重度残疾老人福利供应明显提高。1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结合城镇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将社会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配套用房和设施,为老人供应家政、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体消遣、精神安慰等社会服务载体。到2023年,依托五保供给服务中心、光荣院、老年公寓等设施资源,主动在城镇和农村社区建立起具备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教化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的配套设施。(二)实现五保供给服务中心服务对象得到拓展、服务范围得到扩大、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的标准

5、。通过提升五保供给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现五保供给服务中心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在确保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给的基础上,拓展服务对象,重点向低收入老人、高龄老人以及重度残疾老人等特别困难老人供应养老和护理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依托五保供给服务中心向居家老人供应日间托养、短期寄养、文体活动等服务。完善服务管理,建立和完善集中供给、寄养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到2023年,全县五保供给服务中心、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光荣院等服务机构完成向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三)大力推动民办养老福利机构发展。根据“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公开、同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

6、机制。实行建设资金补贴、税费实惠、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激励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民间组织等社会力气,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办养老机构,形成形式多样的社会养老服务供应主体,满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促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到2023年,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比重达到50%。四、推动措施(一)大力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加大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网点补助。新建具备供应家政、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体消遣、精神安慰等养老服务功能的社区网点,县财政补助每个网点元的开办费。建立居家养老政府补贴机制。低保或特别困难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

7、老人,每人每月补贴100200元;80岁以上独2居、纯老龄家庭或子女无赡养实力(如子女弱智、残疾和低保家庭等)的老人,每人每月补贴80100元(以上两类补贴不重复享受)。补贴方法:由个人提出申请,经乡镇审核,报民政部门批准。100岁以上老人高龄生活补贴按现行政策接着执行。以上所需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水平适时扩大政府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水平,详细细则由县民政局另行制定。制定实惠扶持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社会力气参加居家养老服务,对符合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的固定服务对象,政府实行购买服务的形式,对老年人连续服务6个月以上的社会服务机构,根据其服务老年人的数量,赐予每年每

8、人100元的资助,资助费用由单位申请,报民政部门批准。(二)加快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大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补助力度。2023年起先,自建房屋用于社会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达50张以上(含50张)的,按核定的床位数赐予一次性开办补贴,每个床位补助不低于1000元;用房属租用且租用期5年以上的,分5年赐予开办补助,按核定的床位数每个床位每年补助不低于100元,所需资金由县财政担当。主动探究按养老机构床位数赐予财政补贴的扶持方法,对已经接受老年人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按入住满一个月的老年人实际占有床位数计算全年平均数,每年赐予每个床位不低于120元的运营补贴,所需资金由市、县按1:1的比例担当。

9、落实养老机构实惠政策。对养老机构建设运营税费实行减免,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服务收入按规定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自用房屋、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运用税。水、电、暖、燃气管线(管道)工程和用水、用电、用气(管道燃气)、取暖、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等费用,按居民收费标准或服务价格执行。对个人通过非盈利性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非盈利性的老年机构的捐款,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按肯定比例用于养老福利机构建设,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并优先支配用于符合规划的新建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社会老年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符合法定划拨项目的,要划拨供地;根据法律、法

10、规规定应采纳出让等有偿方式供地,但属于团体、个人兴办的养老机构等公益事业的,在地价上要适当赐予实惠。农村兴办面对3本辖区老人的养老机构建设用地,优先列入农村公益用地安排。企业变更原来用途,转为兴办养老机构的用地和房产,由县政府召集民政、住建、国土资源、消防等部门联合审批,通过后按县政府有关规定变更运用功能;租用非民用房改造用于兴办养老机构,应先将方案报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备案,备案后凡符合消防平安标准的房屋,5年内其土地和房产功能变更先行搁置,满5年后接着用于兴办养老机构的,由产权人按有关规定变更运用功能。民办养老机构,接收安置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的,按规定标准将其生活

11、、医疗等经费转入民办养老机构,用于支付其生活、医疗、照料服务等费用。担当居家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补助政策。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开展社会化医疗卫生服务。民办养老机构开办医务室,在布局、人员素养等方面符合条件后,向卫生部门提出申请,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有关标准设立,对所办医疗机构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符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条件的,按有关规定申请批准后,可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金融部门要加大社会办养老机构信贷支持力度,放宽放贷条件,供应实惠利率。(三)完善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功能和运营机制。加强对公办养老福利机构的运营管理,改善光荣院、老年

12、公寓、五保供给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推动公办养老福利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完善公办养老福利机构为社会老人供应服务的收费制度,面对社会供应自费寄养老人服务的收费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据设施条件、服务项目和标准,通过成本核算后确定收费标准。五、组织领导(一)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县民政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养老福利政策,实行有效措施,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发改、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国土资源、住建、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电力、电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作,根据职责分工,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支持和激励社会力气主动参加养老服务,合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乡镇政府、街道办

13、事处要加强对4辖区内养老机构的管理,对无证经营和不符合平安要求的,要会同有关部门予以限期整改,对整改无效的应刚好予以取缔。(二)切实加强行业规范与业务指导。县民政部门是养老服务行业的主管部门,受理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的申请,制定养老机构服务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导则等行业管理制度,规范评估、评审方法,加强和规范养老行业的管理,严格执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标准,主动参加对营利性养老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对养老服务机构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运用、养老机构为老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对象的资格审核、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等进行管理。(三)切实加强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培训。县民政局要会同县

1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安排,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激励医护专业人员到养老机构就业,发展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主动探究义工服务新途径。(四)切实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各类养老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刚好发布养老服务需求和资源供应信息。依托社区服务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热线、居家呼叫系统等便捷有效的求助和服务信息网络。二一年九月三十日关于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看法2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看法六安市六政20233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

15、门、有关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确定(皖政20232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看法: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根据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加、市场推动的原则,加快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逐步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服务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覆盖城

16、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0张以上,其中城市养老机构中,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在城市,80%以上的街道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70%以上的社区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站,20%的街道和社区建有标准化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托老所,80%的城区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在农村,80%的建制村建立社区综合服务设施,80%的乡镇建立有养老服务设施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农村五保对象、孤老优抚对象集中供给率达到50%以上,全市40%的敬老院改造成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市城区建立一所示范性养老中心。三、主要措施(一)建立市、县(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行业管理和指导。依托市、县(区)公办养老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