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主要断裂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45449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主要断裂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西主要断裂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西主要断裂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西主要断裂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西主要断裂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主要断裂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主要断裂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防城灵山断裂带(6)西南起自越南境内,分为三支,北支为南屏新棠断裂(10),中支为峒中小董断 裂(9),南支为灵山藤县断裂(8)。断裂西南始于越南的先安,经广西的防城、灵山至平南大安,由相互平行的一组断裂 组成,呈舒缓波状延伸,长约350km。该断裂可能往东北方向继续延伸,经贺州进入湖南。 总体走向北东 4050,倾向北东、南西均有,倾角4080,其中大于60居多。 断裂破碎带或动力变质带宽数米至百余米,局部达2000m,带内构造透镜体,挤压揉皱、 角砾岩、千糜岩,糜棱岩、硅化、片理化等构造现象发育。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及华 里西期至燕山期花岗岩,属硅铝层深断裂。断裂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

2、以后又多次活动, 是一条长期继承性活动断裂。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和第四纪有明显活动,并表现出右旋剪切引张的力学性质。沿 断裂带发育有中新生代盆地和第四纪狭长状谷地,盆地边缘呈锯齿状,呈现张性断裂谷 地景观。断裂不但控制盆地和谷地的边界,而且切割盆地内的第三系,形成地堑性构造。控制钦江河谷及矛岭江、防城河部分河段的发育,而且在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矛岭江及其支流和防城河在穿过断裂时发生右旋同向弯曲和错位。从河流错移的距离看, 第四纪以来,断裂可能右旋平移了 800m1000m。在断裂中段罗阳山一带,新构造活动明 显,地貌发差强烈。在罗阳山麓可见洪积扇裙,由于断裂活动,洪积扇发生右旋偏转。横

3、切断裂的河流两侧,阶地高度不一致,高差 1m3.5m 不等,且具有分段性;浦北寨圩东 南一段两侧,阶地高差较寨圩东北一段大。强烈的现代构造运动具体的表现为沿断裂带曾发生M243级地震6次,最大震级是41936年4月1日灵山县平山东的63级地震,震中烈度九度。根据发生在断裂带上历史地4震震级判别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GB 50021-2001)表5.8.3分级, ,该 断裂带为中等全新活动断裂。动力车间场地正处在防城灵山断裂带内的西南端:北西距 灵山藤县断裂(8)最近距离约 1.5km。2)合浦北流断裂带(5)该断裂西南起于北部湾海中,往东北方向经合浦、博白、陆川、北流、容县、岑

4、溪, 而后延伸入广东,在广西境内长 300 余公里。断裂带由一组走向大致为北东 4060 的断裂组成,分为东西两束:东边一束称陆川岑溪断裂带,多数倾向南东,倾角40。 70,属硅镁层深断裂;西边一束称博白梧州断裂带,多数倾向北西,倾角70。左右, 属硅铝层深断裂。二者构成对冲组合。断裂带动力变质现象十分发育,有宽数百米至数千 米,长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的千糜岩、糜棱岩及片理化带。岩层强烈挤压,角砾岩化、硅化 及各种矿化现象常见。该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期,以后多次活动,是长期活动的继承性断裂 带。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和第四纪有明显的活动,并表现出右旋剪切一引张的力学性质。 沿断裂带发育了一系列中新生代断陷

5、盆地,后来断裂又切割新生界。在合浦石冲至党江 一段,断裂错断了晚第三系,断裂两侧 N2 Q 地层厚度有明显的差异。在不同程度上断 裂控制着南流江和北流河谷地的发育。合浦石冲至博白顿谷一段,断裂两侧出现强烈的地 貌反差:东侧为冲积平原,西侧为低山丘陵,谷坡陡峭,山脚呈直线展布。沿断裂带有较 多温泉出露。在断裂带的东北段,从1507年至1969年曾发生4十级地震4次;1970年后,据仪 器记录,23 级地震时有发生。根据发生在断裂带上历史地震震级判别和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表5.8.3分级,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该断裂带位于动力车间场地东约 50km

6、。3)百色合浦断裂带(3)西北始于隆林、西林一带,往东南经百色、平果、南宁、合浦,尔后进入广东雷州半 岛。由一组走向北西 310320的断裂组成,倾向以北东为主,局部倾向南西,倾角 60 80居多,长约500余公里。断裂带在南宁西北十分清楚,连续性好,延伸长,称 右江断裂带,其于南宁东南连续性差,时隐时现,断续出现。右江断裂带在卫星影像上显示十分清晰醒目,在百色以西分为两束,东北一束从隆林 起,经田林、百色,而后从百色盆地东北边缘直插平果、隆安、南宁,是右江断裂的主干 断裂。西南一束自西林县古障起,经田林县的八桂直插百色,在百色盆地西南侧断续出现。 断裂在绝大部分地段走向北西310320,倾向

7、北东为主,局部倾向南西,倾角60 80居多。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断距 100m900m 不等,综合表现为高角度的逆断 层,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数十米,挤压影响带可达200m。带内构造透镜体、挤压揉皱、糜 棱岩、角砾岩、硅化、片理化等构造现象发育。断面上水平、垂直和斜交擦痕均有。断裂 形成于印支早期,印支运动时它强烈活动,使得它两侧的印支褶皱走向截然不同:北东侧 为北西向,与断裂平行;南东侧为北东东向。该断裂带航磁特征线明显,在重力异常图上 有一定的反映。右江断裂带在第三纪有强烈的活动。由于断裂的左旋剪切运动,沿断裂带形成永乐、 百色、雁江隆安、那龙等第三纪串珠状拉分型或尾张型盆地。盆地内沉积

8、厚度大于 500m, 最大厚度在百色盆地东北侧,大于3000m,而后断裂又切割第三系。在百色盆地的东北侧, 三叠系逆冲到第三系之上。右江断裂带在第四纪仍有活动,它控制百色以下右江河段的发育,控制右江支流驮娘 江、乐里河的发育。在许多地段形成平直、狭长的断裂谷地,断崖、断层三角面发育。在 田东林逢、田林八桂一带,断裂经过处使水系或冲沟产生左旋同向弯曲。断裂两侧同级地 貌发育不对称,如在平果县马头镇至果化一段,断裂北东盘发育有四级以上的侵蚀溶蚀 平台,而南西盘不发育;断裂两侧同级地貌面高度不一致,如隆安小林至田东思林,断裂 北东盘的一级河流阶地1.0m3.5m。田林八桂、潞城一带,同级夷平面高差达

9、100m300m。 取断裂破碎带物质作扫描电镜观察及用热释光法和铀系法测试,结果表明右江断裂在中更 世有过强烈的活动;破碎带中方解石的年龄为23万年35万年,个别67万年;百色以西 一段,右江断裂带的活动方式是粘滑和蠕滑运动兼而有之。在不同的地段,断裂带的活动 性差异较大,在勘察区内其活动性较小。百色合浦断裂带在南宁东南地区虽然断续出现,但在新生代以来,仍表现出其活动 性,左旋切错十万大山和六万山,并使前者在钦州市贵台一带向东北方向呈阶梯状下降, 是后者在灵山县武利一带向西南方向成阶梯状下降。在合浦盆地将第三系和合浦北流断 裂左旋错移,控制铁山港的发育。在合浦一带浅部地下水等温线也呈西北向展布

10、。在断裂 的东南端,有第四纪火山活动。沿右江断裂带,自1751年以来,共记载曾发生43级以上(含43级)地震7次,其44中1962年和1977年分别在田林八桂和平果发生5.0级地震各1次。1970年以后据仪器记 录,沿右江断裂带 2.0 级以上地震呈带状分布。根据发生在断裂带上历史地震震级判别和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GB 50021-2001)表5.8.3 分级,该断裂带为微弱全 新活动断裂。该断裂带位于动力车间场地东北约 60km。4)巴马博白断裂带(4)该断裂带东南始于广东吴川、电白一带,往西北经广西博白、横县、昆仑关、大化、 巴马,而后进入贵州,与紫云垭者断裂带相接。总体

11、走向北西310330,在广西境 内长 500 余公里,倾向北东为主,倾角 4085。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断距最大达 4000m,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百余米,带内角砾岩、糜棱岩、硅化、构造透镜体、强烈的 挤压揉皱等构造现象发育。断裂形成于华里西期,在有的地段对晚古生界的岩相古地理有 控制作用。印支期强烈活动,表现出右旋剪切 -挤压的力学性质。断裂带两侧印支褶皱轴 的方向不同,北东侧北北西向,南西侧北西向。沿断裂带有燕山期小岩体及岩脉分布。在 重力场和磁场上有明显反映,属硅铝层深大断裂。断裂带在新生代和第四纪以来具强烈的活动,并表现为左旋剪切 -挤压的力学性质, 在横县至马山南一段,沿断裂带发育有中

12、 -新生代盆地,并控制宾阳第四纪盆地的西部边 界。在横县芦村至宾阳高田一带,寒武系逆冲到第三系之上,同时左旋错断早第三系和燕 山晚期花岗岩体达4000m左右。在一些地段地貌上呈平直狭长的断裂谷地,谷坡陡峭,断 崖、断层三角面发育,地貌反差强烈。在断裂带的西北段,有些地方,如天峨井亭,可见 其控制河流阶地的分布,有些地方可见同级阶地面发生差异运动,使阶地高度有差异,如 板桑南红水河中更新世阶地面在断裂带两侧高差20m-30m。有的地方,如天峨板隆附近, 断裂横切河流时,使河流上下游河谷形态然不同。在断裂带的东南段,它控制南流江支流 的发育。据测年资料,断裂在中更新世中 -晚期有强烈活动,用铀系法

13、和热释光法测得断 裂破碎带的方解石年龄为 6 万-25 万年。33沿断裂带,3级以上地震呈带状分布,44级以上(含44级)地震分布在断裂带西北 段和东南段,广西有地震记载以来,3 次 6 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该断裂带上。根据发生在 断裂带上历史地震震级判别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表 5.8.3 分级,该断裂带为中等全新活动断裂。5)桂林南宁断裂带(7)东北始于全州县大西江附近,往西南经兴安、桂林、南宁、扶绥、崇左、宁明、而后 进入越南境内,全长约600km。大致以北东4050走向斜贯广西。由桂林来宾断裂 带和凭祥武鸣断裂带组成,它们在卫星影像上显示较清楚。

14、桂林来宾断裂带由若干条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宽数公里,切割寒武系至白垩系, 断距大者千余米。柳州以北倾向北西为主,以南倾向南东为主,倾角3060。切割寒 武系至白垩系,断距大者千余米。凭祥武鸣断裂带由数条大致平行断裂组成,倾向南东、北西均有,以南东为主,倾 角4580不等,切割泥盆系至第三系,断距大者达700m。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数十 米,带内有角砾岩、硅化、片理化等构造现象发育。桂林-南宁断裂带是长期活动的继承性活动断裂,新生代以来有明显活动。该断裂控 制着广西大地貌轮廓及新生代盆地的分布。断裂以西以中 -低山为主,除百色盆地外,基 本上没有较大型的盆地;以东为低山-丘陵-平原区,新生代盆地广

15、布。沿断裂带形成串珠 状的第三纪盆地和谷地。如东北段沿断裂形成狭长的谷地 -湘桂走廊;西南段严格控制宁 明盆地的西北边界。同级地貌面在断裂两侧高度有差异,如在来宾一带,断裂两侧同级夷 平面及河流阶地的高度,西侧大于东侧。断裂在东北段兴安 -全州一带,沿断裂带有一系 列上升泉涌出,西南端宁明有温泉出露该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有明显活动,是长期活动的继承性活动断裂,沿断裂带有少量地 震发生,历史上有地震记载以来,最大地震发生在断裂东北段的灵川和西南端的宁明发生 震级 4.75 级地震。根据发生在断裂带上历史地震震级判别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 年版)(GB 50021-2001)表5.8.3分级,属

16、微弱全新活动断裂。6)宜山柳城断裂带(9)断裂西起自河池一带,往东经宜山、柳城,至鹿寨附近,长约230km。它是一条总体 呈东西向展布、向南突出的弧形断裂,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带宽520km。断 面倾向南或北,倾角2070 断裂切割泥盆系至三叠系,断距300500m,破裂带宽 度数米至百余米,带内断层角砾岩发育,硅化、擦痕及牵引现象常见。断裂形成于华力西 期,以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程度的活动,新生代以来仍有一定程度的活动,是继承性活动 断裂。断裂带在卫星影像上清晰醒目。沿断裂带发育着一系列与断裂平行的的第四纪谷地 或盆地,断崖发育。断裂带在一些地段控制龙江的发育。断裂带两侧地貌差异很大,北侧 为桂北山地,南侧为桂中丘陵平原。沿断裂带曾发生一些小震。在断裂带西端与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