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491039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攻坚工作总结02X甄选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XX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精准要义,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创新机制,强化措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深入、成效显著,圆满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目标。 一、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履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市第九次党代会确

2、定了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XX目标,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关键环节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精心谋划、身体力行,抓部署推进、抓督导落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5次专题学习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相关会议精神、专题听取全市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先后召开7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10余次现场推进会议、座谈会,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经常召集扶贫工作碰头会、调度会,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审计核查和整改成效回头看活动,亲自听取审计核查组情况汇报,确保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正确方向。市委常委亲力亲为

3、进村入户抓扶贫,第四轮联村为民活动包保帮扶20个贫困落后村,为扶贫开发解剖麻雀、探索思路和办法。落实县乡党委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强化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县区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盯靠一线研究部署、调度督导脱贫攻坚推进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对脱贫攻坚进行专题视察,提出工作议案;市政协常委会对脱贫攻坚调研议政,形成了建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专题监督检查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142篇。全市齐抓共管,氛围日益浓厚。 (二)完善动态管理,确保贫困人口底数精准 牢牢把握精准要义谋思路,紧紧抓住精准要求抓落实,不畏难、不厌战,用足绣花功夫,把严、

4、细、实的要求始终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全力扣好脱贫攻坚第一粒扣子。一是加强贫困人口日常管理。5月份组织开展了22X年贫困人口脱贫退出核查工作,月份组织了贫困人口收入情况摸底工作,对202X户、383人脱贫不稳定的贫困户建立了动态管理台账,持续不断的开展档内甄别、档外识别, 确保应扶尽扶、不落一人。加强贫困人口信息核实,连续组织4次扶贫信息数据比对核实,确保扶贫对象信息精准,为精准识别帮扶谁和年度动态调整奠定了准确的信息数据基础。二是从严从实抓好年度动态调整工作。市委书记张光峰对做好动态调整专门批示,市委副书记张凯、副市长贾善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制定了X市20X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实施方案,

5、明确要求各县区、乡镇党委要履行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主体责任,彻底把贫困底数摸清弄准搞实,确保精准识别不落一人、脱贫成效群众认可、工作程序阳光透明。各县区、乡镇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对贫困人口动态管理部署要求和相关政策,把握精准要求,搞好政策培训,周密部署,严格程序,扎实做好动态管理工作。市扶贫办各副主任带队驻县区巡回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目前,全市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程序性工作已基本结束,今年脱贫任务完成1.8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4个扶贫工作重点村顺利摘帽;新识别和返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81人,其中,新识别403人,返贫151人。其中,对建档立卡以来3.2万贫困群众全面采集信息、民主评议,经民主

6、评议、乡镇党委审核确定了8.万已脱贫贫困人口脱贫不脱政策。三是充分发挥市扶贫信息平台作用。在不断完善基础数据的同时,研发增设了项目建设、资金管理、贫困户收入流水、督导考核、社会组织扶贫、供需平台等功能,并与全市大数据平台信息对接共享。将20X年以来所有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全部录入平台,设立时间轴,适时调度监控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拨付使用、建设进度、项目效益等情况,实行建前、建中、建后全过程监管;对每个村级项目对应的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管,动态调审每一项目票据支出;将贫困户涉农政策性补贴及各类收入数据随发生、随提报、随导入,实行一卡通信息化管理。建立了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社工组织、爱心管家监

7、管平台,对工作开展、实施帮扶的动态情况适时监督。市扶贫信息平台建设获市争一流、上水平优秀成果奖。四是积极探索相对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着眼于由解决农村绝对贫困向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转变,研究制定市定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暂行办法,对新发生和返贫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家庭发生重大意外变故、重大疾病的,随发生、随识别纳入,及时精准帮扶。今年,将市定贫困线确定为40元,将超过省定标准但达不到400元或脱贫不稳定的农户作为市定贫困人口进行管理。目前,已为2575名贫困人口建立台账。 (三)严格资金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贫困群众身上 22年,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增幅不低于上年度财政收入增幅的要求,市财政列支专

8、项扶贫资金60万元;各县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额达到8276.5万元,均比去年增长10%以上,加上中央、省财政拨付我市的691万元,全市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6亿元。为确保每分钱都用在贫困人口身上,一是完善精准分配、高效使用的资金投放管理使用机制。制定了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行报账制管理,专账制核算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在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上明确了五个不准、十一个严禁。把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列为每次督查考核的重点检查内容,组织审计、扶贫部门开展专项审查;聘用第三方审计机构全程参与扶贫资金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纪检、检察加大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

9、况督查力度,对向扶贫资金伸黑手动奶酪的违法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健全完善了风险防控、过程监管、责任追究长效工作机制。二是探索扶贫资金资产保值增值使用机制。着眼于扶贫资金资产保值增值、滚动发展,设立了X市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委托有实力的国有经营单位管理,每年按一定比例提取收益,全部精准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脱贫。今年已整合投入550万元,力争三年内总规模达到亿元。统筹整合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收益和慈心一日捐、彩票公益金,设立了特困人口脱贫帮扶基金,及时对特困人口及无扶贫项目覆盖的帮扶救助。今年已将300万元特困基金分两批拨付六个县区,对392名特困群众进行了帮扶。三是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新路径。充分发挥金融扶

10、贫脱贫攻坚弹药库作用,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市长崔洪刚专门对加强金融扶贫专门作出批示,市委副书记张凯、副市长贾善银多次召集金融扶贫专题会议,不断探索工作推进机制,创新金融产品。今年以来,在推广光伏扶贫贷模式基础上,借鉴盐池模式,探索建立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扶贫企业+贫困户的养牛扶贫贷模式。‐11月份,全市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资金累计投入766万元;发放小额扶贫信贷3.7亿元,同期增长7.6%,覆盖745名贫困群众;落实扶贫再贷款4.0亿元,覆盖1968名贫困群众。比如,阳信县发放畜牧龙头企业养牛扶贫贷600余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人,辐射30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四)突

11、出效益原则,加大产业扶贫推进力度 把扶贫项目作为群众增收的载体,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与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精准对接,依托龙头企业等带动能力强的实体,把扶贫项目纳入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集中实施了一批有效益、可持续的产业扶贫项目。在扶贫产业项目实施管理上,坚持市场导向和效益原则,不断提高项目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一是选好建好项目。对新上项目,立足地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科学规划项目实施方案,认真搞好效益评估,确保项目和发展前景;加强扶贫产业项目库建设,重点县区每年规划50个产业项目,其他县区0&mdas;30个产业项目。2X年以来,全市共实施扶贫项目116个,其中,特色种养加类4

12、个、占38,光伏、电商、旅游等新兴产业431个、占37%,节水灌溉、投资等其它类89个、占49%。二是管好用好项目。对因资金碎片化、项目体量小导致效益差的项目,坚持贫困户利益优先的原则,及时变更项目内容,实施有稳定收入的项目。针对扶贫项目重建轻管的问题,制定了扶贫项目运营管护制度和扶贫资产登记管理办法,对扶贫项目运维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镇村按照要求完善了项目管理制度。为确保扶贫资金资产保值增值,制定了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所有权、管理经营权、收益权三权分置模式,让懂经营的能人或有实力的实体管理,不断提高扶贫项目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和效益,加强扶贫动态监控,及时掌握项

13、目管理和收益情况,对项目收益率达不到6%的及时进行整改。三是抓好项目收益分配。严格扶贫项目收益和分配管理,确保优先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根据贫困户贫困程度,坚持差异化分配原则,因户因人精准分红。把扶贫项目收益分配与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搞好对接,及时将新出现的贫困人口、返贫人口纳入收益分配范围。目前,全市扶贫产业项目见效率达98%,收益37278万元,覆盖了680名贫困群众。 (五)强化政策落实,全力确保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有劳动能力全就业、无劳动能力全兜底、创业项目全支持、子女教育培训全保障、大病医药费用全救助精准举措,针对贫困群体的帮扶救助需求,强化政策供给,因贫对

14、症施策。一是完善贫困群众医疗保障救助体系。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在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城乡医保、大病保险等医保政策的基础上,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每人13元的标准购买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截至10月底,已为1071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报销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18万元,赔付率62.5;严格落实健康扶贫八个一工程,救助减免资金8.4万元、覆盖1.6万贫困群众,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健康档案,确保患病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健康管理服务范围。二是加快贫困户危房改造。把群众住房安全作为脱贫的必要指标,加大贫困户危房改造力度。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组织第三方对全市贫困户住房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住建部门对摸排出的

15、8996户疑似危房进行核实,对确认的5765户贫困户危房,各县区通过重建、修缮、集中供养、村内幸福院、动员子女孝善养老等多种方式,进行了集中搬迁改造,截至9月底已全部完成。三是大力推进教育扶贫。把教育扶贫作为斩断穷根代际相传的根本措施,加大贫困户子女就学救助力度。全面核查落实贫困家庭子女入托就学各项救助政策落实情况,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子女全部享受到各学龄阶段教育、雨露计划救助保障政策。今年,免除各学龄段贫困户子女学杂费和帮扶1.46万人次,发放助学金1159万元,各阶段各项救助政策已落实到位,734名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得到了每年300元的雨露计划救助。四是扎实推进低保与扶贫两项制度融合。联合民政部门制定了加快落实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对所有未入低保的贫困户、不是贫困户的低保人员进行了信息数据对比核查,按照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目前,已为2289户贫困户办理低保手续。 (六)落实责任体系,凝集全社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认真落实X市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不断完善1+N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各级各部门参与脱贫攻坚力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